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阿思根烈士故事…

白冰

<p class="ql-block">阿思根</p><p class="ql-block">阿思根(1908年1月15日—1948年1月31日),又名阿拉坦仓、李友桐。蒙古族。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左中旗一个蒙古族家庭里。幼年时期的阿思根是在封建王公的黑暗统治和反动军阀的民族压迫下度过的。</p><p class="ql-block">1948年1月31日,阿思根因医治无效,阿思根与世长辞,终年40岁。</p><p class="ql-block">1908年1月15日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达尔罕王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腰力毛都苏木。</p><p class="ql-block">早年就学于郑家屯第四中学,后入北京蒙藏学校,期间因参加进步的学生运动而被校方除名,辍学返乡。1932年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之后两度留学日本,于193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回国后在伪满洲国军事部、伪满兴安军任职,并任伪兴安陆军军官学校战术教官,伪兴安军第9军管区上校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任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内防部长,东蒙古人民自治军司令员。在1946年的“四三”会议上当选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常委、军事部副部长;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历任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副司令员兼兴安军区司令员,辽吉军区蒙汉联军司令员。期间配合东北民主联军,率部转战内蒙古东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犯,平定叛乱。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时,当选为政府委员。7月,任中共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1948年1月31日,在乌兰浩特病逝,终年40岁。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政府鉴于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功绩,确认他为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又名李友桐。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曾在郑家屯第八中学读书。“五四”运动后,在学校因积极参加抵制日货斗争,于1922年被学校开除。后辗转到北平,进蒙藏学校学习,在校因参加学潮再次被开除,返乡务农。</p><p class="ql-block">1931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军”。在“自治军”中,结识了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派遣到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展革命工作的苏共党员朋斯克、特木尔巴根等,受到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1932年4月经朋、特二人介绍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他利用在“自治军”内任职条件,广泛团结蒙古族各界有志之士和进步青年进行革命工作。1933年5月,朋斯克从苏联回来,传达了共产国际远东局关于“长期潜伏,扩大统一战线,坚持对日斗争”的精神,并决定阿思根等留在兴安南省警备军内潜伏斗争。</p><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两次留学日本。193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他利用职务之便开展有利于抗日斗争和民族解放的工作。1939年日本关东军在中蒙边境发动“诺门罕战争”进攻蒙古,他策动成批官兵向苏蒙军队投诚,使日本侵略者“用蒙古人打蒙古人”阴谋难以得逞。1941至1942年任伪兴安陆军军官学校战术教官期间,他向蒙古族师生讲述邻国朝鲜的亡国和蒙古民族由盛而衰的悲惨历史,激发官兵的爱国爱民族的热情、树立民族危机感,团结培养了一大批进步蒙古族青年官兵。1945年8月11日伪兴安陆军军官学校蒙古族进步军官和学生1000多人发动起义,杀死数十名日本鬼子,迎接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协助中国抗日,史称“八一一”起义,这与阿思根将军长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阿思根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将当地的民警大队、护路队、内防总队等武装统一起来,与东北抗日联军嫩江一支队一起镇压了妄图挑起民族纠纷,并乘机抢占地盘的国民党“保安司令”闫振山匪帮,维护了该地区的稳定。此时的东蒙古为国共两党必争的要地,为国民党所虎视、共产党的政治军事势力也正在向东蒙古扩展,有人将哈丰阿和阿思根比作三国时期的“卧龙”和“凤雏”,认为得其一便可定东蒙古。</p><p class="ql-block">1945年12月,闻中共西满分局派内蒙东部来开展工作的胡秉权一行被突泉国民党光复军11师马海泉部逮捕下狱,并预谋处死。阿思根立即率民警总队二大队火速赶往突泉镇营救,与伪县长谈判失败后,他当机立断率部队于12月21日夜袭突泉,经过激烈巷战歼灭国民党军队千余人,救出了胡秉权和所有被扣押人员等,解放了突泉镇,史称“夜袭突泉”,为我党在东蒙古开展工作建立显赫功勋。</p><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25日,应西满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委李富春之邀,阿思根将军赴双辽(今郑家屯)与其会晤,就东蒙的军事、政治和共同抗击国民党军等问题进行协商,与吕正操司令员签署了著名的《吕阿双辽协定》,妥善解决了东蒙与西满的军政关系问题,打开了东蒙建军、建政的新局面,根据《协定》,东蒙部队接受西满军区领导和指挥,阿思根将军率军南下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地区,相继在各盟建立了民族武装。1946年2月15日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宣布东蒙自治政府成立,建立东蒙自治军,阿思根将军任内防部长兼自治军司令员。从此,着力进行东蒙统一的部队建设工作。将哲里盟武装改建为东蒙自治军骑兵第二师;将王爷庙地区的武装改编骑兵第一师;卓索图盟武装编为第三师,昭乌达盟武装编为第四师;纳文慕仁盟(今呼盟的一部分)的武装编为第五师。</p><p class="ql-block">1946年5月20日经中共西满分局批准,阿思根将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四三》会议后,在5月25日于王爷庙召开东蒙古人民临时代表会议,宣布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盟总分会成立,撤销东蒙自治政府,成立兴安省政府;东蒙人民自治军统一改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阿思根将军任副司令员兼兴安军区司令员。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各部队中的不坚定分子动摇叛变。他于8月赴哲盟前线部队中,进行整编整训工作。同时,与辽吉军区陶铸政委在通辽召开各旗县负责人会议,纠正了群众运动中的“左”的倾向,平息了部队中的叛乱,制定了作战和工作方针,发布了《告蒙古同胞书》,揭露蒙奸李守信、包善一等匪首的阴谋。1946年冬,率第二师、一师二团及哲盟军分区所属部队与辽吉军区组成蒙汉联军,阿思根任司令员、赵石任政委。蒙汉联军三打科左中旗重镇舍伯吐后,他又率蒙汉联军一部,仅用三天时间就收复了哈拉沁屯、博王府等,击毙敌官兵40余人,俘敌400余人,迫使伪蒙军王华兴部4000余人投诚。1946年9月,骑二师与辽吉军区组成蒙汉联军司令部,任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乌兰浩特成立,阿思根与乌兰夫、哈丰阿等21人当选为自治政府委员,并任军事部长;7月1日中共内蒙古工委成立,当选候补委员;12月,任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人物纪念</p><p class="ql-block">1948年1月31日,阿思根在乌兰浩特终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与世长辞,年仅40岁。中共内蒙古工委、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司令部于3月10日作出《关于追悼阿思根同志的决定》,高度评价了他对内蒙古民族解放事业的卓越贡献:“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蒙古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为人正直,团结同志,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富于革命进取精神。”3月25日,中共内蒙古工委书记、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司令员兼政委乌兰夫同志为阿思根将军题词:“追悼阿思根同志,学习他为民族解放事业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共内蒙古工委和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追授阿思根为革命烈士。阿思根将军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光辉经历永载内蒙古民族解放斗争史册。</p><p class="ql-block">“阿思根的逝世是内蒙古人民的最大损失,使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失去了一位好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来自东北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唁电,对英年早逝的阿思根将军作了如是评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