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大 学——山翁开讲之十

平安喜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文章。原是《小戴礼记》一书第42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曾子所作,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经典之作。《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论述做人、处事、治国的深刻道理。是一篇百读不厌、每读必有心得的好散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实不相瞒,我是“文革”时期的学生。1965年春上小学,1975年春高中毕业。毕业之后,回乡务农。我第一次读高中是凭实力考上的,当时(1972年)恢复“双基”教学,读初中是普及,读高中不是“保送”,那一年,一律凭考试成绩上高中。记得我们合田中学的两个毕业班,一百多号学生,考上溆浦三中高中班的就20来人。当时龙潭辖区有八个公社,我是合田公社那一年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溆浦三中的。在溆浦三中那一届新生中,成绩应在前十名之列。这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侯伟、数学老师谌德占告诉我的。后来三中的班主任老师唐世健、语文老师谌浩业、韩赛君、数学老师谌正德、吴传礼、吴世柏(伯)和所有的任课老师,几乎都喜欢我这个学生。可以说,在当时的同年级六个班,我的各科成绩都在优良以上,并无偏科。语文、政治、历史、地理、体育是好一些,数学、物理、化学也不差。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正名。那时的谌浩业、韩赛君两位语文老师,很有学问,很有师德,很讨同学喜欢,讲课文就象讲故事。虽然课文里没有“四书”,他们也不敢公开大胆讲孔孟之道,但还是讲了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还有曾子。我是第一次知道《大学》原来是一篇文章,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大学。到我得到“四书”,拜读《大学》和《论语》、《中庸》、《孟子》,是1992年的事。我那时在芷江任副县长,分管教育,韩赛君老师给我赠送了一套《四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大学是曲折的,也是很有故事的。讲出来,也应该是励志的,所以我写成文字,公之于众,供大家分享与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1975年元月高中毕业,是没有象现在这样可以直接参加高考的,农村户口的学生,是直接回生产大队(生产队)务农。1975年我的劳动底分是六分,只比一般女劳力多一分。1976年,我便是十分底分,强壮劳力的底分。1977年冬天,才恢复高考。之前,叫“保送”工农兵上大学。我是没有“保送”资格的,连参军的资格都没有。可大队党支部书记还是重视我的,让我当了团支书,当了民办教师,当了毛泽东思想业余文宣队队长,当了武装民兵,还配发了一支冲锋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恢复高考第一年,考大学与考中专是分开的。我的父母是希望我考中师,能吃国家粮,能拿国家工资就很不错了。我自己的志向是考大学,读大学。我请教了恩师韩赛君,韩老师说:“凭你姜庆华的实力,考个一般的大学没问题。”“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谁知,志大才疏,我落榜了。因为没填“服从分配”这一栏,志愿最低一栏,填的是湘潭大学,第一志愿填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真是自不量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1978年至1981年,我四次向大学发起冲锋,每次都总分差一点败下阵来。每逢高考前夕,都要回母校复读三个月或者半年。那时有预考,我的预考成绩总排在前十名左右。可高考成绩出来,前30名都上榜了,就我名落孙山。连我的恩师韩赛君都遭人嘲讽,就不要说我的父母和我自己所遭受到的冷落了。老父亲开导我:“锄头底下不误人,中国大多数是农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2年底,从大队基层干部录用国家干部。大队团支部书记可以有资格参考。我是由合田公社党委书记向东亲自给我报的名。这一次,我抓住了机会,碰上了运气,考取了溆浦县和怀化地区的第一名。溆浦县时任县长夏勤士还特意点名要见见我。这是我第一次与县长握手。我被分配到九溪江公社当秘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3年冬,我便调到溆浦县委办工作,主要任务是给领导起草报告、下乡搞调研。我与县委办主任贺振南合写的一篇调查报告,《溆浦县百户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调查》,被《中央农村工作通讯》采用,我的另一篇文章发了内参,这个内参省、市主要领导都要参阅。于是,我在县委大院已成一个小人物。时任县委书记杨远标常常带我下乡搞调研。他出思路与提纲,由我形成文字。《湖南日报》、《湖南通讯》亦常常见到杨远标书记的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始了。我的大学梦又看到了希望。那时溆浦全县有一千多人参考,其中半数是中专毕业生,半数是高中毕业生。三年后,正式拿到大专毕业证书的就20余人,我是其中之一。还成了怀化地区自学成才的先进典型。一张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与湘潭大学加盖钢印的大专毕业证书落到了我的手上。我没有象范进中举那样发疯,可内心还是有光荣感与自豪感。我把喜讯第一个报告的是恩师韩赛君。韩老师不露山水地说:知耻而后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之后,我又通过三年的苦读,拿到了函授本科文凭。再之后,我在芷江任了副县长,分管教育。怀化地区当年的高考总结会在芷江召开。芷江创纪录的有2名学子考上北大、清华。我也有幸,陪同考生家长将2名学生送进了北大、清华校园。我第一次见识了大学是什么样子,感慨万端。一种不是滋味的滋味涌上心头。我在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下,与有关部门一道,把芷江民族职业中专打造成了全国先进。国家教委于1995年在芷江召开全国农村教育改革现场座谈会,我有幸在会上作典型发言,有幸被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同志点名推荐为全省重教功臣,更有幸认识了国家教委会副主任王明达与原教育部部长何东昌。何部长白发苍苍,可身体健康,满脸红光。何部长问我是哪所大学毕业?我诚实以答:我的大学没有围墙,是社会大学。怀化地委的副书记薛忠勇与怀化行署副专员汤自飞赶快给我解围:“姜副县长自学成才,有中师学历,专科学历,本科学历。”何部长笑了:“我就是看小姜的行事风格与别人有些不同。”一声“小姜”,拉近了我与何部长的距离。在参观现场,在步行的路上,何部长亲切地与我交谈起来。何部长说:搞教育,不要有太强的功利观,要有很强的事业观。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要遵循时代发展规律。根本的是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何部长还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要改革,要大力发展。我请何东昌老部长为芷江民族职业中专题词,他乐意地答应了。交流中,我对何部长说:在我的认知里,大学,就是几个大。在好大一座城市,有好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好多的大楼,大楼里有很多的大学问家,这些大学问家又为祖国培养大学生,还要为祖国的发展进行大科研,出大成果,做大贡献。何部长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说,你小姜把有围墙的大学作了一个说明,也算大学一说。我庆幸自己当着国家教育部长的面,说了什么叫大学,说了我的大学。听何部长一席话,我找到了“胜读十年书”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通道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我读的是“民族”大学。在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人口超过百分之八十。汉族的干部是少数中的少数。在这所大学,我学到了三样东西:一是少数民族(兄弟民族)地方的民族同胞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衷心拥护,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热切期盼。二是兄弟民族(少数民族)值得我们汉民族去尊重去理解去学习去支持。中华民族需要大融合、大团结,需要共同进步,共同繁荣。三是通过中央红军在“通道转兵”历史的学习,加深了对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的认识,加深了对伟大长征精神的理解,加强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湖南经济》杂志社工作的近六年里,我几乎每个礼拜要与大学党委书记、大学校长、大学教授副教授或讲师接触交流。交流中,总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年过四十的我,还想读大学。我报考了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读政治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读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有许多条件,其中包括要正处以上职级,要本科学历,要省委组织部政审,要参加考试合格。湖南一个班,在湖南省委党校开班,由中央党校派教授授课。我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还被推为这个湖南班的班长。这个班上,40多号人,有县委书记,有大学的副职领导,还有省直单位的处长、厅长。后来这个班,出了3位省部级干部。读研期间,我还被湖南大学社会人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一个考不上大学的人当了大学的客座教授,加深了我对大学的进一步认识。当然届时我已拥有了高级职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湖南省行政事务职业学校校长的任上,我干了15年。这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学校与湘潭大学联合办班,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办班,与湖南第一师范联合办班,设立了教学点。我主要讲授:《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学生们还喜欢听我授课。我所授课程,学生考试的优秀率达50%,当然全部及格。我体会到了“三尺讲台系国运”。后来,这所学校并入了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我也到龄退休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休五年多了,我还在读大学。这是社会大学,实践大学。在这所大学里,读古籍经典,读毛选,读邓选,读《资本论》,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党报党刊,读中央、省市县文件,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著书人就是我的大学老师。同时,我还向身边的长者学,向身边的能者学,向身边的学者学,向人民群众学。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我认为,学无止境,只要肯学,只要还能生活自理,到了一百岁,还在读大学。</span></p> 附件《江河作品目录及简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江河,本名姜庆华,原名姜邦彦,又名姜辣。研究生毕业,教授级编审职称,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57年生,溆浦县龙潭人。曾担任过大队团支书、民办教师、公社秘书,曾在县市机关担任过干事、副科长、科长,曾在两个县分别担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曾担任过湖南省政府经济期刊《湖南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曾担任湖南省行政事务职业学校校长并兼任两所大学兼职教授。退休回乡后任文化龙潭研究会会长、龙潭镇文化顾问、龙潭花灯戏剧团荣誉团长兼编剧、雪峰文化研究会民俗分会荣誉会长、龙潭文联荣誉主席、湖南姜姓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会长。笔耕不止,创作不断。邓宏顺、张家和、张晓宁合著长文介绍《他把作品写在家乡的土地上》,刊发《怀化日报》。现将其作品简介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出版的书籍</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参与编写《崛起中的怀化》。实为责任编辑,并撰写2万字,由中国改革出版社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与戚和平、王昭阳合著《农村工作漫谈》。20万字,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胡彪作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著长篇通讯《来自怀化的报告》。30万字,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赵文智、周佑勋作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著长篇小说《新七品芝麻官传奇》。20万字。远方出版社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著诗歌专集《时代放歌》。15万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凌翼作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与陈才合著《中国梦的坚定实践者袁隆平》。20万字,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何镇邦作序。作为红旗出版社向中宣部推荐的全国优秀图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主编《文化龙潭》。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国家图书馆收藏并颁发荣誉证书。图片一千张,共120万字,由其撰写30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参与编写《湖南西大门开发》。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其撰写2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与舒煜等主编《湖南乡镇改革与发展》。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郑培民题写书名。胡彪作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0、与孙克合著《龙潭民间传统演艺》。共25万字。由中华顾古籍出版社出版。杨少波作序。获怀化市文学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1、与韩顺兴、谌洪琪等合著《龙潭,抗战决胜地》。由湖南顺风传媒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2、著《大山春雨》(新编龙潭花灯戏剧目12个)。其中《袁隆平在龙潭》获湖南第16届蒲公英奖总决赛银奖。《阳雀坡》被推荐为国家艺术基金剧目,并获第6届湖南艺术节怀化选拔赛银奖。《人民爱戴习近平》唱词选段刊发2018年5月9日《经济日报》。2019年正月初四人民日报人民网刊发《阳雀坡上闹新春,龙潭花灯乐游人》。优酷网播放《新编龙潭花灯戏》。《唱起花灯感党恩》,获怀化市首届艺术节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3、主编《文化龙潭》内刊7期,《雪峰龙潭》内刊2期。共100万字,由其撰写50万字。编发《阳雀坡之声》共27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4,与孙克等合著《两盏马灯一一红军长征过龙潭》一书。20万字。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审读并行文,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被推荐为党员培训参考书。《两盏马灯的故事》,获怀化市十大红色经典故事评选第一名。</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课题研究成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企业办科研研究》,获湖南省科委课题研究奖励,获怀化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科教兴怀研究》,获怀化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关于建立怀化山区试验区的思考》,引起高层重视。地委、行署作行文上报,省委、省政府同意建怀化山区试验区,国务院行文同意作为国家级山区实验区。其是三个主要撰稿人之一(另两个主笔为王昭阳、熊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关于中央红军“通道转兵”旧址恢复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请示。以通道县委名义行文上报,市委、省委同意。与石希欣为文件起草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创新型湖南指标体系研究》,获湖南社科基金一等奖。课题负责人曹山河教授,笔者为主要研究者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龙潭申报并成为国家级抗战遗址、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经典文化名镇。笔者为主要研究者与撰稿人。</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歌曲创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芷江乡镇企业之歌》。刊发《南方周末》、《羊城晚报》。由贺晖、汪辉作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又唱东方红》。刊发《湖南日报》。作为韶山景区歌曲播放。由吴壮贵作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兄弟姐妹》。上中国音乐网。由吴壮贵作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怀化之歌》。由杨通云作曲,彭荷仙演唱。怀化电视台播放。获甜甜的怀化歌曲大赛网络评比第一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新晃是个好地方》。由吴壮贵作曲。作为新晃县县歌。参加湖南省艺术节并获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羊角而上》。由吴壮贵作曲,与谭伟平的《飞龙出潭》一并作为溆浦三中校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龙潭之歌》。由吴壮贵作曲。怀化电视台播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父亲颂》。由吴壮贵作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龙潭抗战之歌》。杨通云作曲。优酷网播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0、《阳雀坡》。由陈君凡作曲,刊发《音乐教育与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1、《龙潭美龙潭红》。由杨通云作曲。中央台播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2、《梨花恋》,参加怀化市首届艺术节并获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3、《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参加怀化市艺术节并获奖。同时获全国新歌创作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四、主要论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农村青年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与刘克立合著。获湖南团省委全团大调查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企业办科研大有可为》。获湖南省科技论文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溆浦县百户农户发展商品生产调查》。与贺振南合著,刊发《中央农村工作通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通道转兵新启示》。刊发《人民日报》、《湖南日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组织人事工作是最大的生产力》,刊发《湖南组织工作》与《九五理论纵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探索》。获中央党校研究生优秀论文。获厉以宁教授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联产承包制依然具有旺盛生命力》,刊发《经济学周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马克思主义永远放光芒——读《资本论》的几点体会》,获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优秀论文二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刊发《湖南日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0、《美梦成真》,获湖南省直工委优秀论文二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1、《小庭院里大作为》获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优秀论文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2、《十问人生》,获湖南省机关事务局优秀论文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3、《雪峰文化探索》,刊《雪峰文化》,并获重要评论家重点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4、《龙潭美食美入骨》,刊发凤凰新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5、编写《来自溆浦龙潭文联的报告》共200余篇。其中150篇被百度网和报刊等采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报刊公开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个人条目收入《溆浦县志》、《怀化大辞典》、《湖南作家名录》、《中国著作家大全》、《中国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大辞典》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