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金顶,天下峨眉~徒步登顶峨眉山,感受峨眉天下秀之美景!

城市森林

<p class="ql-block">峨眉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0°附近,雄踞在四川省西南部,文化遗产极其深厚,是中国佛教圣地,普贤菩萨的道场,被誉为“佛国天堂”。其以“雄、秀、神、奇、灵”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自古就有“普贤者,佛之长子,峨眉者,山之领袖”之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0, 250, 250);">峨眉山自然遗产极其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之美誉。</span></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是四川盆地升起的天庭,是当之无愧的山之领袖。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千古绝唱;峨眉山更有“一山独秀众山羞”“高凌五岳”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从成都坐高铁到峨眉山站下车,仅需步行15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峨眉山景区,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由于地势陡峭,风景秀丽,因此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9日,我决定用徒步的方式登顶峨眉山,用双脚去丈量海拔3079米的峨眉金顶,用心去感受秀甲天下的峨眉美景。</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耸立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大峨、二峨、三峨山的总称。由于峨眉山的高度及地理位置的原因,从山脚到山顶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峨眉山抚弄星辰,积蓄云雨,神秘无比。</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最高峰是万佛顶,海拔3099米,万佛顶绝壁凌空、平畴崛起,巍峨屹立在“大光明山”之巅。而金顶是峨眉山主峰,海拔3079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凤凰坪下,是峨眉山进山的门户,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山门的“报国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题,殿宇雄伟,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和普贤殿四重屋宇,依山而建,逐级升高。一院一景,层层深入,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报国寺后,就正式开启了登峨眉山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从报国寺徒步登金顶,全程60多公里,需3~4天时间,由于要在半道住宿,所以要背上行李及日用品、干粮,重装前行,上坡路又多,具有很大的挑战性。</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峨眉武术的发展蔚然成风,峨眉枪、峨眉棍的名气享誉四海。清初,峨眉山白龙洞的湛然法师著有《峨眉拳谱》一书,书中写道:“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由此,足见峨眉武术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从报国寺出发到清音阁,全程11公里左右,途经伏虎寺、雷音寺、纯阳殿、圣水阁、中峰寺、广福寺,其中伏虎寺比较特殊,虽称为“寺”,实际上它是一座尼姑庵,寺内基本为女众修行者,并且还是峨眉山中最大的一座比丘尼寺院。由于急着赶路,来不及参观,完美错过。</p> <p class="ql-block">雷音寺清朝初期名为“解脱庵”,相传入山至此可解脱尘世烦恼,出山到此可解脱险阻,故名为“解脱庵。”光绪十年(1884年)改建,并改寺名为“雷音寺”。雷音寺现存一个院落,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建筑,门匾“雷音寺”及楹联为乐山李道照手书。雷音寺位踞高岗,面临危崖,树木繁盛,环境幽雅。该寺所在山下有一座解脱桥,横跨於瑜珈河之上。</p> <p class="ql-block">纯阳殿位于赤城山下,海拔高度940米,玲珑古雅,后倚赤诚山,前瞻金顶,可观晴云雨雾。殿前古楠银杏,遮天蔽日,凉爽之至,是盛夏避暑之佳境。</p> <p class="ql-block">圣水阁位于峨眉山皇帽峰下,因阁前有玉液泉而知名,泉出石下,清澈无比,终年不涸,俗称神水。</p> <p class="ql-block">圣水禅院是峨眉山中最具意境的寺院之一,禅院系峨眉尼众寺院,全寺的殿堂和附属房屋全系木制结构,古朴庄严。</p> <p class="ql-block">到中午一点多钟才到达双桥清音景点,双桥清音为峨眉山传统十景之一。在清音阁的下方有一接王亭,左、右两江为白龙江、黑龙江,二江之上的拱桥状如彩虹,凌空跨越,名“双飞桥”。二江汇合之处名凤凰嘴,上有牛心亭,朱栏红柱,凭栏可观亭下有一黑色巨石,状如牛心,上流二江绕石环流,水击石上,银花飞溅,清脆山谷,恰似古琴抚弄,故名“双桥清音”。园林学家称它是有声的诗,立体的画。“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写出了“双桥清音“的风韵。</p> <p class="ql-block">清音阁是峨眉山一处独具建筑风格的山水园林寺庙,以寺为中心、方圆4公里亭台楼阁、青山绿水组成一幅天然山水图。</p> <p class="ql-block">清音阁听涛,听的正是黑龙江和白龙江的涛声和林中的山林涛声。</p> <p class="ql-block">在清音阁吃完午饭后继续出发,这段路是经一线天到生态猴区,一路溪水相伴,流水潺潺,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一线天,又名白云峡,位于牛心岭下,从清音阁至一线天,沿着黑龙江西行上山,山径在江两岸迂回曲折;行至“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极深处,有一峡谷,名白云峡,峡外开阔明朗,峡内险壮清凉,峡内外温差较大,感受强烈。</p> <p class="ql-block">进入峡谷昂首望去,两面险崖绝壁,斜插云空,透过疏藤密蔓、枝梢叶尖,露出蓝天一线,高200余米,宽约6米,最窄处仅3米,只容两人侧身而过,此景即为“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康熙游峨眉山摩崖石刻。康熙为寻找出家的父亲顺治,从简潜行到了峨眉山,被沿途男耕女织,景色秀美,梵音袅袅,脱俗超凡所感悟,欣书“忘尘虑”三字敇刻于岩上,众大臣奉旨降香峨眉山,赐经书、赏法器于清音阁接王亭。</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生态猴区位于洪椿坪下、清音阁上的“一线天”附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然野生猴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猴区内设栈道、亭子、索桥,方便游人观猴。</p> <p class="ql-block">我到达猴区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左右,不知何故,诺大的猴区一个猴子也没有看到,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过了这条悬索桥,就离开了生态猴区,今天是第一天登山,由于好奇,左看看,右望望,行进速度偏慢,没走多少路。</p> <p class="ql-block">峨眉天下秀不是徒有虚名的,一路风景优美,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傍晚六点左右,到达洪椿坪,由于离下个住宿点还很远,今晚就只好在这里住下来了,今天的徒步路程接近20公里。</p> <p class="ql-block">洪椿坪位于天池峰下海拔1120米处的山腰里,坪上建有千佛禅院,一进寺门,"洪椿晓雨"四个耀眼的大字,使你心目了然:这儿景色之妙,就是清晨观赏似雨非雨的"雨",玩味着"翠湿人衣"的情趣。正如唐代山水诗人王维在《阙题二首》中咏唱的那样: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p> <p class="ql-block">洪椿坪深深地衽藏在层层峰峦的怀抱之中,后边是高高的天池峰、天柱峰,前边是云雾缭绕的白云峡,右边是大坪岭,左边是宝掌峰。气候泽润,常常是雨雾蒙蒙,尤以清晨,晨曦抚照在丛林之上,雾化为露,如粒粒晶莹的无数珍珠,积满了草丛和林梢,只听见密密的林丛中沙沙作响,似觉细雨沛然。顷刻间,浓雾弥漫,只闻人语,不见人影,咫尺竟成了天涯。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着四季常春之感。深谷里常常传来阵阵林涛,碧空中隐隐回旋着声声鸟语,确是个休闲颐养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今晚就宿于山门中,傍于大佛旁。在这里只能吃斋饭的,行走了一天,确实有点顶不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天亮了,从昨晚七点到今早八点,雨一直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好在在八点时雨停了,不然今天的行程我都不知道如何决择了,趁着雨停,果断上路。</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天气变化无常,没多久又下起了小雨,只能打伞前行了。从洪椿坪到仙峰寺约11公里,步行需2个半小时以上。要<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经过全山坡道最长、最陡、石蹬最高、拐弯最大的一段路,号称“九十九道拐”,清代的文学家赵熙在《峨眉记游诗》中写道:“险处依稀到百分,上方人语半空闻。”</span></p> <p class="ql-block">路……看了让你很绝望的那种路,不断地向前延伸,而且全是上坡。</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峨眉十景”之一的“九老仙府”——“寺号仙府,洞临九老;山迎佛顶,台接三皇。”</p> <p class="ql-block">仙峰寺,海拔为1752米,因旁靠仙峰岩而得名,寺前古木参天,茂密浓郁,寺后长寿岩高插入云;迎面华严顶宛如翠玉屏风,时有朵朵白云飘绕,恰似一幅爽心悦目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仙峰寺周围为峨眉猴的栖息地之一,这里的猴子相当任性,无法无天,常常抢夺游客背包及手提食品。</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猴子就比较多了,由于徒步登山的游客不多,所以群猴较为饥饿,时常抢夺游客财物,让过往的游客心惊胆战……</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让人心惊胆战的野猴栖息地,继续前行。这段路是缓缓的下坡和平路,不累,空气好,风景也好,走起来是相当的舒服。</p> <p class="ql-block">旁边时不时有大大小小的瀑布从上面倾泻而下,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平坡过后,又开始上坡了,这一段路一直到遇仙寺都是陡坡了,此时天空又下起了小雨,山里的天气就是这样不断变化着。</p> <p class="ql-block">转过了一坡又一坡,绵绵不绝的山路一直在你的眼前延伸着……</p> <p class="ql-block">经过艰难的攀登,终于到达了遇仙寺。遇仙寺位于长寿坡腰际,因寺后“遇仙洞”而得名。清同治元年(1862年)兴建,为木结构建筑,现尚完好,地方虽小,只求遇仙,想来仙人下凡也不会选在人山人海的地方,毕竟悟道升仙的觉悟之一,应该就是避开世俗。</p> <p class="ql-block">离开遇仙寺,继续前行。此时又下起了小雨,山顶上开始云雾翻滚,景色也更美了。</p> <p class="ql-block">到达了九岭岗,在这里补充能量,远眺风景。</p> <p class="ql-block">九岭岗<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是南北两条上山路的汇合口,峨眉山除了我所走的这条路外,另外一条就</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从万年寺经华严寺上来的,来到</span>这里,游客也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离开九岭岗,就要登钻天坡了,这是到洗象池的最后一个陡坡,真的是坡如其名,陡峭得直入云霄。</p> <p class="ql-block">雨过天晴,举目远望,峨眉山上惊现壮观云海。所以登山遇上下雨不用扫兴,或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风雨过后终见彩虹也就是这个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劳累在这一刻都会感到丝丝的欣慰,先“✌”一个吧,免得你们以为我们不快乐。</p> <p class="ql-block">登上1800多级陡峭如壁的钻天坡,就到达了洗象池。洗象池位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高山区,海拔2070米,四周白云缥缈,古木参天,若清秋朗月高照,万籁俱寂,清光无限,仰望星际,飘飘欲仙。“象池夜月”即是这里的著名景色。入夜,皓月当空,月光映入池中,水天一色,景色幽美。</p> <p class="ql-block">洗象池于清康熙年间建寺,传说古时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普贤菩萨骑象登山时,曾在寺前一六方池中汲水洗象,而以得名。</p> <p class="ql-block">象池夜月~峨眉山观月的最佳地方是在洗象池,赏月的最佳时令是在秋天。历代文人雅士不乏吟咏峨眉月的诗句,如:“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眉半轮月”(陆游);“愁中巫峡暮云合,望里峨眉秋月斜”(王士祯);“飞来一片月,相忆卷帘看”(朱彝尊);“佛灯寒照寂无声,云翠四围山吐月”(刘豫波)。而“象池夜月”是峨眉十景中最富感情色彩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象池夜月~由于峨眉山云雾缭绕,象池观月是可遇不可求的景象,来这里的人都心怀期许,如果有时间的话,多住几天能看到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它那诗一样的月夜,不管住多少个日夜都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洗象池,继续登山,今晚的住宿点是到雷洞坪,还有7.5公里,要经历罗汉坡和连望坡两个陡坡,此时双脚已发抖,仿佛不听使唤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登上两个陡坡后,终于是平路和缓坡了,此时的心情又兴奋了点,信心又上来了,不然,真担心没力气走到雷洞坪,只能夜宿山林了。</p> <p class="ql-block">从洗象池到雷洞坪的这段山路两旁的风景是峨眉山上最美的一段,因为群山已渐渐在你的脚下,已经没有大山再遮挡住你的视野了。近处是绵延不断的绿色群山,远处是绵延起伏的白色云海。看着美不胜收的美景,听着林中清脆的鸟鸣,呼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气,此时放松心情,倒也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看到的壮观云海。</p> <p class="ql-block">天渐渐黑了,此时山上又起雾,心里不由得又紧张起来,就算再累也要加快脚步,不然就要摸黑走路了。</p> <p class="ql-block">天黑之时终于到了灵觉寺,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因为灵觉寺就是在雷洞坪旁边。灵觉寺可以提供住宿和素餐,我们来到时已经关门了。</p> <p class="ql-block">天黑时分,华灯初上,终于到达了今晚的住宿点雷洞坪。雷洞坪海拔2430米,是景区观光车的终点站,无论徒步还是坐观光车上金顶这里都是必经之地。从洪椿坪到雷洞坪,今天的徒步旅程约34公里,且大部分都是上坡路,被我喻为自己登山史上最艰苦最痛苦最绝望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高山看日出是旅游永远不变的主题,虽然双腿疼,人又困,还是早早就起来了,由于从雷洞坪到金顶走路要二个半到三小时,所以采用索道上徒步下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在索道上看到云层很厚,还有雾,估计看日出的效果不是很理想。</p> <p class="ql-block">下了索道,还要走路二十多分钟才到金顶。</p> <p class="ql-block">上到金顶,果然天边是厚厚的云层,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但还是觉得挺好看的。</p> <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心情特别愉快,三天的劳累终于化成了无尽的喜悦,我徒步登上了中华佛教名山峨眉山啦!</p> <p class="ql-block">卧云禅院是峨眉山最高峰仅存的古建筑寺院,海拔高度约3064米。明嘉靖年间性天和尚开建,因岩下白云环绕,寺卧云中,故名。因屋面覆盖锡瓦,每当云开日出,银光闪闪,有峨眉 “银顶”之称。</p> <p class="ql-block">华藏寺,位于峨眉山金顶主峰,海拔高度3077米。金殿是华藏寺的其中一殿,所处位置最高,与华藏寺合二为一,统称华藏寺,俗称金顶。</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金顶金佛是一座四面十方普贤金像,也是普贤菩萨的第一个四面十方艺术造型,内涵十分丰富,是佛教教礼、教仪与造型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其中,台座高6米,长宽各27米,四面刻有普贤的十种广大行愿,外部采用花岗石浮雕装饰,十方普贤像高42米,重350吨,金佛设计完美,工艺流畅,堪称铜铸巨佛的旷世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审美价值,是海峡两岸艺术家心灵的碰撞,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金佛通高48米,源自佛经中“四十八愿度众生”,意喻阿弥陀佛度脱一切众生的四十八大愿。金佛中的“十”有四层含义:一是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二是普贤的十个头像分别体现普贤十大行愿的内涵,头像分为三层,神态各异,代表每一个愿的特定含义;三是代表佛教中的十个方位,意喻空间重重无尽;四是代表时间上的无穷尽。空间和时间上的无穷尽,既表明了普贤的十大行愿法力无边,又表明了只有修普贤行愿,才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金顶,海拔3079米,高高地超越云线,四周的云海将金顶紧紧包围着,正所谓:云上金顶,天下峨眉!</p> <p class="ql-block">云上,是仙境,云上金顶,是金顶之高,高出仙界,3079米,丈量不出金顶在心中的高度,云巅之上,这里是离仙界最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云上金顶,是圣洁金顶。白色,历来被推崇为“圣洁”的代名词,涌动的白色云海和冬天<span style="font-size: 18px;">倾覆的白雪给</span>金顶赋予了“人间仙境”的美名;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峨眉山作为普贤道场,自是圣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云上金顶,是崇高金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俯瞰绵延众山在自己的脚下,屹立远眺贡嘎雪山,在金顶巅峰豪气万丈;云上金顶,是辉煌金顶,“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谪仙一叹千百年,至今尤闻绕梁音。自</span>1979年峨眉山对外开放以来,佛教文化在此传扬,辉煌金顶,名副其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下,是崇高,天下峨眉,是峨眉之大,大过四海,清晨,峨眉山用一场日出震撼世人,这座山的大气与磅礴,即刻显现。</p> <p class="ql-block">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峨眉山之大,大到容纳四季,囊括四海。</p> <p class="ql-block">儒释道、武、茶、食、药等文化融汇在峨眉山,造就了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天下峨眉,是丰富峨眉,是九州峨眉,是中国第一山的峨眉。</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海拔3099米,高出五岳,秀甲九州,当为天下第一山。云上金顶,天下峨眉,真乃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舍身崖,位于金顶金刚嘴一侧,是一圈突兀而起的玄武岩崖体,本名摄身崖,在这个地方是观赏佛光的最佳之地,佛光熠熠生辉,摄观赏者于光影中,由此得来舍身崖名称。</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金顶,徒步返回雷洞坪,全程7.5公里。前面路比较平缓,到太子坪至接引殿这段路就好陡了,由于是下山,感觉还好。</p> <p class="ql-block">太子坪位于七里坡上,这里有一开阔平地,冷杉茂密,海拔2858米,原名“万行庵”。明代万历年间,由古智禅师开建,旁有“大欢喜亭”,喻登山至此,前行道路平坦,皆大欢喜。太子坪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明神宗之母慈圣太后无子,朝拜峨眉山时到万行庵烧香许愿,回宫后果生太子朱翊钧(即明神宗皇帝),故以太子之名名寺,并祀奉太子像。因此,神宗皇帝在位47年,对峨眉山佛教十分支持。</p> <p class="ql-block">从太子坪再往下走大概4公里,就到了接引寺,接引寺是峨眉山主要寺院之一。接引一词为佛教用语,是引导,教导的意思,根据佛教传说,在释迦牟尼未出世前,世间已有佛的出现,这个佛就是"接引道人",即是释迦牟尼前的佛祖。</p> <p class="ql-block">下到雷洞坪,但见浓雾已紧锁峨眉山,能见度很低,今天坐车上来当天又坐车下去的游客,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风景可欣赏了,只能算到此一游吧。</p> <p class="ql-block">高山旅游就是这样,或者它会带给你无数的惊喜,或者它会带给你无尽的遗憾,毕竟对于大多游客来说,一生可能就只来一次而已。</p> <p class="ql-block">雷洞坪周围也有很多猴子,或许这里的游客多,给它们的食物也多,所以不用到处找吃的,比仙峰寺那里的温顺多了,只顾着自己玩耍。</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时间有体力,今天从雷洞坪徒步下山,经洗象池到华严顶,宿华严寺,明天从华严寺到万年寺,再走到五显岗出景区,就是最完整的徒步游览峨眉山路线了。但双腿已疼到不听使唤,只有从雷洞坪坐观光车下山,弯弯曲曲的山路大概走了三个小时,回到了报国寺下车。</p> <p class="ql-block">行走的力量,强大且厚重,与峨眉山三天亲密无间的触碰,让每一寸风景都意义非凡,无数个艰难而动人的瞬间,成为心中一份永恒记忆,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至此游览完毕,最后引用徐志摩的一首诗歌里的几句话作为结束语吧: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