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3年9月回桂林探亲时在解放桥下码头留影时年20岁</p> <p class="ql-block">那年那月那日,我提着十分简单的一点点行李,跟着营部拉鱼肥的解放牌大卡车从马路镇出发,向二十公里外的东兴方向行驶,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边陲小城东兴,稍事停留,卡车从东兴向十五连轰鸣而去,东兴至十五连公路是由连队自己修筑的简易公路,比较颠簸,约五十分钟后,解放牌大卡车稳稳地停在十五连的鱼肥仓库前。</p><p class="ql-block">在十五连安顿下来后,我暂时忘却了所有的不愉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业余时间为职工们读报学习时事政治,参加连队文艺宣传队排练,并成功举办了十五连纪念知青参加生产师一周年文艺演出活动。工作中任劳任怨,荣立一等功一次,我还充分发挥自已喜欢写作的特长,时不时给营部广播站投广播稿,表扬连队的好人好事,1973年5月加入了共青团组织。1973年国庆节后,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连队通知我参加营部的第一批手扶拖拉机学习班培训。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令我始料未及,事后我听刘祖均(党支部委员)班长说,是党支部书记李待貴力挺你,原话是这样说的:“冯志生家庭出身不好,但他本人表现好,各方面都表现突出,特别最近又获得一等功奖励,加入了团组织,这样的人我们不推荐,还推荐谁?”当班长把这些话转告我时,我已经在营部学习驾驶手扶拖拉机了,当时,我激动得喜极而泣……!苍天啊,终于有人为我说话,虽然我不是什么千里马,但仍然有李待贵这样的伯乐啊!“天道酬勤”真是至理名言,我一直把这四个字当“座右铭”。</p><p class="ql-block">在营部学习培训的日子里,我虚心向师傅学习机械原理,学习驾驶技术,并一次通过机动车考试,拿到了手扶拖拉机驾驶证。回眸我在十五连的工作经历,有口皆碑,割胶、砍芭、施肥、除草,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还当上了副班长,所有这些都是在刘祖均班长的言传身教完成的,我庆幸自己遇到了象李待贵这样懂政策的好领导,把十五连称作我人生的福地是最恰当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