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读唐诗

徐茂

<p class="ql-block">七月以来,源自南京的新冠疫情闹腾得厉害,正逢暑假,闲来无事,又不便出门,困守家中,静享悠闲。慵懒之中,再次读《唐诗三百首》,发现有许多新的感受,凌乱地写下来,期待和朋友们交流,偏激之处,但愿大家一笑了之。</p><p class="ql-block"> <b>悯农</b></p><p class="ql-block"><b> 李绅</b></p><p class="ql-block"><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b></p><p class="ql-block"><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p><p class="ql-block">当头顶已经没有多少毛草这把年纪的时候,再读这几句唐诗,感觉就像初次喝咖啡,味道复杂的让人难以说清楚。若要寻找原因,恐怕源自于对李绅这个人的了解愈来愈多了。</p><p class="ql-block">李绅的家世很酷,他的曾祖父是唐朝宰相李敬玄。李绅虽然六岁丧父,但史书里似乎没有他因丧父而过苦日子的记载。他能写出《悯农》这样同情百姓之苦的诗句,应该是年轻时热情与激愤的冲动使然。</p><p class="ql-block">李绅考中进士后,逐渐飞黄腾达,当上了宰相。继而,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酷吏。据传,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p><p class="ql-block">唐代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和李绅关系不错。有一次,参加李绅的家宴,他看到李绅家中私妓成群,感慨颇多,于是写下了《赠李司空妓》一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李绅生活之奢靡,令官任苏州刺史的刘禹锡“艳羡”不已!</p><p class="ql-block">一个高喊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纯朴青年,身居高位后,竟然变成了”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的腐败官员,这是为什么呢?人性?道德?欲望?还是制度?</p><p class="ql-block"><b>渔歌子 张志和</b></p><p class="ql-block"><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b></p><p class="ql-block"><b>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b></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素洁的白鹭、粉红的桃花、碧绿的流水、银白的鱼鳞、青青的箬笠、绿绿的蓑衣,明丽的色彩不仅仅幻化了我门的视觉感受,更把我们的超度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销魂境界。</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主色调是绿色,绿色让我门联想到天空、江河和海洋。我们的心灵会迸发出生命的活力、青春的飞扬。</p><p class="ql-block">素洁的白鹭和银白的鱼鳞,更是神来之笔,跳动在绿色世界里的灵动白色,从辽阔的天空到鲜活的大地,把空间的苍茫扩张到我们敞开的心扉,把圣洁的大方与简约点化于我们对美好环境的虔诚膜拜中。</p><p class="ql-block">桃花的粉红色还是把我们拽回到现实的纷扰里。现在,像西塞山这样的地方愈来愈少了,像渔翁那样闲适豪雅的人越来越稀缺了。</p><p class="ql-block">此刻,我想到了旅游。当代的人们,要开发旅游资源,要发展旅游经济。旅游,本应该是一种无功利的个人修行,一旦商业化,糟蹋的是大自然的清纯和人类向往安宁的精神追求。</p><p class="ql-block">我曾经默念着那些无需赘述的关于西湖的美好诗句,怀着无比向往的心情来到西湖。站在湖边,我傻眼了——人挨人,人挤人,人碰人,人山人海好热闹。嗅觉里弥漫的是浓郁的食品味道,已经感觉不到一丁点儿的诗情画意了。望了一眼远处隐隐约约的雷峰塔,我调转身,离开了……</p><p class="ql-block"><b>别董大 高适</b></p><p class="ql-block"><b>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b></p><p class="ql-block"><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b></p><p class="ql-block"><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p><p class="ql-block"><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b></p><p class="ql-block"><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p><p class="ql-block"><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回乡偶书 贺知章</b></p><p class="ql-block"><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b></p><p class="ql-block"><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b></p><p class="ql-block">我们常常说大唐盛世,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细致品味以上三首诗,我们或许能够有所收获。</p><p class="ql-block">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走吧,朋友!路上行人很多,他们和你一样,心中都有梦想,你们很快就会成为好朋友。你是好样的,赏识器重你的人在远方等着你。这是多么豪放健美的语调,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分别本来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情,可是,唐朝的男子不怕孤独,崇尚流浪,他们身上普遍有侠的精神,所以离别对于他们来说,总是激昂慷慨、豪迈饱满。</p><p class="ql-block">出了门,人生地不熟,总有一种局促感。可是,唐朝男人却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天涯当作比邻,这是一个包容、安全社会在老百姓心里灌注的踏踏实实的精神血脉。唐朝是一个觉得美并且可以大声赞美的时代,因为它能够给人安全感!</p><p class="ql-block">唐朝的昂扬与大度,在小孩子身上都表现的那么精彩。村子里见到一个陌生人,小男孩灿烂着笑脸问道:我怎么不认识你?你的家在哪里呀?这里,男孩子没有一些生分感,他的举止言谈多么大方、纯洁!我们相信,他的父母绝对没有做“不要跟陌生人讲话”的训诫。</p><p class="ql-block">唐朝的另一个男孩子看到普普通通的一只鹅,随口吟了两句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向天歌”,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气概豪迈!一个七岁的男孩子能有如此阔大的胸襟、如此坚定的自信,着实让人佩服啊!</p><p class="ql-block"><b>无题</b></p><p class="ql-block"><b> 李商隐</b></p><p class="ql-block"><b>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p><p class="ql-block"><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p><p class="ql-block"><b>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b></p><p class="ql-block"><b>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b></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中学教师,对这首诗的第二联感触颇深。多少年来,人们喜欢用这两句诗来赞扬老师的奉献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来愈觉得这种说法给老师扣的帽子过于大了。</p><p class="ql-block">首先,人们把这两句诗和奉献捆绑在一起,恐怕就有些牵强附会了吧?春蚕到死,蜡炬成灰,其实讲得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我们每个人活着,就得担负一定的责任,就得流血流汗,就得做出必要的牺牲。如果有一天你生命中没有什么可以让你这样付出,那是一个悲哀。所以说,春蚕到死,蜡炬成灰,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p><p class="ql-block">其次,生命最精彩的地方是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同的自我完成的方式。教师仅仅是一个职业罢了,如果说它特殊,只不过是工作对象是些幼稚的孩子,需要耐心和良知,仅此而已。这里无所谓奉献,重要的是生存。奉献是一种天地境界,普通人不是说想奉献就能奉献。一个普通人,能做到春蚕到死,蜡炬成灰的自我奋斗极限,那就是他生命形式最完美的释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