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巴塞罗那掠影

王家明

拍摄时间:2016年2月25日<div>制作时间:2021年9月11日</div> 巴塞罗那 (Barcelona)(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区首府)。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濒临地中海,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也是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以及巴塞罗那省(隶属于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省会,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行政机构、高等法院均设立于此。<br>全市面积101.9平方公里,2012年统计市区人口人口约161万。若连同外围地区为400万,仅次于首都马德里,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其主要民族为加泰罗尼亚民族。 <br>巴塞罗那1137年成为加泰罗尼亚和阿拉贡王国的首府,并于15世纪初期巴塞罗那及其所辖地区并入西班牙国。<br>巴塞罗那是加泰罗尼亚的港口城市,是享誉世界的地中海风光旅游目的地和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贸易、工业和金融基地。巴塞罗那港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和最大的集装箱集散码头,也是西班牙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巴塞罗那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古迹遍布,素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游胜地。 游览巴塞罗那的第一站就是著名建筑师高迪主持设计的奎尔公园PARK GÜELL(1900-1914)<br>奎尔公园于198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奎尔公园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市北,占地20公顷,原来是巴塞罗那富商艾乌塞比奎尔伯爵计划建立并由高迪设计的一个社区旧址,建于1900-1914年, 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922年,市政府将其收购,开辟为社区公园对外开放。<br>高迪是奎尔公园的设计师,从1906年到1926年,高迪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整整20年。虽然这个项目最终只完成了门房,中央公园,高架走廊和几个附属用房等"公共设施"部分,但高迪自然主义理念在这里逐步成熟并得到了充分展现。 这是一个过道,整个过道都是曲线圆柱圆拱组成 <p class="ql-block">整个塔只有曲面和曲线。没有一丝丝平面和直线</p> 这是老师带着一群学生来参观公园, 两位女青年在看公园导览图 一群儿童在公园里踢球 <p class="ql-block">完好的磁砖全部砸成小碎片然后再拼起来,或鼓起或凹陷,就是不要平面。</p> 这得花费多大的功夫? <p class="ql-block">远看立体感很强,近看都是小碎片。<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凹陷</p> <p class="ql-block">凸起</p> <p class="ql-block">凹凸组合</p> 这位是带队老师,非常尽职 很认真的学生, 这样的拼接工作量巨大 <div>离开奎尔公园后,我们来到了格拉西亚大道(Passeig de Gràcia)。</div><div>巴塞罗那最大的骄傲还要属现代主义的天才建筑师高迪的杰作,他令这颗半岛明珠更加光彩夺目。一个人的六件作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奇迹。<br></div><div>格拉西亚大道上就有两件这样的作品。<br></div> 其一为:米拉之家CASA MILÀ PEDRERA(1906-1912)<div>建筑物于198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br></div> 当时是富豪米拉先生(Pere Milà)因非常欣赏高迪为巴特由先生设计的巴特约之家CASA BATLLó ,为了和富孀 Roser Segimon结婚,而请高迪设计的,米拉之家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br>米拉公寓屋顶高低错落,而整栋建筑如波涛汹涌的海面,极富动感。屋顶是奇形怪状突然物做成的烟囱和通风管道。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米拉公寓仍被许多人认为是所有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有独创性的建筑,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该建筑无一处是直角,这也是高迪作品的最大特色,因为高迪认为:"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 其二为: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1904-1906)<div>建筑物于2005年被列为世界遗产<br><div>由西班牙建筑师高迪设计,以造型怪异而闻名于世,是建筑设计历史上经典之一,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建筑。是高迪完成度最高的新艺术自然主义风格建筑。这座公寓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共有6层。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br></div></div> 房子内部的设计秉承高迪一贯的风格,没有棱角,全是柔和的波浪形状。高迪曾说:"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特美丽的造型。他认为大自然界是没有直线存在的,此建筑同样秉承了高迪的一贯理念——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才属于上帝。 十字路口,开着怪异汽车的巴塞罗那人向我做出友好的手势 格拉西亚大道 也是一幢非常有特色的豪华建筑 圣家堂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后高迪于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 融入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哥特式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进行了建设。高迪将他的晚年投入了教堂的建设,直至73岁(1926年)去世时,教堂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圣家堂的建设进展缓慢,仅靠个人捐赠和门票收入维系,中间又受西班牙内战干扰,在20世纪50年代间的建造时断时续。2010年,建设的进程过半,然而整个建筑过程中最大的一些挑战依旧未被解决。预计于2026年,即高迪逝世的百年纪念之时完工。 圣家堂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ILIA(1883-1926)<div>建筑物于198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br></div> <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的观赏拍摄圣家堂大教堂,我们一行来到了马路对面的一个小公园。偶遇了一群少年和儿童,于是拍摄了以下的人像照。</p> 可爱的儿童 纯真的少年 巴塞罗那是一座优雅的城市,城郊斜坡缓缓向上连接周围的山丘。从附近的提比达波山和蒙特胡依西山坡上可以眺望城市极好的景色。远处是蒙特塞拉特山脉,山峰如针尖突起,著名的蒙特塞拉特修道院紧靠山腰。 这里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古迹遍布,素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它是西班牙的文化古城,有地中海曼哈顿之称。带有哥特风格的古老建筑与高楼大厦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巴塞罗那令人迷醉的天际线。 格局凌乱的小巷子紧贴着新城区的边缘,古色古香的旧城区里会忽然冒出工业时代的烟囱,在巴塞罗那,这一切的不协调看来都顺理成章 观景台边上的金属雕像 兰布拉大街是巴塞罗那市所建的第一条宽敞的大街。因为各路流浪艺人在这里进行各种游艺表演,沿街林立着五花八门的“真人雕塑”,所以其还有一个更为人所熟悉的称呼,就是“流浪者大街”。 绘画进行时 自拍合影 由人装扮外星人(生意经) 真人扮演雕塑(生意经) 兰布拉大街本身就是一出永远也演不完的戏。各路流浪艺人进行各种游艺表演,五花八门的“真人雕塑”沿街林立,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这里云集。这些流浪艺人真可谓是抖出百般花样,使尽各种心智:一个拉手风琴的艺人旁囤着大大小小、胖胖瘦瘦的几只可爱的猫眯,猫眯穿着衣服,脖子上还挂着奶瓶子。且不管这艺人手风琴拉的怎样,光是看着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的份上,人们就不禁纷纷解囊了。涂脂抹粉,衣着鲜艳的各种造型的“真人雕塑”,脚下放着装钱的盆子,游人给他(或她)钱,他们便挤眉弄眼动一动,否则看上去真是难分真假。已经成为商业区的街道两旁书报亭、花店、食品亭鳞次栉比.把街道装点得五彩缤纷、生机勃勃。耸立在兰布拉大街附近的各种宫殿古迹、广场市场、剧院博物馆,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云游其中,浑然忘记了时间的流失。<br><br> 哥伦布塔底座四周雕有八只巨大的黑狮 哥伦布广场 港务大楼 哥伦布塔(MONUMENT A COLOM)<br>兰布拉大街的尽头高高耸立着哥伦布纪念塔,以纪念这位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一发现拉开了西班牙对南美殖民统治的开始,然而今天,大批的南美移民操着西班牙语又来到这里,历史总好似一个又一个的轮回。 当年哥伦布从意大利一路过来,寻求航海资金援助,最后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赞助,终于从巴塞罗那港口扬帆出海。 当时资助哥伦布远征的国王费迪南德和王后的雕塑。 顺着哥伦布手指大海的青铜像,就是当年哥伦布远航出海口。这里是巴塞罗那港一个深水码头。密密麻麻的私人游艇让人艳羡不已,湛蓝的海水里停泊着一艘哥伦布出海时乘用的“拉尼亚”号帆船复制品,供游人参观。 在吹着浪漫海风的海上Ramble del Mar浮桥畔,波浪般的曲线如相框般勾勒出巴塞罗那最浪漫的景象。长长的海岸线铺着一条别具一格的彩色石板人行路,与惹人心醉的蓝色海洋仅隔一条十几米宽浪漫迷人的金色沙滩。 每隔一段路都有仅供情侣两人面向大海的石头座椅,凸现了巴塞罗那人激情之外的柔情似水。道路两旁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翠绿的阔叶随海风摇曳,仿佛向行人发出种种神秘的信息。 近处,停靠海港的船只密集,远方,昏暗的天际和大海融成一片。这边欣赏白浪拍岸的蓝色海洋,那边观瞻芳草延绵的绿色城市,美丽和谐清秀淡雅,让人心境开朗其乐无穷。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港码头边上飞翔着好多海鸥,争抢着行人手中高举的食物。</p> 在巴塞罗那街道上追随摄影:<div>走累的时候,过马路的时候,等待大巴车的时候,利用点滴时间练习追随摄影。同时也记录了巴塞罗那普通市民的原生态生活。</div> <p class="ql-block">追随拍摄-健身跑步</p> <p class="ql-block">追随拍摄-自行车代步</p> <p class="ql-block">追随拍摄-助动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