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笔者是通过看刘海文编著的巜宣化出土古代墓志录》采访线希文等知情者于八十年代写出头稿,打印分发少许在宣线家后人,今成二稿,不免疏漏瑕疵,还望文友特别是钱家后人不吝指正,谢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钱福森,字竹坪,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卒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祖籍直隶省口北道(民国元年废府置道,1928年2月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宣化县,现阳原县化稍营镇钱家沙洼村。据钱希文(现年88岁,钱福森堂侄子幼时在宣化师范读书,有时吃住在钱福森家,钱福森在宣化花巷子街去逝时,钱希文13岁)回忆和刘海文同志编著的《宣化出土古代墓志录》记载:钱福森兄弟三人,钱福森排行老大,二弟早亡,三弟钱福甲。钱福森幼时读书“乡里以才子称之,二十岁后,到宣化柳川书院读书,老师很器重,好读史书,擅长作诗赋,每次考试名列前茅。清光绪甲午年间(1894年),科颂乡荐,以举人出身为国史馆誊录官。三年后(1897年),考绩保奖,分发山西补用, 盂县知县。1911年,到山西理交城知事,后任山西石楼县知事,又招宣化县授以行政科长,代理知事”。钱福森任职期间以除莠安良为己责,任山西交城知事时,交城素产鸦片,政府下了禁烟令,钱福森亲自帅人马冒酷暑到山谷间巡查,奸匿者有所畏慑。始告肃清城南乡有一姓韩年轻女子,在溪边洗衣时,被匪徒诱奸不遂被杀,匪徒远逃。钱福森微行密访,得知一姓马的颇涉嫌疑,可能逃往包头,便带人追至包头,捕获马匪,如法治罪。并为韩姓女请旌表(旧时朝政用立牌坊或挂匾额等方式,以表扬遵孝礼教之人)以慰韩女在天之灵,而昭其节烈,此事受到当地百姓称颂,人称神明。钱福森在石楼期间,励薄俗治村政,修屈产古迹亦多,因家有老人卸任回籍,宣化县李知事早闻钱的为人,托刘君寿昌致书招之,授以行政科长而行知县事。李知事不辞而去后,众推钱福森为代理知事,以维持宣化县现状,钱关怀桑梓,义不容辞,公事纷纭,责无旁贷,及至力竭患病不能起,在宣化县城公寓病逝,享年61岁。</p><p class="ql-block"> 钱福森任职期间清廉从政,没有为己为子置办过田宅。在钱家沙涯,老家住的仍是老人分给他的十余间破瓦房,钱福森生有三子,长子骏文,次子锦文,三子豹文。二子锦文早亡,长子骏文在家务农,三子豹文毕业于山西法政专门学校,曾任武川县烟酒事务局局长。钱福森在柳川书院读书时和郭维城同窗学友,民国十一年,郭维城等纂修出版《宣化县新志》,卷首列序文三篇,依次为直隶省教育厅长张谨、宣化县知事陈时隽、山西石楼县知事钱福森所撰,钱福森也是该志校阅之一。该志卷十七艺文志载有钱福森所作的《响水铺》、《柳河川》等6篇诗歌。钱过世后,其墓志碑文便是郭维城撰文,刘景南书丹,孙庆祥篆刻的。附响水铺:河水滔滔去,砰訇石有声。乱山奔绝塞,寒日没孤城。涿鹿秋云合,鸡鸣古驿横。崎岖疑蜀道,世路总难平。郡汉2021年9月l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