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巧对,首先,联中的人名须是名人,<div>其次,必须对仗。<br> 在现代,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这副对了:<br>(一)上联:孙行者;<br> 下联:胡适之。<br> 据说,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题中有对对子小题,“孙行者”,求对句。试毕,高中者仅一人,所对为“胡适之”。</div><div> 据传,这副对的出题者是学者陈寅恪,他的答案是祖冲之,周祖谟答对了。<br> 从对仗文学的虚实字平仄声考察,此对可谓出神入化。</div><div> 孙对祖,冲对行,者对之。<br> (二) 在当代,有两副对值得称赞:<br><br> 其一, 上联: 碧野田间牛得草;<br> 下联:金山路遥马识途。 <br> 碧野是现代作家,田间是现代诗人,</div><div> 牛得草是戏剧家;<br> 金山是著名演员,路遥是当代作家,</div><div> 马识途是现代作家。<br><br> 其二, 上联: 老舍陈疲竹。<br> 下联: 素园谢冰心。<br> 老舍在抗战期间,曾用现代作家的名字,做过两首五言律诗,其中一首就是:</div><div> 素园陈疲竹,</div><div> 老舍谢冰心。</div><div> 素园即韦素园,著名翻译家;</div><div> 陈疲竹是小说家和戏剧理论家。</div><div> 老舍与谢冰心是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两位作家。<br> “素园”、“老舍”是妙对,“陈”、“谢”可作为动词用,“陈疲竹”和“谢冰心”也很巧。<br>( 三) 在古代,最为流传的也有两副,可谓绝对:<br><br> 其一:上联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br> 下联: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br> 据说,明代有个文学家叫李梦阳,在江浙一带督学时,发现有个考生与他同名同姓,便找来询问。考生知道自己与督学同名,犯了讳。可转念一想又不是故意如此,便出此上联,让他对下联。 对句绵里藏针,不卑不亢,且和上联一样,巧用历史人名,展示自己的才华。<br><br> 其二,上联: 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及帆快(樊哙};<br> 下联: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怎比箫和(萧何)。<br> 对这副对联的传说很多,有的说是康熙与纪晓岚互对,有的说是杨慎与一个武壮元的互对。武状元瞧不起文官,说三国的鲁肃,不如西汉刘邦的爱将樊哙;文状元反击,说北宋的名将狄青,怎比得上汉相萧何。<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