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题:《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交流活动</p><p class="ql-block">时间:2021年9月10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地理功能教室</p><p class="ql-block">人员:初中英语组全体教师</p> <p class="ql-block"> 一本好书能带给一个人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交流更能积聚财富,让更多的想法交织在一起,使我们的思想不断升华。为推动教师的成长,海景学校中学英语组根据学校的要求,在郑小玉组长的指导下开展了读书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吴金娥老师认为在界定教育与培训目标的时候,布鲁姆认知目标可以给我们很好的线索:认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级,用难度级别对人的认知能力进行了区分,越到后阶段,难度越高。这样的认知难度界定,可以解释我们通常的学习和培训任务。所以,学生、老师和相关人,对任务的教育目标层次清晰,目标达成与否,就容易判别,相应的,教育评价就会客观。</p> <p class="ql-block"> 宋婧老师分享道:我们可以从书籍中的理论和实例解决教学中一部分的困惑,也可以认识到不同层次目标的局限性。譬如,总体目标、教育目标由于其涵盖范围大,对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不能够起到直接指导的作用;而教学目标由于其过于具体,更多地关注学生操作性的行为表现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素养、情感以及真正对学生有长远意义的大概念的构建等。本书主要关注具体程度比较适中的教育目标,很多实际教学中关注的是如何构建不同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用以指导具体教学,同时也不迷失教育总体目标和方向。</p> <p class="ql-block"> 陈正宪老师的分享结合了英语阅读课的读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根据本书的理念,我们可以从对应的六个方面来设计活动:即熟悉文本类活动,深化理解类,拓展应用类,分析对比类,评判推断类,建构创造类。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本书是学科课程,具有高端建构的高度,不同于实战型书籍,它不能直接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有效流程是什么,但我相信在经历了大量实践和深入研究之后,我们的教学能力一定会提高。</p> <p class="ql-block"> 董美玲老师详细阐述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定义,他将将教育目标重新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知识”维度,另一个是“认知过程”维度,以知识和认知过程为主线形成一个二维分类表。根据此分类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测评,并将其填入对应的交叉格中。这个教学目标分类工具,使教师能对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准确,能够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评价。董老师相信,在经历大量的实践和深入研究之后,我们的教学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教学质量也随之会有显著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李婕老师跟我们分享了教师如何把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和测试这三方面?在有限的学校和课堂教学时间内,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提炼什么教给孩子?也就是说怎么教、教什么、如何测都值得我们深思。</p> <p class="ql-block"> 最后,郑小玉组长作了总结,把自身的教学经历和教学经验分享给了我们。学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杜沁芸</p><p class="ql-block">美篇审核:郑小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