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水涂(原创文章)

九层糕

<strong>赶海记系列之七</strong><h3><strong>捣水涂</strong></h3></br><h3>滩涂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涂,这些水涂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水流从堤塘向深海处缓缓流去。水涂里生长着各色各样的小海鲜,水涂两侧则分布着各色各样的海鲜洞。塘撞鱼、倒爬虾、花篮、即将蜕壳的蝤蛑都喜欢把洞设在水涂边。落潮时,水涂边便成了我们用步踏捉海鲜的主战场。此时的水涂,是平静的。</h3></br><h3>大自然是神奇的,这种神奇就叫“感应”,仿佛冥冥之中有种召唤。东海潮一涨,鱼儿们很快就会感应到潮汛,顿时,所有的鱼儿都异常兴奋起来,纷纷钻出洞穴,开始在水中来回游动。就连清澈见底的浅水滩中也如变魔术一般一下子冒出许多小鱼小虾。尤其是刚出世不久的小鲻鱼,我们俗称“鲻鱼生”,虽只有小指头那么大,甚至更小,但在所有鱼中,就数它最活泼,最好动,最灵巧,在水中来回穿梭,一闪即逝,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无怪乎人称鲻鱼为“潮头鱼”。如果你有心去抓,盯住一条鲻鱼生,等你放下步踏,它早已穿梭而过,反而不如随意放下步踏,随便在水中赶几下有所收获。正应了那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h3></br><h3>这时,东海潮还很遥远,滩涂上的水流还是继续向下潺潺而去——捣水涂的时候到了。</h3></br><h3>捣水涂一般需要两人合作,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可以尽快打扫战场,赶在潮水来临之前满获而归。</h3></br><h3>先选定一条水涂,水涂不能太宽,不能太深,水量不能太多,这样能保证水涂里的水很快流干,当然也不能太小,太小的话,水涂里的货也不多。水流太急也不行,应为上游筑坝的材料都是淤泥,水流太急,筑不住水坝,即使筑住了,也会马上被冲垮,徒劳功夫。</h3></br><h3>选定水涂后,两人便分工合作,一人在下游,用步踏当网,放在水涂正中,两边用淤泥筑坝。一人在上游筑坝截流,下游的人完工后便跑过去帮忙。筑好水坝并加固,确认万无一失后,两人便沿着水涂一路下来,边走便在水涂两侧的鱼洞上踩几脚,把还躲在洞里偷懒的鱼儿赶出洞。若觉得水流的太慢,便在水坝内侧,摘下帽子,拼命地舀水往外倒。经过两人通力合作,水终于干涸。</h3></br><h3>是到了收获时刻了,两人便一人提着步踏,从上游一路下来。干涸的水涂上到处都是活蹦乱跳、东躲西藏、惶恐不安的小海鲜,基本上是鲻鱼生、塘撞鱼、倒爬虾,跳鱼、虾蛄、蝤蛑也时有收获。偶然还能捉到子梅鱼、鳎鳗。海鲜界有著名的“黄鱼七兄弟”,这七兄弟就是大黄鱼、小黄鱼、梅童鱼、黄姑鱼、鮸鱼、黄唇鱼、毛鲿鱼,都是沿海人钟爱的海鲜,其中的梅童鱼就是子梅鱼,因头大,人送尊号“大头子梅”,肉细又鲜,极为鲜美。鳎鳗则以营养丰富、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著称,故民间有云“六月鳎,值一鸭;七月鳎,胜老鸭;二八鳎,甜似鸭”。因形似舌头,都直接称呼为“口舌”,鳎鳗还是海鲜界的大力士,一条一斤来重的鳎鳗,就足够你摔几跤。因鳎鳗跟人摔倒趴在地上相似,沙村人便幽默地称跌一跤为“鳎鳗捉住”,再加上永嘉场有“呸声一出,诸煞尽扫”之说,老一辈人便赶紧补上一句“呸三扫,鳎鳗捉牢”。还有一种小蟹,体圆形,背凸起,犹如驼背,我们都称呼其“佝背驼驼”,也来凑热闹。可惜货少肉不多,都被我们随手弃掉。</h3></br> 子梅鱼 <p class="ql-block">接下去便是如何分配的事情。若合伙人是自家亲兄弟,这事儿很简单,谁捉到就扔进谁的鱼篓里,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如果不是亲兄弟,那就得怎样公平分配了。农村的孩子很朴素,不会斤斤计较。先分比较贵的,你一只蝤蛑,我一只蝤蛑,大小、肥瘦差不多就行,差的较多的,挑一件其它的搭一下,然后是花篮,虾蛄之类的,剩下来的塘撞鱼、鲻鱼生等,按大小搭配分成两份,你一份我一份随意挑一份就完事。吃亏一点是小事,关键是迅速分完战利品,就有更多时间去准备再捣一条水涂,这才是正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说要提炼一种精神,那捣水涂真的可以提炼出“捣水涂精神”,这种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审时度势,通力合作,争分夺秒,朴素公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哎,扯远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鳎鳗</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ppXBypwQuLKN9RqCGKS3O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