毛主席逝世那段时间的日子

刘文东

<p class="ql-block">  朋友们,还记得每年的9月9日是什么日子吗?学过历史的朋友们会说,那谁不知道?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的日子。但同时,也是另一个值得永久纪念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45年前的1976年9月9日,我还在上山下乡的农村。这一天,我正准备和同学们一起去公社赶集,上午刚准备走,忽听广播里在反复地播送通知,说是下午4点有重要新闻,希望全国各地组织收听。公社的集一般是要到天黑呢!我们也不急不忙。十多里路程走着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但那天有点儿特别,广播里不停地播放,走到哪一村,哪一村喇叭都在响。那是个最高指示的年代,常常会有最高指示的发布也让人们听广播,但那天的气氛不一样,语调也不一样,人们预感到会有什么重要事情。集会上,人们熙熙攘攘,照常进行着货物的交易,似乎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下午四点整,广播里突然播放出哀乐,人们吃了一惊,那一年,周总理先走,朱老总也在那一年走的。因此,人们对哀乐(老百姓死了还没开始用这个)既熟悉又敏感,人们竖起了耳朵,集市上一下子气氛紧张又凝重了起来,没有人做买卖了,大家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的,蹲着的、坐着的也慢慢地站起身来,当播音员低沉的语调播出:“伟大的…,伟大的…,伟大的…,伟大的…”,人们一下子懵了!惊呆的目光,痛哭的声音,惊慌的神态,匆忙的身影……。人们自觉地收了市,天空仿佛是凝结成了冰窟,那悲痛的声音一直在空气里回荡!大家不约而同地想,仿佛是天快要塌了似的。我们几个当即决定,回家去,参加追悼会!那一夜,坐汽车,扒火车,一夜的奔波,天亮以后回到自己的家里,非常自觉地带上了家人们准备好了的黑袖箍。</p> <p class="ql-block">  一代伟人走了!他就这么样的撒手人寰了。留下来的是一大堆重大疑难问题。</p><p class="ql-block"> 人民最大的担心是这付担子交给谁?谁会有他那样叱咤风云的本事?谁会领导他的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他在世时,他嫣然就像是一位大家长,每到看电影前(那时还没有电视机,人们了解新闻除了广播以外就是电影纪录片)总会先放一段新闻电影,看到他时人们心中就是感觉到踏实。虽然他步履蹒跚,虽然他老态龙钟,但镜头上只要东方红音乐一响起,他的身影一出现,屏幕外总会有人高呼:“*****!”总会情不自禁地一阵激动,久久不能平复。今后他不在了,人们还会有这种感觉吗?</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问题是他的遗体怎么办?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和他的战友加同事们曾签署过一个协议,说死了以后都要火化,他的战友们纷纷实践了他们的诺言,周总理甚至把骨灰都撒进了大海里,先前走的一个个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化成了灰烬。现在,他老人家也走了,要不要承兑他早期的诺言?中国人都希望把他留下来,外国人也把这个看的很重,法国、苏联等东欧国家也纷纷表示要送给我们最好的水晶棺,苏联赫鲁晓夫曾把斯大林从水晶棺里拉出来烧掉!中国呢?有没有赫鲁晓夫式的人物?这些都是当时人们非常担心的。</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问题,当年国内正处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国内的敌对势力还比较强大,国外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苏联也是虎视眈眈,与我们国家闹得很僵,这些内外势力会不会趁火打劫?这也是当时老百姓们最为耽心的,一旦哪里打起来了,国家是无力应对的。</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些重大问题不是老百姓们能够操心和左右的了的。老百姓们尽管很悲痛,但各地都在准备召开追悼大会!自己动手编花圈,布置灵堂和会场,人们自发的每天都要去灵堂祭拜他老人家。天天如此,哀乐声不断。老百姓们死后用哀乐兴许就是从那个时候慢慢兴起的。</p> <p class="ql-block">  好在治丧委员会及时发出消息,以安民心。一是由华国锋同志担任全党全国全军最高统帅,这个人看上去面相忠厚,不错,人们放心,毛主席也说过:“你办事我放心!”的评语。二是决定毛主席的遗体不火化,将放入水晶棺供全国人民瞻仰。这个决定太振奋人心了!要知道,要见到毛主席生前的一面是多不容易,多幸福的事儿啊!这以后,普通人去北京就可以很方便地见到了,虽然只是见到遗体,那也是一种荣幸。三是要在天安门广场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多好的决定啊!水晶棺要有地方搁吧?不能放外面日晒风吹雨淋的吧?第四,毛主席生前是党和国家军队的最高领导人,是九五至尊,享受最高礼仪,停尸九天,老百姓们死后最多停三、五、七天,这个老百姓们能接受,应该的嘛!第五,定于九月十八日上午十点全国召开追悼大会,届时全国铁路,公路,航运停止运行三分钟,跑着的停下来,行走的原地不动,鸣笛三分钟,北京天安门广场鸣礼炮21响。举国降半旗致哀九天,各地可以办分会场,全国人民参加当地分会场的追悼活动。这些举措太得民心了,全国秩序井井有条,虽然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是人们忙而不乱,生产继续,生活继续。</p> <p class="ql-block">  九月十八日的一声长笛后,举国的追悼会顺利进行,各地跟着广播里的节奏,人们聚拢在分会场内,哀乐低回,抽泣,恸哭响成一片!人民哀痛地心情来自于内心,自发地进行着悼念活动,同时人们也放心地送走了这位伟人,历史记录下了这一庄严肃穆的时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