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年华——我的知青生涯(七)

五月歌行—俞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从大队搬到虎头岭青年点没多久,就进入了一年中最忙最累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14, 64, 140);">双抢</span><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季节。双抢,就是在那短短的半个月,要抢收早稻、抢种晚稻。这时,才知道农历中的节气是多么重要、科学。记得当年秋收完成后,收黄豆时,只见在同一块田里,一半的黄豆很茂盛,另一半的黄豆稀稀疏疏的,觉得很奇怪,一块田,区别怎么会那么大?问老农,老农告诉我们,种这块田正好是立秋那天,而且立秋的节气正好在中午。当时上午种到一半时,就回去吃饭了。然后下午回来继续种另一半。这样,立秋前后种的黄豆产量几乎相差一半。所以,如果稻子种晚了,就会没有收成,或者产量大幅减少。</span></p> <p class="ql-block"> 照例,开始“双抢”之前,队长又安排大家上山去砍了几天的柴。正式双抢开始后,每天都是早上四点钟起床,大家脸也没洗,就直接到田里去割稻子。七点钟左右回来吃早饭,休息半个小时,就下田干到12点才回来吃中饭。中午休息到下午四点(太阳太大了),大家又到田里去了。一直要干到太阳落山,天都黑了才收工。吃好晚饭,洗好澡,洗好衣服,也差不多十一、二点了!就像害怕插秧一样,我最害怕的是割稻子了!腰一弯,屁股一撅,不管田块大小,不一口气割到头不能站起来。相比之下,还是宁愿打稻子。那时,没有任何的“机械化”,连个最最简陋的、用脚踩的打谷机都没有,和五百年前的农民一样一样——耕田用的都是牛、犁铧;拔秧、插秧用的都是“双手”;割稻子用的都是镰刀;打稻子,都是用“禾桶”—— 一个用樟木做成的桶,四方形,底小口大,一边站一个人,抓起一把稻谷,挥向木桶,连续挥打之下,稻子全部落入桶,大功告成!一个“双抢”下来,肱二头肌明显大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那些老农,从五月份开始,下田干活时就打赤膊。他们说,如果不早点打赤膊让太阳慢慢晒,到了真正的夏天,就会晒得受不了。“双抢”时,他们只在腰间围一条长约6尺、宽约1尺5的汗巾。割稻子、打稻子、拔秧、插秧时 ,腰一弯,屁股一撅,从后面一看,那夹在大腿中间的物件,就在胯下晃晃悠悠。平时,当地妇女一般不下田干活,都在家做家务。如果要出工,一般队长也不会安排田里的农活给妇女干。知青点就不行了,女知青们每天都要下地。一看,受不了了,在地头就向队长抗议了!这时,队长只好安排女知青们在别的田里干活。</p> <p class="ql-block">  双抢时,几乎每个生产队都会在收工后,让出工的人在生产队集中吃晚饭。对外公开的说法是要提高社员的出工率。实际上,还有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目的,就是让社员们能够多吃一些饱饭!解放后,粮食一直是统购统销的物质。农民除了交公粮,还要卖余粮。老百姓都说,公粮是给解放军吃的,余粮是作为“商品粮”给城里人吃的。余粮余粮,顾名思义,就是“多余”的粮食。可是,纵览中国的历史,在改革开放、分田到户之前,几千年来,我们中国的农民什么时候有过多余的粮食啊!统购统销的年代,每个农民,每年几乎都没有发足过12个月的口粮。能发到10个月的口粮,农民就非常非常感谢政府了!卖“余粮”是有“指标”的,就是各个生产队每年必须卖给国家多少“余粮”!这也几乎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时,农民们就想出了集体就餐这一招!粮食不能分,就吃了它!插秧时吃,双抢时吃,收割晚稻时再吃它十天半个月。这样,一年下来,好歹也对付了个把两个月。劳力多的人家,出工的人多,去吃的人就多,家里节余下来的粮食就多。那劳力少的人家,去吃的人就少,家里节余的粮食就少。年底,大家又是一样分口粮的,这样,劳力少的人家就苦不堪言了!</p> <p class="ql-block">  后来到大队做事时,大队会计看到那个生产队有好吃的“集体餐”时,就会叫上我一块去大快朵颐。影响最深的就是生产队吃“麻滋果”、“炒糯米饭”。麻糍果就是把蒸熟了的糯米饭,放在石臼里捶打,然后扯成团,外面裹上芝麻、白糖。但那时芝麻和白糖可以说都是奢侈品啊!我们老百姓又成功地发明了外面裹上炒熟的黄豆粉、红糖。这在当时,那也是高档吃食啊!因为是甜食,好多社员就会炒碗辣椒或者咸菜带来,怕一会甜的吃腻了吃不下去了。我看到吃的最多的人是走到门外就吐了!幸好没吃到到胃穿孔、胃扩张。不知道炒糯米饭大家知道吗?这个可以说是当地“名小吃”。先要准备几斤五花肉,当然肥肉也很受欢迎,切块放锅里炒出油来,然后把泡了半天的糯米沥干水,放进去炒。这时灶火不能太大,在炒的同时还要不停地加水进去,不能让糯米饭炒焦了或者夹生。你想想,那个年代,一年能吃几回肉啊?为了这个“集体餐”,谁会偷懒不出工呢?</p> <p class="ql-block">“双抢”,真是让人脱筋换骨啊!</p><p class="ql-block">(七分纪实,二分夸张,一分虚构的纪实小品文——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