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家楼,记载的一段往事。。。

宋小苏

<p class="ql-block">段家楼,记载的一段往事。。。</p><p class="ql-block">段家楼,在石家庄的井陉县,离市区也就二三十公里。2021年的五月的一天。我和朋友随着旅行团来到这里。说实话,我们对段家楼都不怎么熟悉,甚至,这是第一次听说。。。</p><p class="ql-block">直到看了段家楼,才觉得,历史的尘烟过去后,段家楼依然存在,不知道,这是历史的存在,还是被尘世封存的段家楼?一时间,感慨万千,而段家楼依然矗立在历史的尘烟中,默默无语,又好像在说着什么。。。</p><p class="ql-block">还是从段家楼说起吧。。。</p><p class="ql-block">段家楼,其实是附会之说。借北洋政府段祺瑞的名头,附丽于说是段家楼。</p><p class="ql-block">段祺瑞当过北洋政府的总统。应该是皖系的军阀。</p><p class="ql-block">这一段历史,大概是自清政府下台后,归了民国。先是黎元洪当总统,后来是袁世凯称帝复辟,再后来进入了北洋军阀政府时代,说段祺瑞当过北洋政府总统,也是这一段。段当了总统,他的弟弟,或者是哥哥,在河北的井陉,开煤矿,有段祺瑞给罩着,做生意,也是顺风顺水。</p><p class="ql-block">有这一段,和段祺瑞扯上了瓜葛,所以也称段家楼。</p><p class="ql-block">段家楼,其实是当时在井陉开煤矿的行政管理单位,一旁是段家管理人员,一旁是亲眷的住所,今天的后人挖掘名人故事,给个称谓,段家楼。也说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段家楼,借用了段祺瑞的名头。而段祺瑞他的政声也是众说纷纭。</p><p class="ql-block">段祺瑞,在北洋政府时代,是个很活跃的人物,这和他的上司有关系。当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其手下的管带,有曹锟,段祺瑞。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一直轮流把持着民国政府。曹锟当过总统,段祺瑞也当过。</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段祺瑞颇有争议,大约是1926年,北京的学生围攻了北洋政府所在地,致使段祺瑞的马队开枪了。开枪自然会有伤亡,这一段历史,叫“三一八惨案”。敢拿枪对手无寸铁的学生,段开了先河。不过,段还真是个丈夫,有说,段听说自己的马队开枪射杀学生,亲自到现场,长跪不起,立誓终身不吃肉,以示忏悔,可见开枪还真不是他的本意。</p><p class="ql-block">段卸任后,当了寓公,做起了闲人,后来日本人拉拢他,让他到满洲国当官。他拒绝了,有说,日本人,设计杀死了他,也算是个有气节的人。</p> <p class="ql-block">看段家楼的介绍,大约是民国政府时代,井陉发现了煤矿,段家人,拉拢了几个北洋政府的高官,凑钱开煤矿。段家出资大,掌管着煤矿,还是据说,这个矿,是德国人设计的,管矿需要管理人员,也需要一个就近的办公场所,于是,就在离矿区不远的地方,建设了段家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井陉矿区开发,一定是效益丰厚。当时的正太铁路已经建设通车。井陉紧靠正太铁路,在运输上,就极大的便利。所以,赚钱是必然的。</p><p class="ql-block">正太铁路,是太原到河北正定的一条铁路,在正定,交了平汉线,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到武汉的汉口的这条线。因了铁路运输的便利,井陉矿区发展极快。</p><p class="ql-block">在段家楼,看到了一张当时石家庄的一张报纸,当时叫石门日报,是介绍石家庄的情况,让井陉矿区去石家庄投资开发的招商引资的报道,这也说明,当时的井陉矿区是很繁荣的,起码比石家庄繁荣。</p><p class="ql-block">这大约是在1928年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石家庄号称是铁路拉来的城市,这一点都没有说错。山西到河北的正太铁路,是太原到正定,因为要是到石家庄需要跨越滹沱河,碍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也是碍于经济的利益,一直以来,都是正太铁路。后来,建设往济南铁路,裁弯取直,这才让石家庄成了枢纽。</p><p class="ql-block">井陉煤矿,在1937年,被日本人给买走了,名义上是这样,这大约是威逼利诱,强取豪夺,当时日本人占领了井陉矿区,说是买,和抢也差不多。用脚丫子也能想出来。</p><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去井陉矿区,是学生时代,参观井陉矿区的万人坑,就是矿区堆尸骨的地方,尸骨累累,控诉的是日本人在井陉矿区掠夺煤炭资源的时候,无视矿工生命,矿工挖煤,经常出现事故,死于非命。过去多年,这一段记忆一直没忘。</p> <p class="ql-block">段家楼的建设,据说是德国人建设的,矿区,也是德国人设计的,这大概是德国人具有工匠精神,或者说长远意识。看段家楼的建筑,也能说明问题。办公场所的行政楼,有总裁的办公间,有会客室,有会议室,分区明确。办公区的另一边是生活区,这里就有保姆室,警卫室,厨房,休闲场所,有小桥有流水,有花园,有亭台,分割线清清楚楚,功能区,明明白白。这建筑思想是应该肯定的。有说,德国在青岛的城市建设,非常有发展眼光,说规划怎么好,说服务怎么贴心完善,配件,电机,怎么怎么齐备。后又听说,这是抹黑,是自媒体胡说等等,不管怎么说,别人不好,自己好也行,说别人不好,来遮自己的不好,就不对了。</p> <p class="ql-block">段家楼,毕竟是历史的见证,它的历史,也差不多有百年时光,可别小看这百年时光,放眼周边四面看看,周围有多少百年建筑呢?其实是不多的,住宅区就别说了,爬楼也不过是这近三四十年的事情,再往前,谁家不是住长排的平房,那种简易的夹板房。有个炉渣房顶,过夏天不漏雨,就算烧高香了。</p><p class="ql-block">我是有这个体会的人,所以我看段家楼就宏伟,就大气,就体面,须知,那可是百年建筑呀,这样的建筑,在上海天津广州,这样的有洋味的城市不鲜见,在内陆城市,说实话,不多。</p><p class="ql-block">我到了一个地方,喜欢附庸风雅,其实也没什么别的,就是说个感想,记一段情思,或者追忆,或者缅怀,或者感悟,或者纯粹是闲的没事干,诌几句,说一段。游了段家楼,也写了几句,算结尾吧。</p><p class="ql-block">游井陉段家楼</p><p class="ql-block">段家楼台漫步走,</p><p class="ql-block">百年一梦几忽悠。</p><p class="ql-block">手抚青石寻印记</p><p class="ql-block">闲笔难描有春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