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知?——与群友讨论

东山龙

<p class="ql-block">  近日,由我担当群管的一个读书群为“公zhi”的概念进行争论,一方认为公zhi是一群“不爱国、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坏知识分子”,是贬义词;一方认为公知是“良心知识分子”,是褒义词。我倾向后者。</p><p class="ql-block"> 查百度百科,公zhi定义是:拥有专业学术背景和素质的知识分子,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批判或建设,所以又把他们叫做公共知识分子,简称公z。</p><p class="ql-block"> 这个定义,我认为比较中肯、中性。我认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但是百度教育对公知Z的定义比较带偏见,认为他们是“貌似公正博学”的一群文化人,略带贬义。对此,个人並不认可。</p><p class="ql-block"> 以前并没有公共知识分子这种确切说法,但是中国自古就有这么一群人,当然都是在野的知识分子,对政局可以高谈阔论,也有诗词文章,更有不少拥趸,现在称之为“粉丝”的群体。汉朝的“商山四皓”、西晋的阮籍、唐朝的李白、杜甫、民国的胡适等,大致都可称之为“公Z”。</p><p class="ql-block"> 据网上有文章介绍,公Z这个词汇的最早出现在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该刊当年策划了一个“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的活动,之后,公共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和词汇就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据说,最早的“公共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哲学家雅各比写的一本书《最后的知识分子》。 </p><p class="ql-block"> 在此书中,作者认为:知识分子应具备“有专业的知识素养,有宏大的世界视野,有正义的社会责任感,有参与改造社会的行动,有担当社会引领者的勇气和决心”。</p><p class="ql-block"> 雅各比提出的公共知识分子概念,与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实为异曲同工。</p><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p><p class="ql-block"> 习主席号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所以,除了上面有关定义和描述,公Z还应具备忧国忧民的公益情怀和高尚的爱国情操,绝不能撒谎、胡说,骗取大众的信任。当然,公知是人,他也有可能犯错误,说错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关于公Z的反面,原以为是“犬儒知识分子”,后来查了犬儒来历,发现犬儒也是很有个性的知识分子,不能成为公Z的反面。</p><p class="ql-block"> 仔细想了一下,也只有文痞这个词可以成为公知的反面。文痞,意思是文坛痞子、流氓,指靠舞文弄墨颠倒是非、混淆视听,以达到某种龌龊目的之人。</p><p class="ql-block"> 文化流氓一定是无耻之人。当代网络发达,非常容易滋生各类文痞。这些人,以某些特定公众为目标,以“爱国、反美、正能量”为标签,揣摩时政宣传方向,以愚弄、取悦特定受众为手段,不惜胡说、撒谎,目的是骗取流量和打赏、有时还能骗取到政府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当前,黄生、李毅、卢克文之流,就属于当代文痞。(个人观点)</p> <p class="ql-block">  高晓松最近被某些网络大Ⅴ批判,说他是公Z,列举出若干“不当言论”,大有将其批倒批臭之意。</p><p class="ql-block"> 高当然属于公Z。他以音乐人出名,后又专职开了不少自媒体,应该有不少粉丝。我听过他几期节目,很佩服他的涉猎广泛和博闻强志。如果他有说错话,具体批评、批判都好,为何要玷污公Z这个词呢?</p><p class="ql-block"> 关于公Z,就写这么多。</p><p class="ql-block"> 自知才疏学浅,难免观点有谬误,欢迎智者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1日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