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州黄传人耿聚平先生轶事。

玉树临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沁州红“土”沁州黄(三)(续D)</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的一点回忆&nbsp;&nbsp;&nbsp;&nbsp;郭保剑&nbsp;&nbsp;&nbsp;&nbsp;2021.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五 执着的初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耿聚平先生竭尽余生精力,成功对沁州黄谷子进行了提纯复壮,挽救了濒临灭绝的“沁州黄”谷子,其终极目标是为沁县广大农民谋取福利,富庶一方。使“沁州黄”这个优良品种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把原来的“皇家贡品”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惠及全体普通民众。为了这个终极目标,耿聚平先生把“提纯复壮”好的沁州黄谷种免费发到全县适宜种植“沁州黄”村镇的农民手中,并在种植、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指导。皇天不负有心人。提纯复壮后的“沁州黄”表现大好,连年丰收。怎么使全县农民手中的“沁州黄”卖出去?钱袋子鼓起来?不用说,前面的文章中已多次提到耿老自掏腰包办企业,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搭台子、架桥梁”的故事了。当年(1984——1997年)耿老的这种做法,她自己归纳为:“我们就是要为全县种植‘沁州黄’谷子的老百姓搞好‘</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产前、产中、产后’</b><b style="font-size:20px;">的各项服务工作,这个原则永远不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产前——帮助种植“沁州黄”谷子的农户选择好地块、指导农民使用农家肥(最好羊粪)、“沁州黄”谷种供应(10%盐水处理)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产中——指导种植“沁州黄”谷子的农户进行田间管理,病虫害治理,去杂、除草、中耕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产后——把农户收获的“沁州黄”销售出去,最终使种植“沁州黄”农户得到最大收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好一个为全县种植“沁州黄”谷子的老百姓搞好“</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产前、产中、产后</b><b style="font-size:20px;">”服务工作,这就是耿聚平先生早先向全县广大种植“沁州黄”农民们的神圣承诺!用时下的说法,也是耿聚平先生的“初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九十年代后期,国家提出了“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后,耿聚平先生的“</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产前、产中、产后</b><b style="font-size:20px;">”也自然而然囊括其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我主要想讲耿聚平先生当年为沁县种植“沁州黄”广大农户搞好“</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产前、产中、产后”</b><b style="font-size:20px;">的服务工作和“初心不改”几个的小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耿聚平先生在为种植“沁州黄”谷子农户搞各项服务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故事一 “我就不信那个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早期,有很多鼓励农民致富的口号,比如:“要想富,多养猪”、“要快富,修大路”、“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等等。事实上当年情况也确实如此,由于道路不畅,信息闭塞,加之那些年政治色彩浓厚,秋事还没有收完,就把农民们全部集中到各个村镇的七沟八梁上进行“深翻土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每年基本上到了“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季节才算完工。因此,大多数地处边远山区的农民生产出来的优质“沁州黄”不能及时售出,转为货币。年关将至,广大农民手握“金米”,虽不“心急如焚”,但也犯愁。这时耿老的“产后”服务就显得愈加重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恰好在沁县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沁县的信息化时代也随之到来:全县要安装固定电话了!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奔走相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是啊,此时的“沁县沁州黄开发服务部”多么需要一步“小小的电话”呀!除了要对外积极联系销售农民手中的“沁州黄”客户外,本身也面临几件重大事情急需向外沟通。一是“沁州”商标诉讼事宜,二是重大项目咨询与申报,三是及时了解政府举办的各种展销会活动信息等事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但当年单位安装一部固定电话需要交1500元左右。耿老敏锐地感觉到中国的大信息化的时代不久就要到来,她毫不犹豫地安排财务人员给我带上1500元去县邮政局联系安装人员,迅速安装固定电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在当年深秋(1992年)的萧瑟秋风中,我与魏保中同志和两名安装人员爬杆架线,上房凿孔,整整忙了一大天,终于安装好了一部朝思暮想的“现代化”通讯设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当时最时髦的电话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安装毕后,他们首先与总部通了话,然后告诉我们“区号是03655,座机号是23464,五位数。”就在我送他们出门时,有一位安装人员随口说到:“</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23464,受制又受气。</b><b style="font-size: 20px;">”我当即问到:“什么意思?”他说:“这个号不太好,以后办什么事意味着不顺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送走 安装人员后,我立即对耿老说:“老耿(当时对耿老的称呼):23464这个号码不太好听,你去邮政局和他们领导说说,换个好号吧。”耿老马上应道:“</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我就不信那个邪!</b><b style="font-size: 20px;">,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地做好每一件事,科学客观看待一切,什么号都是好号。”不久,固定电话由5位数升成7位数,即在“23464前面加了个70”,区号成了“0355”。当年只要电话铃一响,我们几个还在一起开玩笑说“叮铃,受制又受气”,看着电话,互相推攘,谁也不想去接。因为我们最发愁接的就是政府有关领导的电话,他们要“沁州黄”一急二急,且要最新的、最好的,又是赊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当年的沁州黄宣传资料,上面电话号码是(03655)23464。</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电话号码,至今山西沁州黄集团公司仍沿用着,从未改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耿老一句“我</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就不信那个邪!</b><b style="font-size: 20px;">”,使23464到7023464伴随“沁县沁州黄谷子开发服务部”到现在的“山西沁州黄集团公司”走过了将近30年的路程,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在发展前进的道路上,确实遇到了很多“受制又受气”的不愉快事情,尽管有的是“人为”的,有的是“先天”的。但耿老不论遇到什么挫折,不论受什么“制”,不论受什么“气”,她坚信“沁州黄”总有一天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故事二 “我的手还会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耿老为全县广大种植农户实行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解决了种植“沁州黄”谷子农户的后顾之忧,沁州黄谷子开发服务部从1992年起,沁州黄小米销量突然大增。因沁州黄谷子开发服务部地处沁州中路,是当年长治市通往省府太原市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优越,各种大小车辆昼夜通行,各种购买沁州黄的客户络绎不绝。沁州黄5公斤小白布袋成为人们探亲访友的首选,用量日益加大,供不应求。制作“沁州黄”5公斤小布袋是当年服务部最棘手的一件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耿老也想了一些办法,如把制作5公斤装的小布袋委托他人制作,但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布袋用料不统一,虽然要求都用“白的确良”布制作,但有的布料好,有的布料次。二是虽然对布袋的尺寸定制有标准,但实际做的大小、宽窄、高低不一,很难印刷,很难扎口,形象不美。三是布袋质量不能保证,缝制处往往容易裂开,未出售就成了“次品”。在一次省级展会上,有位省领导曾形象地说:“咱这是好姑娘穿了套烂衣裳”,怎么也靓不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面对如此现状,耿老非常生气地说:“好米怎么能装次布袋!货卖一张‘皮’,这张‘皮’我也能做了,我的手还会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令我们吃惊的是耿老立马自掏腰包(我记得大概是200多元)买回一台缝纫机来,自己又去东街“贸易大厦”买回几米质量很好的“纯白的确良”布来,量好大小尺寸,自己先做起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这台缝纫机耿聚平先生的次女秦秀红还保存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耿聚平先生自费为沁州黄服务部购置的缝纫机,现在其次女秦秀红家保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多么熟悉的“身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我们几位员工(我、魏保中、乔菊红、闫建红、董巧珍)一有空就喜欢打扑克,打台球,整天无忧无虑。耿老的举动使我们觉得有点无地自容,不好意思。于是,我们几个向耿老表态:5公斤小布袋以后就不用委托外部人员做了,我们自己做。耿老说:那好吧。随即她手把手教我们踏缝纫机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不到一天功夫,我们就都学会了。当年,我和魏保中同志都是踏缝纫机的“好把式”,比她们几个女同志都做得快、做的多,质量还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这就是第一代“沁州黄”布袋,口是用短绳扎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布袋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工序还挺麻烦的。记得当年耿老让我先到“贸易大厦”的几个“个体工商户”摊位上选择同样规格的“纯白的确良”布(面料宽度为90公分,即大家说的二尺七布料。当时有二尺一、二尺四等不同的布料。),分别问好价格,在质量同等条件下,选择价格最低一家,作为我们的供应商。几经回合,大家觉得有个叫“雷桂梅”个体工商户的“纯的确良”布质量好、尺寸足,价格低,供应也及时,遂与之签订了《供销合同》。满足了5公斤小布袋的需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因当时都是手工制作,布料整件(一件约400米)回来后,我们几个不容分说,自动分组:两位同志进行“拉布”(将布料从面料中间一分为二),两位同志进行一个一个裁剪(一个展开用料42公分),然后再双折叠好便于缝制,一位同志在缝纫机上进行制作,最后一起过数入库。回想那些年大家都心底无私,互不设防,互不猜忌,默默配合,不计得失,有说有笑,在愉悦中为“沁州黄”事业做贡献,真是无比荣光!(注:</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当年我们月工资:我每月人民币为73元,乔菊红、魏保中、闫建红、董巧珍每月人民币分别为35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b><b style="font-size: 20px;">下一步就是给小布袋上印刷“中国名米沁州黄”等字样。5公斤小布袋制作好以后,我们将小布袋驮在自行车后边,送到南街县政府对面的“政府机关印刷厂”(原七一印刷厂)印制。厂长徐进文和耿聚平先生关系很好,总是我们一送达,徐厂长就首先安排下达“印刷命令”,把其它印刷品推后,第一时间给“沁州黄”印刷。当年印刷制版全是靠手工捡字,除“沁州黄”三个字是“胶板”外,其余都是铅字。因此,每印刷一次,就得制一次版,就得进行人工捡字。为了保证印制样式一致,每制一次版我都守在旁边,哪个字用“隶体”字,哪个字用“宋体”字都进行把关,印刷完成后,再把版拆开,拿回“沁州黄”三个字的胶板,防止给“他人”偷偷印制。这也是“沁州黄”人最早“维权”方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接下来就是进行包装。包装5公斤小布袋首先得有一个人撑开口袋,一个人用器皿往布袋里装米,一个人过称,然后几个人扎口袋。当年我们用的是一个挖满正好是1公斤的洋瓷缸子,一小袋装5洋瓷缸子。一般用洋瓷缸子装米的都是我们这些“老把式”,当年号称为“八九不离十”,过称一般正好5公斤,即使差一点,也不差多少。在当年就算是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完称,扎好口,全部工序就算结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装沁州黄的洋瓷缸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过称用的老式旧台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次偶然机会,我有幸又见到为“沁州黄”第一代布袋包装购置布料,现已进入暮年的雷桂梅同志,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她感慨万千,激动地说道:“耿聚平同志搞沁州黄真算话(真能干的意思),我对她非常敬佩!在她的精神感动下,我南到郑州洛阳,北到河北石家庄,那里货好,进那里。光害怕因为我的面料不好,影响了咱‘沁州黄’的名声!耿聚平,行!”。朴实的语言,代表广大沁县劳动人民对“沁州黄传人”耿聚平先生早年打造“沁州黄”品牌的高度赞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沁州黄”第一袋包装原材料供应商雷桂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沁州黄谷子开发部突然迎来一位大客户,订下数吨5公斤装的“沁州黄”,第二天必须提货。对方要求当面验货,也就是说,把所有的5公斤小袋装好,代对方“验货”后方能扎口。怎么办?因我和魏保中同志都住在单位,耿老安排我俩晚上加班。于是,我们俩个穿上黄大衣(军大衣)从晚上9点开始进行工作。冬天的库房没有暖气和取暖设备,非常冷,我们只有不停的干活方能觉得驱寒。整整一个晚上我们没有停歇,直到全部装完。第二天一大早,同事们都来上班,我们俩个眼里噙着泪花,只会相视对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那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报酬”,也不会讲条件。为打造“沁州黄”品牌,做到客户100%满意,我们宁愿付出!到九十年代后期,“沁州黄”官司胜诉,“沁州黄”第二代布包装诞生,布袋封口用“手提封口机”封口,才结束了“手工扎口”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沁州黄”第二代5公斤小布袋包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小布袋手提缝口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包装布袋“沁州黄”的情景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包装布袋“沁州黄”的情景之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沁州黄”创业初期,耿聚平先生一句“我的手还会动”,“沁州黄”第一代包装诞生。从此,“沁州黄”丰碑的底座,就是耿聚平先生用她智慧的双手,带领把“沁州黄”视为神圣使命的同事们,不计个人得失,用一个一个洁白的“沁州黄”布袋,在“沁州黄”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牢牢铸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故事三 “ 大义灭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94年年底,一天下午耿老一上班就怒气冲冲向我说:“保剑,从今天起,我和秦世红断绝母子关系,我不要他这个儿子!”说罢,气喘吁吁地从她的抽屉里往出扔她儿子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原来,耿老的儿子秦世红所在单位不景气,秦世红就和西渠上村的张广林合伙投资(秦世红投资3万元人民币,张广林投资1.5万元人民币)。租赁了由县工商局牵头,在沁州南路东侧新修建的当年算沁县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沁州米市”临街三间门面房,挂出了“沁州黄销售门市部”的牌子,也开始经营起“沁州黄”小米生意。按理说这应该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一件事了,因为为了打开“沁州黄”销路,我们四处还在寻找代理商,秦世红又是耿老的儿子,有什么不可?再说了,社会上已出现了有权势、有关系的“能人”,想尽一切办法,通过特殊关系,利用一切手段,绞尽脑计,巧立各种名目把公家的企业或财产划归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损公肥私的社会弊病时有发生。况秦世红、张广林是合伙投资,凭他们自己的双手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并不违法。但过不了耿老这一“关”。耿老是这样认为的:一是沁州黄的商标是“沁州”二字,除了“沁县沁州黄谷子开发服务部”使用外,任何人不能用。二是我和沁县四家(县粮食局、次村乡政府、次村粮站、檀山村委)正打着“沁州黄”官司,不让他们用,就意味着谁也不能用。三是秦世红是我的儿子,我研究开发“沁州黄”是为全沁县农民朋友们服务的,不是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所以秦世红开“沁州黄销售门店”一开始,耿老就劝说儿子不要那样做。母子俩先是在家说,后来耿老多次到他们的门店找儿子谈。这样来来去去约一年时间无果。才出现上面那一幕。这也是我首次见耿老发这么大的脾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耿老从来不发“火”。在“沁州黄”发展事业上,耿老受了那么多“制”,受了那么多“气”,从来没见过她发过“火”,只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可这次和儿子大动肝“火”,究竟图个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耿老动“火”没几天,为了妈妈的事业,为了“沁州黄”的发展,秦世红苦苦说服了合伙人张广林,两个人自动清理了各种账务,把库存标的清清楚楚后,秦世红把所有钥匙悄悄放在了她妈妈的办公桌上。此刻,我注意到秦世红无奈的面额上淌下了伤心的泪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春秋时期,卫国士大夫石碏为了维护卫国的利益,派人追杀了自己的儿子,演绎了中国历史上“大义灭亲”的故事。而今,“沁州黄传人”耿聚平先生为了“沁州黄”事业,不谋私,不为己,不许家人从事与自己相同的职业,着实使人敬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95年初春,原房东(供销公司)因扩建,通知腾家,沁县沁州黄谷子开发服务部与沁州黄开发服务中心随即迁移到耿老儿子秦世红刚刚移交的“沁州米市”处,立马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耿聚平先生儿子秦世红,现为山西根据地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19年,即耿聚平先生逝世整整十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和“因素”,一直关注“沁州黄”事业发展的秦世红,竟然发现市场上的“沁州黄”产品乱象丛生,假冒产品,充塞市场,各种包装,形形式式,令人眼花缭乱。“李逵李鬼”,一时难以分辨。沁州黄小米的忠实消费者怨声载道,沁州黄声誉每每下降。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次,他没有“妈妈”的阻挡,自己投资新建了“山西根据地米业有限公司”,注册了“耿妈妈”商标,继续完成“妈妈”的未尽事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山西根据地米业有限公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山西根据地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耿妈妈”牌沁州黄系列产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纪八十年代耿聚平先生挽救了“沁州黄”品种。如今,她的儿子秦世红将要扛起拯救“沁州黄”市场的重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耿聚平先生的子女在南湖公园母亲浮雕前的合影。从左至右为:秦继红、秦世红、秦秀红、秦世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耿聚平先生没有一个子女在沁州黄公司上班,用他们的话讲没有沾过母亲的“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耿聚平先生在沁州黄公司也没有丁点股份,用他们的话讲母亲的财产是留给沁县人民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她干干净净来,干干净净去,但她为沁州黄事业奋斗终身的故事,却一直在沁县人民中间传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