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敬自然,礼赞花木,借物抒情的传统。如历朝历代文人墨客都有不少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诗词,特别是唐•周敦颐的《爱莲说》和现代作家茅盾的《白杨礼赞》等,更是为人熟知。这些名篇无一不饱含笔墨极尽溢美之词,盛赞花草树木的形象与风骨,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植物文化财富。</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古人写 榕树的诗赋鲜见,其实榕树也是很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的。 </p><p class="ql-block"> 其貌不扬的榕树究竟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呢?</p><p class="ql-block">1.落地生根——顽强</p><p class="ql-block"> 榕树非常易种,只要有土有水就能落地生根,野蛮生长。不象一些高贵树种那样需要特别护养。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深植大地不惧风雨迎难向上的特性给人以启迪和激励。</p><p class="ql-block">2.盘根错节——团结</p><p class="ql-block"> 榕树根系特别发达。走进榕树下你会发现裸露的树根盘旋缠绕,四下布开,形成一圈扎眼的蛛网状根系,姿意且张扬。正是有了这抱团互连的盘根错节和世代同根,才保证了大树无论盛夏酷暑还是严冬寒霜,都绿叶婆娑,永不枯萎。人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从中悟出“团结就是力量,互助才能共赢”的道理吗?</p><p class="ql-block">3.独木成林——自立</p><p class="ql-block"> 气生根是榕树的一大生长特性。从最初的垂须到上下连接形成柱状根扎入大地,最后成为辅助主干的侧木,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打洛镇靠近中缅边境的地方,有一棵900多年树龄的古榕,这棵大榕树共有34条气生根立于地面,树高50多米,树幅面积2000多平方米,枝叶既像一道篱笆,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走到树下,犹如走进林中,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大奇观,打破了“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的俗语。</p><p class="ql-block"> 独木亦可成林!没有不可能,只有不可为。榕树独木成林的现象就是生活中自立自强的最好昭示。</p><p class="ql-block">4.枝繁叶茂——博大</p><p class="ql-block"> 榕树外形高大,枝叶密集,远观气势雄浑,近看昂然伟岸。其树冠复盖面积最大可达几百上千平方,树上树下各种衍生植物和伴生虫鸟共生共荣,相安无事,宛若一家,其包容性可见一斑。这种博大的胸怀,宽容的态度,和谐的画面,正是为人处世的方向啊!</p><p class="ql-block">5.四季常青——进取</p><p class="ql-block"> 榕树又叫万年青,属南方的特有树种,它广泛栽种于公园、学校、单位大院、路旁和村口上。园林专家和百姓们喜欢它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四季常青,生生不息。为什么榕树具有这个特性?那是它在千百年里为适应恶劣环境生存而不断改进弱点,强化优点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不断进取,不断提升,不断完善的结果。从它身上难道我们不可以学到点精神吗?</p><p class="ql-block">6.庇荫四方——奉献</p><p class="ql-block"> 南方人喜爱榕树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炎炎夏日阳光强,日照长,而树冠如伞、枝叶繁茂的大榕树就成为户外活动的最佳纳凉处,这也正应了那句“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老话。所以说“庇荫四方,奉献一生”也是榕树品格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榕”与“容”谐音,所以榕树又有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含义。它代表的是一种坦荡淡泊、宽厚包容的人生态度,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p><p class="ql-block"> 一棵树如一本书,细细品,慢慢读,反复回味,人生或开悟!</p> <p class="ql-block">(本文系2021年9月专门为阐释母校“榕树精神”而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