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日常制作极限片中,将可制极限片的明信片用过之后,剩下的片就做为废片放进了废片堆里,久之嫌占地方,有一部分就处理掉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邮票发行的多样化,有些废片竟然有了用武之地。</p><p class="ql-block"> 在三十年前制作了两套“南京长江大桥”极限片后,剩下部分片做为不理想的片扔到废片堆,今年发行的“建党百年”票中又出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图案,找出这张废片一看竟然挺对位,结果废物利用制了一张挺不错的极限片。</p><p class="ql-block"> 当年制了两张“清华大学”极限片后,剩下的明信片想当然成为了废片,谁料十年后“清华大学”竟梅开二度又上了邮票,那些废片又发挥余热,又制作了多张极限片。</p><p class="ql-block"> 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生日蛋糕”能上邮票,所以这蛋糕明信片当然只能做为废片,但想不到的事情也能发生“生日蛋糕”还真上了邮票当然这些废片又为极限集邮作了一次贡献。</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我们以后还真不能随便处理那些所谓的废片,让它们多留几年,说不定哪天就能变废为宝。</p><p class="ql-block"> 蓝信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