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丽乡村 ——高州杏花村

婵儿

<p class="ql-block">周星谚 三(13)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暑假妈妈带我去参观了高州美丽乡村杏花村。在坐车去的路上,妈妈告诉我,杏花村原来叫上高村,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济棠、莫秀英夫妇到此居住,当地人为感念他们对高州的贡献,将上高村改为“南秀村”。 后来,莫秀英谦虚认为他们夫妇没做下很大贡献,用他们夫妇的名字做村名不好,便和陈济棠商量,叫村民改过来。改什么名字呢,莫秀英想了想说,俗语有云:杏花园里好耕田,且村内也有一家酒馆,又应了那句唐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景,不如就改为“杏花村”吧。这就是杏花村名的由来了。杏花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村中现仍保存有一座近百年的旧民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到村口,首先看到希望的田野上,村民用双手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让阳光见证自己的历程。一分辛勤一分收获。</p> <p class="ql-block">走在宽阔整洁的村道,沿着长廊进到里面,原来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各地知青在杏花农场工作的知青宿舍楼也尚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路再向前走,来到了陈济棠旧居,古宅为杏花村抹上厚重的一笔,大屋的故人已飘落尘埃,渐行渐远,只有那些与大屋有关的传说至今乃依然津津乐道。在祖国遭受外墙肆意之时,多少人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祖国的安危,他们为了祖国的统一,祖国的兴旺,民族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在敌人的酷刑诱惑下,英雄们并没有向”魔鬼“低头,而是宁死不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上学不花钱,还能享受义务教育,因为有国家给的补贴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国家强大了、富强了。</p> <p class="ql-block">我想,我们这些国家的栋梁也不会辜负老前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发挥出我们最耀眼的风采,让祖国更加美丽富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