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贯彻县党代会精神 </p><p class="ql-block">谱写“五大顺河”新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县委提出的“贯穿一条红线、围绕八新目标、建设五个城市、部署三大任务、创新一个体系、吹响四个号角、倡树淮滨作风、实现一个目标”,为全县今后五年改革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奏响了“牢记嘱托、扬优成势、奋进出彩、接续开拓‘滨淮福地临港强县’建设新征程”的新篇章。我作为顺河街道党工委书记,为顺河街道又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而鼓舞,更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展望未来,挑战更严峻、使命更光荣、信心也更足了。</p><p class="ql-block"> 新的征程催人奋进,唯有实干才能成就梦想。目前,顺河街道正在掀起学习领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精神的热潮。下一步,顺河街道将依托“15166”工作体系,用好“13710”工作法,对标“工业强城、开放港城、生态水城、田园新城、宜居福城”工作目标,认准新定位、找准突破口、拓宽新思路、开创新局面,着力打造“实干顺河”“开放顺河”“项目顺河”、“魅力顺河”“幸福顺河”,全力以赴干在实处,奋力谱写顺河发展时代新篇章。 </p><p class="ql-block">一是建强一支干事创业队伍,营造“实干顺河”新气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将以高质量的党建为引领,将全体党员干部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全会精神上来,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岗位职责,不断激发工作热情,强化街道、社区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充满朝气活力的干事创业队伍,营造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环境,努力做到政治过硬有高度、不忘初心有温度、干事创业有力度,为顺河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p><p class="ql-block">二是围绕一个工业强城目标,实现“开放顺河”新突破</p><p class="ql-block"> 我们将围绕“工业强城”目标,把壮大街道经济实力、做强地方特色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努力建设“开放顺河”。紧盯招商引资求突破。牢牢把握“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的工作理念,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精心谋划招商引资工作,坚持将主动“走出去”和积极“请进来”两种方式相结合,为街道经济和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用好顺河区位优势,以优势产业为支撑,以规模企业为龙头,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实现新型工业快速发展。同时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存量文章;以新项目的谋划申报为带动,大力招商引资,做实增量文章,多措并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p><p class="ql-block">三是擦亮一张港口老城名片,打造“宜居顺河”新品牌</p><p class="ql-block"> 顺河是淮滨立县之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镇,在县域中有独特的文化积淀,我们将依托顺河独有的人文、历史优势,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打造顺河特色文化品牌。我们将积极跟进对接在建项目,主动面对困难挑战,依法依规进行征地拆迁,,稳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以钉钉子的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扎实做好西城大道绿化带建设、任营安置点、韩营安置点、章营安置点和金河小区项目等重点工程的征迁、安置和群众思想工作,切实推动各项工作按照既定时间节点顺利推进,确保圆满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四是描绘一幅绿水青山画卷,谱写“魅力顺河”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垃圾收运、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确保房前屋后、公路河道、在建工地、菜园禽圈、公共区域整洁干净,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继续加强与县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做好整体规划,完善办事处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建设,推动棚户区和背街小巷改造民生工程项目,以老旧城区改造建设为突破,将上级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好,把老城建设的更好。</p><p class="ql-block">五是承兑一个改善民生诺言,唱响“幸福顺河”新乐章</p><p class="ql-block"> 我们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全面落实以居民医保、居民社保、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民生保障体系,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认真落实好省市县重点民生实事,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公共事业,加大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的关注,维护妇女权益,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有效提升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好网格化综治中心,积极探索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配强网格员队伍,健全雪亮工程智能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