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不一样的“雷夫”,成就不一样的自己——同和小学三四五年级语文组读书分享会

云卷云舒

<p class="ql-block">  2021年的暑假,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一本好书,认识了书里的雷夫老师,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小学老师。</p><p class="ql-block">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不同的人读到这本书,感悟与收获也是不一样的,而听了各位老师的读书分享以后,又是一种收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读书分享会在张萌老师的主持下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郭新老师主要从五点谈收获,第一点,信任。教师要信任学生,师生之间要互相信任,只有信任才能带来真诚和爱。第二点,耐心。雷夫认为,讲一遍和讲一百遍,五百遍都要一样,这让我觉得雷夫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教师!因为对待学生有耐心真的太重要了!第三点,公正的处罚。雷夫认为,学生并不会因为受到处罚而感到受伤,只要他们觉得教师的处罚是公正的。第四点,奖赏症候群。教师要慎用外部奖励,而要多用如表扬,温柔地拍一下学生的肩膀,微笑,温和的眼神,这样的奖赏会带来更好的效果!第五点,阅读的重要性。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自发的阅读兴趣,只要这样,学生才会从阅读中收益终生。</p> <p class="ql-block">都风云老师重点谈了感触最深的“信任”和“公正”,信任是建立良好班风的基础,信任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关键。而一个老师做到公正,才会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建立信任,尤其注意处罚学生的时候,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选择适合学生的处罚方法,让学生知道犯错了并给他留有希望。</p><p class="ql-block"> 作家张晓风在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有这样的质问:“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p><p class="ql-block"> 面对普天之下这样浓浓的母爱,以及家长对学校对教育者的嘱托和期盼,我该如何回答“还他们一个怎样的青年?”</p><p class="ql-block"> 值得我们思考。</p> <p class="ql-block">武婷老师从书中的案例谈自己的感悟,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何对学生信守承诺,并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自我剖析。</p> <p class="ql-block">王玉莹老师根据自己的班主任经历谈到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言而有信。承诺学生的事情,奖励也好,普通约定也好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不给学生画饼,不做毫无保障的承诺,我们的言而有信会使学生相信我们。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也是对学生耐心的根源,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本身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当然要足够耐心。而我,显然还差的远,孩子们在一个问题上反复出错时,我总会说一句:这题讲了多少遍了?然后在讲解时也会从表情、肢体、语气等方面表现出我的烦躁情绪。雷夫老师的教育例子中说到,他的孩子破坏桌椅,而他不断的修补以改变学生收获奇迹,我看到时,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显然我还没有足够的耐心。教育是慢的艺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全神贯注,用心体会。希望在之后的教学中,能够与学生建立更牢固的信任关系,等到学生心门打开,心花开放。</p> <p class="ql-block">王晶晶老师谈了最深刻的两点:</p><p class="ql-block"> 第一是理论、方法与情怀并存。理论方法贯穿于各个专题,在专题一以信任为基础打造文明班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教育情怀。这一专题讲打造文明班风要以信任为基础,如何取得孩子们的信任呢?首先要做孩子们的榜样,做到言传身教,还要有耐心,言而有信,有仁爱之心。要做到以上这些要对教育、孩子有足够的热爱。反思自己,做得不够。比如缺乏耐心。</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留给我的第二点感受内容全面,作者博学。这本书涉及了语文、数学、科学、地理、艺术等各个科目。所以不管教什么学科的老师都值得一读。</p> <p class="ql-block">李晔老师从自身实际出发,她说:“从雷夫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教师职业是一份非常特殊的职业,需要更多的放弃和奉献。“用力做只能合格,专心做才能优秀。”假如我们像雷夫·埃斯奎斯那样用力、专心地为教育事业而大量付出和无私奉献,我们同样有理由能够打造出一间与众不同的教室,创造出卓越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张倩老师几年前就拜读了雷夫老师所著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当时就感慨这样的老师实在是太厉害了,有能力,有想法,有创意,有爱心,这样才创造出了56号教室的奇迹。</p><p class="ql-block">这个暑假,学校又推荐阅读《打造你的56号教室》,可以说这本书使得《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的很多做法和理念都落了地,让老师们更清晰明了。我会循着书中的方法,行悟结合,用爱心、耐心、用心打造自己的56号教室。</p> <p class="ql-block">丁扬老师谈到:教育应当是有爱的教育,我们应该用爱去做教育。对孩子多些宽容,允许孩子去犯错误,孩子们是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成长的,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老师所做的就是循序引导,让孩子们找到正确的答案。减少对孩子的批评,当我们去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也许在一瞬间发泄出心中的不满,但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尤其是在全班面前批评孩子。爱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博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他们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不可因因孩子们的不同表现而戴上有色眼镜去观察孩子。师生之间有了爱便会产生信任,相信孩子自己可以做到,放手让孩子们去尝试,而不应该包办一切。</p> <p class="ql-block">路琰老师谈到:</p><p class="ql-block">雷夫老师再忙也要将学生的习作妥善的看一遍。同时,还要在作文上认真的写上对学生有帮助的批注。“如果我要他们认真写每周作文,我就必须让他们知道我重视他们的写作。”学生是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但是老师每天都批改完这一点是很大的挑战。但是批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和反馈。可以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评价语修正错误,提高写作水平,也能让所有同学重视起来,认真完成。同时,雷夫老师提到,评价也要追求创新和效果。书中提到“他会从中选出几篇作文,把作文原封不动地打印出来,包括错误,只不过他会将名字删去,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和修改。”这样做的好处是“在阅读其他同学的作文时,他们开始懂得区分习作的优劣。”</p> <p class="ql-block">梁玲老师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李芳芳老师从五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邢晨老师说:“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对于一个班级的重要性。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教师的面貌和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内容和容量。第56号教室的奇迹告诉了我们:一个有热情又有智慧的老师能够让一间教室的容量很大,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学习雷夫老师,做一个有热情,有智慧的老师,用真爱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也能够创造我们教室的奇迹。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p> <p class="ql-block">张广娟老师谈到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是雷夫老师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追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其实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思考,然后拥有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机械性的灌输知识。与内在动机相对应的则是外在学习动机,也就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读书。这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当这些外在激励消失后,孩子还愿意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在学习上吗?雷夫老师并不赞成简单的物质奖励,这样的物质奖励会慢慢掩盖孩子学习真正的动力。在学习方面,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这也正是雷夫老师的教育理念所在: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指导校长刘英军校长认真倾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刘校长鼓励老师们多读书,读好书,开卷有益,在书中汲取营养,做一个有信仰有信念的老师,做一个有高尚师德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刘校长还希望老师们能因材施教,多启发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学以致用,把书中的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去试一试,不要奢望会立竿见影,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和能力。</p><p class="ql-block"> 希望每个老师在新的学期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教室”!</p> <p class="ql-block">编辑:都风云</p><p class="ql-block">审核:张萌</p><p class="ql-block">签发:孙海珍</p>

老师

雷夫

学生

孩子

信任

教室

教育

学习

耐心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