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创意组)

影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有一幅精品,属国家级文物。作品宽二十四点八厘米,长五百二十八点七厘米。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在画卷问世后的八百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把玩欣赏,为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乱,历尽劫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创作的大型数码影像版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清明上河图》</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者历经四年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潜心研究,以广州番禺的宝墨园大型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为版本进行拍摄创作。利用现代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技术,按原作比例,以忠于原作为宗旨,以一种创新的跨界(摄影/绘画)艺术形式,创作出大型数码影像版《清明上河图》。目前该版本有jpg和TIF两种格式,不设边框图像最大文件232MB、长528.7x宽 24.8厘米,达到与故宫收藏的张择瑞原作版本1:1的画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5年11月作者应邀携作品到香港摄影艺术协会交流展出。作品于2016年向深圳数字作品备案中心注册,于2016年4月25日获得深圳市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促进会颁发《原创作品备案证书》。2016年9月获第十届创意中国设计优秀奖。2018年1月入选中国创意设计年鉴并获银奖。</span></p><p class="ql-block"><br></p><h1> </h1><h1>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于2015年3月7日在广州美术学院讲述他对当下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和观点时认为,藏品文物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关键不在于它们放在哪里,由谁保管,而是谁保管得好,谁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才是文化的本质,才是最大的爱国主义。</h1><p class="ql-block"><br></p><h1> 2015年9月故宫博物院九十岁生日, 故宫博物院展出“清明上河图”真迹, 展期仅为两个月,要想看展, 至少要排七小时的长队。之所以缘悭一面,因为故宫有自己的制度:对于这样的珍贵古画,展一次,睡三年。上次展出为十年前。展后,这些国宝又将入库“冬眠”, 不知多少年不会再露脸儿。</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祈盼《清明上河图》数码版通过美篇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为繁荣摄影创作,传承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原创作品备案证书 第十届创意中国设计优秀奖 2018年中国创意设计年鉴银奖 作者在香港摄影艺术协会交流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