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95年春季我上小学了,更确切的说应该更早,因为那时父母忙于农活,就跟着姐姐去学校混了,那时我们村学校只有一到三年级。那个年代的学校教师特别紧缺,只有二名教师教我们3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只能采取复式教学。虽然年龄尚小,但对老师的记忆尤为深刻。</p><p class="ql-block"> 最深的要属我们的刘老师哩,他是我们邻村人,穿着打扮是那一代年轻人的标志。他戴着一副600多度的大眼镜,穿着一件蓝色的夹克衫,脚踏一双黝黑且发亮的皮鞋,嘴里经常叼着一根雪茄牌卷烟,骑着那个年代<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流行的永久牌自行车🚲,刘老师的</span>气质绝对能迷倒一大片。影响最深的是刘老师吸烟的功夫,那是一绝,令人惊叹!一根烟自始至终不离嘴,从左嘴角转到右嘴角,从右嘴角转到左嘴角,甚至有时候说话烟都在嘴角。说起教学,和他的吸烟功夫相媲美,非常认真扎实,对我们要求也非常严格。从小就埋下了学习的种子,慢慢发芽,长大我就成了你。</p><p class="ql-block"> 另一位包老师更厉害,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时期定西小说领军人物之一。一米七八的个子,高高的鼻梁上面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平时爱穿一套一个纽扣的西服,五官轮廓分明而深邃,犹如希腊的雕塑。他写过许多小说,都是农村题材。些许部分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在我村数年教书时的生活——人情世故,权利游戏,男女不雅之事等等。他酷爱秦腔,每年正月十三我村庙会,总得来一折最拿手的《祭灵》,一板一眼、字正腔圆、 唱念做打、余音绕梁。教书同样很认真,就像他的小说和秦腔一样,个个都是精品。犹记得每学期包老师班都是全学区第一名。N年以后,我有幸在维新九年制学校遇到了恩师,比原来更瘦了,生活的不如意和工作的无奈写在了他那棱角分明的脸上。我更佩服他的记忆力,30年后还能认出我,不愧是作家的大脑。还送了一本他最新创作的中篇小说《江水悠悠》,而后热情地款待了我和同事,我们边吃边聊,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1998年秋季到1999年春季,我在领村的一所学校读完了四、五年级,影响最深的是一位女教师,在当时的教师队伍里女教师是非常稀缺的。她姓林,一米五左右的身材,后脑勺上扎着一个辫子,脸上有斑,但绝不影响她在我们心中的高大形象,教我们五年级语文,上课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词语解释教学是她教学的重点之一,工整的抄在黑板上,要求我们抄写并背诵,孩子时最讨厌背课文和词语,感觉非常枯燥,十分不解。现在回想起来,恩师是对的,理解清楚词语的意思才是理解课文的基础,而我们现在的教师可能忽略了这方面的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9年秋季到2002年春季,3年的初中生活圆满的画上了句号。由于学校在乡里,现在已经是镇了,离家3公里,所以住校了。当时的校舍非常简陋,只有一栋二层半的盖板教学楼,在那个年代算是高大上的呢,随着年级的上升才能上楼,不然你只能仰视。相比教学楼我们的宿舍十分破旧,用现代词语形容那就是“危房”,破旧就破旧,偏偏和学校厕所相隔五六米左右,土木结构,分为大间和小间,里面盘着农村的土炕,大的住十几个学生,小的住四五个学生。那时候学校没有食堂,住校生人手一个煤油炉子做饭,由于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每个人的身上全是煤油味,何况宿舍呢?潮湿味道大。如果晚上来迟了,睡都没地方睡,只能硬挤。那时候也有校园欺凌,甚至比现在还严重,那些拳头大胳膊粗、长的像河马,走路像螃蟹,吃饭像八戒,睡觉像大象,控制着本宿舍的吃和睡,就是现代版的文强。哦!怎么背题了?也许是饱受欺凌的原因吧!多说了几句。言归正传,三年的初中生涯,有这样一对夫妻老师使我终身难忘,他们是外地人,男的姓康,教我们体育;女的姓郭,教我们代数。他们郎才女貌,正因为如此走到一起,远赴我县教书。影响最深的是初一时,放学后晚饭吃完就让我们去他们宿舍学习,还给我们免费辅导。那时候感觉老师的宿舍就是天堂,而我们的宿舍就是地狱。心底暗暗在想,长大我也要当老师,那种崇拜之情油然而生。由于宿舍潮湿,我皮肤上出现了红疹,奇痒难耐,医学上叫疥疮。郭老师发现后,给我买了一瓶二元的疥疮灵让我涂抹。那时的二元钱对我来说也是个不少的数目,一斤煤油2元,是我一周做饭的燃油费。郭老师无私的爱诠释了教育的真谛,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也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别人。感谢恩师给了我父母般的爱。恩师的熏陶,自己的努力,长大后我也成了她——教师。每每想起,翻开手机却找不到联系方式,更何况当面致谢,实属惭愧。今生如若遇见,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双手合十,虔诚祈祷,好人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 2002年初中毕业,我踏上了赴陇西求学的道路,经过四年老师们地谆谆教诲,圆满地完成了学业,顺利毕业。在这4年里,我也遇到过很多老师。</p><p class="ql-block"> 每天上班,手握两个圆球转来转去,肩山挂着一个黑包的崔老师,他从不追逐名利,朴实无华,朴实的就像我那田间耕耘的父亲。学生时代有些不解,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他的心里装着的全是学生,装着的全是教育,他就像丑石一样,没有汉白玉的细腻,也没有大青石的光滑,但他为教育事业补过天,为教育事业继续发着热,闪着光。</p><p class="ql-block"> 还有教授我们计算机基础的种老师,那年她正好大学毕业,朝气蓬勃,也许比我大五、六岁的缘故,再加上那时我的PPT做的还算可以,种老师把大部分任务交给我,不但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而且锻炼了我的教学能力,她的信任让我更加的自信。还在生活上也帮了不少的忙,感谢遇见!</p><p class="ql-block"> 四年里,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就不再一一赘述了。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愿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永葆青春!扎西德勒!</p> <p class="ql-block">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