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视察哈飞和哈航发两厂影集》(第四集)

郇江

<b>(一)毛泽东视察哈尔滨哈动机厂展览台</b><br> 1958年7月2日毛泽东主席参观在中南海瀛台举办的航空工业展览。<br> 右一毛泽东,左一吕慧敏(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解说员)<br> 虽然这不是毛泽东亲临哈航发视察而仅是参观哈航发的展台,但是这张照片表示的是毛泽东对哈航发的巨大关怀,因此在哈航发网站和厂庆时一直都首选这张照片,所以本影集收入这张照片。<br> <b>(一)陈云视察哈飞和哈航发两厂</b><br> 1959年7月15日陈云副总理视察哈尔滨飞机厂。<br> 右一陈云 左七陈云、左八欧阳钦(黑龙江省委书记) <b>(二)贺龙视察哈飞和哈航发两厂</b><br> 1960年11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贺龙、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视察了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和哈尔滨飞机厂。<br> <b> 贺龙视察哈尔滨飞机制造厂</b><br> 左一王福海(哈飞党委书记)、左三罗瑞卿、左四贺龙、左五胡锡川(哈飞总工程师) 右一王福海、右三贺龙、右四胡锡川 <b>(三)周恩来视察哈飞和哈航发两厂</b><br> 1962年6月20日 周恩来总理视察哈尔滨飞机厂和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br> <b>周恩来视察哈尔滨飞机厂</b><br> 周恩来同工人握手交谈 周恩来同技术人员握手交谈 <b> 周恩来视察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b> 前排周恩来,后排右一唐鲁夫(哈航发厂长)、右二邵汝群(哈航发党委书记) <b>(四)邓小平、李富春视察哈飞和哈航发两厂</b><br> 1964年7月14日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中央书记处书记 李富春视察哈尔滨飞机厂。<br> 右一邓小平、右二王福海(哈飞党委书记)、右三胡锡川(哈飞总工程师) 右一邓小平、右二王福海、右三胡锡川 右三邓小平、右四胡锡川 右一邓小平、右二胡锡川、左一欧阳钦(黑龙江省委书记) 右一王福海、右二李富春 左二李富春、右一王福海 <b>(五)罗瑞卿视察哈飞和哈航发两厂</b><br> 1964年7月27日罗瑞卿总参谋长视察哈尔滨飞机厂和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br> <b>罗瑞卿视察哈尔滨飞机制造厂</b><br> 左一梁洪涛(哈飞厂长)、左三罗瑞卿、右一胡锡川(哈飞总工程师) <b>(六)贺龙视察哈飞和哈航发两厂</b><br> 1965年8月贺龙副总理视察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和哈尔滨飞机厂。<br><b> 贺龙视察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b><br> 右四贺龙 左四贺龙 <b>贺龙视察哈尔滨飞机厂</b> 右二胡锡川(哈飞总工程师)、右三贺龙、右四梁洪涛(哈飞厂长) <b>(七)王震视察哈飞和哈航发两厂</b><br> 1977年4月22日王震副总理视察哈尔滨飞机厂和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br><b> 王震视察哈尔滨飞机厂</b><br> 右一李广恕(哈飞设计所所长)、右二王震 <b> 王震视察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b> 右一王震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结束语</b></div> 迄今航空工业已经走过70载春秋,我国航空装备实现了从无到有到第四代、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从陆基到海基、从中小型到大中型、从有人到无人的五大跨越,已经初步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强国。此时照片中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两厂的第一代航空人已经离开了我们,整理、保存和传播他们的照片,是为了更好地纪念和缅怀他们,希望两厂世世代代的航空人不断发扬“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为新中国的航空工业的发展不断做出新贡献。<br> 编辑:郇江<br>2021年9月6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