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兵器“青铜戈”》

旭日武者

<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时期兵器“青铜戈”,是中国战争史上,从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战争格斗兵器中最典型的代表。自从有了青铜冶炼技术,中国古代兵器,从此由石器时代进入到了青铜兵器时代。青铜戈,它的形状类似于现代的镰刀,戈头由铜、锡合金铸造,柄由木或竹制成。在战场上以钩或啄等技法击杀敌人。在古代军队中,戈是装备到每一个士兵的必备兵器,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在当时素有“吴钩越剑”之说。好比我们现代军队装备到每一个士兵的自动步枪。从夏朝开始一直到秦朝,几乎贯穿了整个青铜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  青铜戈,在中国古代军事上,是一种最常用、最重要的格斗兵器。它反映了当时一种很先进的青铜合金铸造技术工艺。在中国古代军事技术史和现代军事思想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至现代,承载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青铜戈”,仍然被引用于:“金戈铁马”、“枕戈待旦”、“反戈一击”、“化金戈为玉帛”等,成为了战争的代名词,充分表明了“戈”的重要地位。随着秦汉时期铁器的诞生,青铜戈最终被由戈演化而来的铁“戟”所取代。从此,青铜戈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通过练习“青铜戈”技法,除了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之功效外。还能使人了解古代的战争历史的一个途径,也可寄望现代人以史为鉴,避免战争。孙子兵法:“有备方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战”。</p> <p class="ql-block">戈有长短之分,一般来说,在古代战车士兵用的戈长,步兵用的戈短。短者在90厘米左右,长者可达3米左右。戈的基本技法,运用钩、镰、拐、棍中的:“勾、挂、拨、架、撩、崩、点、劈、戳、扫等主要技法;结合手抓,掌推、脚踢等技法融为一体。演练动作要求:“手、眼、身、法、步,周身动作高度协调,身戈合一。要做到刚中带柔,柔中含刚,动静相间,节奏分明。眼神集中不乱,身法完整不懈,步法稳健不浮。俗话说:“拳打千遍,功夫自见,戈法常练,灵活善变。”练习传统武术要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经常从事锻炼,熟能生巧,自然能达到融汇贯通出神入化之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