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员、调研员

高京林

<h1>疫情严重的时候,北京市新闻发布会上有两个人出镜比较多。一个是疾控中心的庞星火,一个就是卫健委的高小俊。这两个人都是本单位的新闻发言人,但不同的是称呼上有区别。介绍庞星火时的前缀是中心副主任,介绍高小俊时的前缀是一级巡视员。<br>副主任我明白,但一级巡视员是啥官职,我真不懂。一直以为是电影里中央巡视组的巡视官,钦差大臣一类的人。最近刚查了资料,略知了一二。原来是个正局级的非领导职位干部。就是说只是拿正局的工资,但没有位子,腰带上绝对没有那枚大红印章。这是个虚职,与中央巡视组的钦差大臣绝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br>后来注意到,新闻发布会上还有若干巡视员,如北京文化旅游局的周卫民,也是一级巡视员,在文旅局中没有实职。再看一档电视节目中,有一位出镜的人是北京市公园管理处的四级调研员。介绍的时候,先说是四级调研员,然后再念名字。好像没有这个四级调研员的头衔,人的名字都不值钱了。<br></h1> <h1>说说刚看到的中国公务员分级法,一共是27级。最大的是国家主席,一级公务员。最小的是科里的办事员27级。这里面又分实职(领导职务)和虚职(非领导职务)。没研究过中国的吏制,不知道巡视员和调研员类似官职的出处,但公务员分级应该很早就有了,至少是文革前。但现在能查到文件的是199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这里规定正副司局是实职,同级别的虚职是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正副县处是实职,同级别的虚职是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将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改成了巡视员和副巡视员,同样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则改成了调研员和副调研员。2019年颁布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细则》把巡视员改为一级(对应为正局)、和二级(对应为副局),把调研员改为四级,二级(对应为正处)、四级(对应为副处)。调研员的三级为二级的过渡,一级为升为二级巡视员的过渡,如果没有当过正处级实职的话。</h1> <h1>为什么要设巡视员、调研员一类的虚职?主要就是实职僧多粥少。大部分人做不成官,那么就给一个虚名吧,当然也不全虚,除了没有签字权外,工资是按实职给的,待遇也是。<br>官场上实位不容易得,虚位稍好,但也不是人人有份的。比如按规定,一级巡视员要在副局或二级巡视员的位子上待够四年才有资格去申请,四级调研员要在科长或主任科员位子待够两年。查了一下,高小俊(1961年出生)上一个职位是北京市卫健委的副主任,周卫民(1964年出生)则当过海淀区的副区长,都是老同志了。<br>是不是上不去实位的老同志都有这么一个虚位呢,比如1个局长、4个副局再加上6个巡视员?肯定不是。《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细则》规定:一级巡视员只能占巡视员总量的40%,并在中央机关中巡视员只能占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总量的12%、调研员占65%;而在省市一级巡视员只能占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总量的5%、调研员占45%。总之,这是有数的。当然,这个“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总量”怎么界定,我没在官场混过,不知深浅。<br>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交通部一名叫徐宝利的干部在2020年驰援武汉时的先进事迹。具体事不说了,报道中给了他两个前缀,其一是交通部道路客运管理处处长、其二是交通部运输服务司的二级巡视员。按《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细则》规定,通部道路客运管理处处长是领导职务,正处级;交通部运输服务司的二级巡视员是非领导职务,副局级。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个职级,应该是悖论。当然,按中国特色去理解就是副局级的处长,一说大家就明白了。<br>当着处长,为什么一定要个副局级待遇呢?很简单,这半格太重要了。<br></h1> <h1>中国官员体制除了眼见得着的工资外,还有很多眼见不着的待遇。文革前有个13级的坎,过了坎就是高干。高干有单独的物资特供体系,医疗也是特殊的。而现在的厅局级或二级巡视员的级别就在十级和十五级之间,取个中正好是十三级。<br>说说医疗吧,国家有一个特供体系。北京的三甲医院都有干部病房,有卡的人门诊不用费力就能找到专家,住院也不用排队,而且,医药费是100%的报销。这个坎就是副局或二级巡视员以上。<br>这个体系是怎么运作的,公开的渠道查不到文件。但从一些医院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略知一二。比如,北京的特供有两级,一级是国级和省部级、二级到司局级,最少要副局级才能入围。深圳人民医院的范围是三级,除了国级、省部级和司局级,还有处级(包括高知)。在这里正教授相当于正处,副教授是副处。不管怎么样,读书人不当官也能享受特供,这是我们想都没想过的。<br><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