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刘姥姥学做人,跟贾母学做事

张丽

<p class="ql-block">在《红楼梦》中,有才情、有谋算的女子并不少,但要说有大智慧"的人,我认为恐怕当属贾母和刘姥姥两位老人了,特别是,人过中年的我们应跟贾母学做事,跟刘姥姥学做人。</p> <p class="ql-block">贾母第一次见刘姥姥,便欢喜地叫人请进来:</p><p class="ql-block">“我正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说话,这可是天上的缘分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世家贵族老夫人与一个贫寒而且是土的掉渣的乡野老妇,惺惺相惜,乍听让人不可思议,但见到两位老人的互动后,我们才明白,她们才是真正活得通透的人。</p><p class="ql-block"> 她们对人生的态度如此成熟通透,在为人处事中,举手投足间,无不蕴藏着深刻的智慧。</p> 跟刘姥姥学做人 <p class="ql-block">  A 礼数周到,与人为善。</p><p class="ql-block"> 用曹雪芹的话说,刘姥姥“久经世代"。</p><p class="ql-block"> 她饱受生活之苦,心中却不存恶意。仆人周瑞家的是她的旧相识,想起从前刘姥姥的好,心中过意不去,便出力为她引见凤姐,得以第一次进贾府。</p><p class="ql-block"> 二进贾府后,因为刘姥姥的善良可爱,府中上下对她不错,她感激道:</p><p class="ql-block"> 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的照看我。</p><p class="ql-block"> 一句话,把所有人的好意全谢了,即圆满又周到,真是阅历不浅,感谢的一人不差,这便是她的修养。</p><p class="ql-block"> 使得贾母,几位太太、小姐,就连丫头也都厚礼相送。 </p><p class="ql-block"> 心存善意的人,无论何种境地下,永远有路可走;心存善意的人,永远能给自己的世界注入一道阳光,前途自然光明。</p><p class="ql-block"> 无论世事多艰难,学会与人为善,救赎自己。</p> <p>B、心性豁达,懂得欣赏。</p><p> 刘姥姥进贾府,乍看起来,流于表面,简直土的掉渣,太没见过世面了,其实她的内心深沉丰富。 </p><p> 夸惜春好看又会画画,是神仙下凡;夸纱窗比自己的衣服料子还好;吃饭时为逗大家开心,说出了一句经典名句:</p><p>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p><p> 凤姐向她道歉,说取笑的事不要放在心上,不想刘姥姥朗声一笑:</p><p> 哄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p><p> 小丫头鸳鸯逗她,要把贾母送她的金锞子扣下,刘姥姥却没有一丝不悦,让鸳鸯只管留下。这说明在她的心中,钱财远没有那么重要。</p><p> 世界上有太多人,不能接受自己的无知,不懂装懂,反而限制了自己。以释然和接纳的目光去看世界,学会欣赏他人之美,才是做人的聪明之处。</p><p> </p> <p>C、灵魂高贵,热情慷慨。</p><p> 刘姥姥本来是来贾府求救济的,但她并不是只求索取,不求回报,相反,她十分慷慨。</p><p> 在第一次得到贾府的接济后,刘姥姥感激在心,渡过难关后,主动送上自己最好的、第一茬新鲜瓜菜。</p><p> 凤姐的女儿得病后,刘姥姥又是拜花神,又是起名字,更是知无不言,使得凤姐佩服道:</p><p> 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p><p> 面对富有的贾府,刘姥姥沒有丝毫妒忌,反而尽自己所能,将欢笑带给众人,把生活经验传授于凤姐。</p><p> 在贾府被抄家之后,亲朋好友都避之不及,只有刘姥姥闻讯大哭一场,冒着风险赶去贾府,救出巧姐。</p><p>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会慷慨待人,给自己的人品加分,则厚德天下,路子越宽。</p> 跟贾母学做事 <p class="ql-block">A、深谙世故,通达人情。</p><p class="ql-block"> 贾母是贾家最大的长倍,权力至高无上。按理说,她大可恣意享乐,不去操心那些个家庭琐事。但她不仅仅没有贪图享乐,反而处处照顾他人:黛玉敏感、宝玉顽皮、凤姐泼辣、王夫人不善管理,她一一记在心里,细心呵护,使众人各展所长,百花齐放,让所有人都觉得舒服。</p><p class="ql-block"> 一次贾母生病,大夫来诊脉,面对满满一屋子人,大夫紧张的不敢抬头,贾母从他的衣着推断出是太医,便笑着问道:</p><p class="ql-block"> 供奉好,这位贵姓?</p><p class="ql-block"> 接着又道:记得当日太医院有个王君效,好脉息。</p><p class="ql-block"> 当太医回答是他家叔祖后,贾母笑说:</p><p class="ql-block"> 原来也是世交。</p><p class="ql-block"> 简单的几句客套话,让对方倍感亲切,世故老练,使人如沐春风。</p><p class="ql-block"> 深谙世故的人,往往情商更高,事情也就做得更漂亮。</p><p class="ql-block">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p> <p>B、御下有道,尊敬他人。</p><p> 作为富贵人家的老太太,拜寺庙、施舍穷人,似乎是她的家常便饭,对下人,贾母还多了一份平易亲和。</p><p> 刘姥姥进贾府,贾母吩咐下人给板儿抓果子吃,让人带出去玩,就连自己的饭菜也分给刘姥姥,把妙玉给她沏的如此珍贵的茶,喝了一口后,送给了刘姥姥,让她尝尝,对这比御用还好的料子,随手就送给刘姥姥两匹做帐子挂,剩下的给丫头们做些夹背心穿,免得"白收着霉烂了”。</p><p>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所谓说话办事无非一个态度问题,放下架子,学会用心交流。</p><p>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p> <p>C、适可而止,养身惜褔。</p><p> 刘姥姥向贾母请安:</p><p> 请老寿星安。</p><p> 贾母也欠身问好:</p><p> 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p><p> 面对比自己大几岁,却身体还强健的刘姥姥,贾母笑呵呵地告诉她:</p><p> 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了,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什么褔,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p><p> 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这番话,既是自嘲也是服老。</p><p> 凡事不强求,这是贾母的养生之道,更是处事哲学。懂得放下之道,才更懂得珍惜拥有,更能福泽绵长。</p><p> 贾母和刘姥姥这两位老人,她们完全处于不同的圈子,却能相谈甚欢,正是因为她们有着同样高贵的灵魂。人的高贵与否,无关地位与财富,而是看你对人生的态度。</p><p> 愿我们能读懂两位老人的故事,读懂曹雪芹的心,成为更加练达的智者。</p><p>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