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家界,国家首批5A级景区,国家森林城市,世界地质公园,地球宝贵遗产。</p> <p class="ql-block">张家界,美的就像一幅幅山水画一般!</p> <p class="ql-block">张家界森林公园,进景区——金鞭溪——水绕四门——百龙天梯——袁家界(景色最美)——天子山(住)——天子山——杨家界——十里画廊——武陵源出景区是标准的游览线路!</p> <p class="ql-block">张家界市的地层复杂多样,造化了当地的特色景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市域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来不及将河流拓宽,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窜成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张家界市澧水源头、溇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这种河谷地貌。</p> <p class="ql-block">“界”在市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领属界限,一是指高山。清代道光版《永定县志》载:“无事溪发源于张家界。”民国版《慈利县志》载:“索溪上源于张家界。”此处张家界,指的是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张家界之名,最早见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张氏族谱》序言。序言的作者叫张再昌,是永定卫大庸所指挥使张万聪的第6代孙。明弘治年间(1488-1506年),朝廷见张万聪镇守有功,将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山林之地”作为封地赏赐给他。他于是举家上山守业经营。</p> <p class="ql-block">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万聪的第6代孙张再弘被赐团官,且设衙署于此。这一带成为张氏世袭领地,被叫成了“张家界”。截止到20世纪末,张氏子孙在此已历17代,人口近千人。另一种说法是:相传西汉留侯张良当年在此隐居,终老后葬在水绕四门,因此很早的时候这里就叫张家界了。</p> <p class="ql-block">1958年,这里建立国营林场,因场址设在张家界农业社的地盘上,林场即取名张家界。1978年,张家界林场最早拉开湖南旅游开发的序幕。1982年,建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姓聚居的张家界村由公园代管。鉴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海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p> <p class="ql-block">张家界气候适中,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因此,雨量丰沛(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6℃左右。夏季8月极端气温在37.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3℃(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零度左右到4.5℃)。张家界市区海拔183米,景区平均海拔1000米,由于此差异,昼夜温差可达10℃。</p> <p class="ql-block">张家界市的地层复杂多样,造化了当地的特色景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 </p><p class="ql-block">在市域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来不及将河流拓宽,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窜成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张家界市澧水源头、溇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这种河谷地貌。</p> <p class="ql-block">谢谢雅赏!</p><p class="ql-block">摄影:制作:雷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