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29日早晨(第四天),我们离开了美丽的稻城亚丁,今天的目的地是巴塘。</p> <p class="ql-block">经过毛亚大草原——海子山——姐妹湖——巴塘</p> <p class="ql-block">出了稻城亚丁我们又回到318线上。</p> <p class="ql-block">沿途路上遇到了徒步旅行的网红小哥,据他自己说,他是重庆秀山来的,我们碰到他的时候,已经走了61天了,徒步318,随时都会发起直播。</p><p class="ql-block">看到他的表情非常惬意,一个人一条狗。</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如海一样的毛亚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盛开的野花姹紫嫣红。</p> <p class="ql-block">海子山,平均海拔4300-4700米。区内共有1145个大小湖泊,这里的湖泊都叫做海子。</p> <p class="ql-block">姐妹湖,海子山姐妹湖是川藏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位于巴塘和理塘中间的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它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迹。</p> <p class="ql-block">姐妹湖"静静地平躺在海子山上,金兰之谊,双珠并蒂,风姿卓越,象两个美丽羞涩待嫁的少女,庄重而圣洁。</p> <p class="ql-block">理塘检查站</p> <p class="ql-block">路上有很多,此生必驾318的字样,吸引着自驾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到了巴塘,我们要入住在这里,海拔2560米。小城整洁漂亮,街道建筑展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月30日(第五天),我们从巴塘出发,要到八宿县入住,今天的路程是318线最艰难的一个天。</p> <p class="ql-block">沿途经过宗巴拉山——乌拉山——觉巴山——东达山——业拉山——八宿</p> <p class="ql-block">早晨七点出发,沿着金沙江走了一段正在修的路段,穿过隧道群,八点半左右遇到了堵车,因为需要安检,足足堵了一个小时十五分左右。</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爬上了第一座山宗拉山,宗拉山海拔4376米。</p><p class="ql-block">宗拉山的周围特别苍凉,山是红色的。</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上,陡峭的山崖依然是红色的,路边整个的房子都是红色的。</p> <p class="ql-block">整齐的小山村也是以红色为主,让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芒康县如美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乌拉山海拔4376米。</p> <p class="ql-block">翻过乌拉山我们又开始翻越觉巴山。</p> <p class="ql-block">百度介绍说,觉巴山垭口虽然标高只有3940米,但由于 澜沧江 千百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凉与坚硬。30公里 盘山 路,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使觉巴山成了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p><p class="ql-block">这段路是我这个副司机开的车,公路处于陡峭的半山崖上,弯路不但有急转S弯,还有曲别针一样的U型弯,路窄弯急啊,狭窄的路上有时还有碎石滚落,上山的时候感觉还好,下山坡陡,尤其是遇到弯路和大货车错车的时候我就紧张,一路不敢松懈,手心都是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车的时候就是有点紧张,现在看完这高空拍下的照片,上依绝壁,下临深渊,三十公里……我都佩服我自己了哈😄。</p> <p class="ql-block">翻过了觉巴山,又登山上了东达山,每到一处都有不一样的美,既有高原的荒凉,又有高原的特点,千山之巅,万水之源,蓝天白云,辽阔的高原牧场,这里是充满诱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东达山海拔5130米。</p> <p class="ql-block">这是业拉山垭口,海拔4658米。</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业拉山山脊上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快看,我们都被眼前的景色惊艳到了,看到仙界了吗?那么曼妙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韵味自在别有风情阿,白头山就露了一点点笑脸。今天天阴的太浓,如遇晴天白头山裸露的石灰岩如圣洁的哈达呈现在天际。</p> <p class="ql-block">非常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到了,这是一条天路,是中国最惊险的三条道路之一,可以称之为318川藏线上的一大奇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怒江七十二拐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盘旋下降至 邦达 镇海拔4100米。</p><p class="ql-block">折叠的公路如一条玉带缠绕在 业拉山山间,极为壮观!我们今天就要挑战这条全程12公里,这条美丽与凶险并存的景观大道。</p> <p>我们领队信心满满的说,走着,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我们转过一个弯,换了一个方向再看白头山,又是另一个画面,美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要过怒江七十二拐了,时间是下午四点十分,这段路最难走,由我们领队驾驶,他全神贯注小心前行,刚开始拐弯我姜姐还记着数呢,后来拐来拐去也不知道多少了,用时两个多小时胜利下山,全程约12公里,紧张的心情总算放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我们沿着怒江大峡谷前行,这里地势险峻,谷窄沟深,满山的荒芜。</p> <p>看上去怒江水很浑浊,江水奔腾着向前流动。</p> <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怒江大桥了,这座2019年才通车新的怒江大桥飞架在峡谷的最窄处,两岸山势森然陡峭,桥下激流低吼汹涌。怒江之威,不在于长,而在于险。</p><p class="ql-block">新桥右侧过山洞那座桥是老怒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新桥与老桥之间有一个桥墩,那是为了纪念当时建老桥的英雄们而留下的。驾车经过的人们都会情不自禁的鸣笛向英雄们致敬。</p><p class="ql-block">1950年初,11万筑路大军挺进西藏,修建川藏公路之时,正是建国初期,无论是施工装备,还是施工经验,都比较落后和匮乏。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中国建成了怒江大桥和川藏公路,创造了伟大的奇迹。</p><p class="ql-block">1954年年底,川藏公路正式通车,11万筑路人,4年零8个月,全长2255公里的公路,平均每公里牺牲2人。怒江大桥修建段,全排30多名战士几乎全部牺牲,只剩下排长一人。据说,排长不愿独活纵身投江。</p><p class="ql-block">川藏公路,壮哉!</p> <p class="ql-block">左侧的道路贴着山体,很窄,车旁绝壁危耸,红赫色的山石让峡谷更显得沧桑雄阔。</p><p class="ql-block">这里是老虎嘴,看到这里就能想象出修路的时候得多艰难。</p><p class="ql-block">这里不用限高,如果遇到大车会车,就只能礼让了,一车先过。</p> <p class="ql-block">过了怒江大桥,发现江水逐渐变成了红色,查百度,原来是澜沧江的支流流向了怒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怒江岸边怪石嶙峋,呈黑焦色。</p><p class="ql-block">今天这一路上,我们穿行在S弯的横断山脉中,跨过了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大水系。</p> <p>路上我们还穿过了一段泥石流路段,车辆都缓慢行驶。</p> <p class="ql-block">318线还有独特的一“景”,那就是不好的路段,为了抢修快,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个挖掘机停在路边。</p> <p class="ql-block">走到峡谷尽头的开阔地,眼前一亮,丹霞地貌,山上片片丹红色、暗褐色、黛青色,山下还有潺潺流水。在蓝天、白云衬映之下,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p><p class="ql-block">噻,远处的天上还架起了天桥,彩虹!这里竟然出现了彩虹,真美啊,我想这是老天知道我们今天即紧张,又辛苦,在这里给与我们惊喜和安慰,好激动呀😊。</p> <p class="ql-block">终于结束了川藏线最危险路段的行程,感受特别深刻,紧张,刺激,征服,感谢,致敬,欣喜。</p><p class="ql-block">此生必驾318就是要领略这种惊险和刺激,充实人生😊。</p> <p class="ql-block">到了八宿县城了赶紧找宾馆休息。(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