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同学小聚,在充满园林气息的南园酒家和泮溪酒家饮茶食饭,留下开心的印记。2021082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南园酒家位于中国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142号,出品以粤菜为主,以潮州菜为特色的菜馆 ,是中国12家"国家白金五钻级酒家" 之一,与泮溪酒家、北园酒家并称"广州三大园林酒家"。该酒家于1958年开建,1963年7月开业,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有4500平方米园林绿化,1990年代中叶开始走下坡,1997年被评为"国家特级酒家",至2004年4月20日停业,后被广州幸运楼饮食集团接管 ,于2005年7月26日重新开业,营业面积增加三分之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始创于1963年的南园酒家,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酒家采用青砖绿瓦、翘角飞檐、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岭南建筑园林风格设计、园内竹林婆娑,鸟语花香,是广州市四大著名园林酒家之一。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曾即席挥毫,给酒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南园酒家以新的面貌和新的经营策略,创新饮食文化。富丽堂皇的酒家可筵开150多席。酒家出品以粤菜为主,以潮州菜为特色的菜馆 ,并设有西餐、日式菜、越南菜、泰国菜等美食,可谓集时代与传统、中西南北美食于一身。该酒家拥有一批出类拔萃的高级厨师,其精湛的厨艺把传统的烹饪技术与现代饮食新潮流融为一体。传统的名菜还包括金牌乳猪、红烧乳鸽、油泡鲜虾仁、椰酱焗蛋饺等,美点则有五彩像生虾、百花鱼皮饺、可可奶层糕、酥皮莲蓉包、虾饺、蛋挞、XO酱萝卜糕、顺德猪杂粥、奶皇包、流沙包、叉烧酥、拉肠、春卷、烧鹅、糯米鸡、木瓜西米糕、鳝片、奶黄包、泮塘孖等。创新时尚的名菜美点有:云影金镶玉、南园头抽</span>牛柳<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上海干烧鱼头等。南园酒家集世界各地菜色之精华,丰富了"食在广州"的内涵,弘扬了广州饮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最佳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南园出品味道唔错。👍👇</p> <p>上一周,我地几个在西关长大的女生,又去泮溪酒家小聚,饭后再到泮塘五约打卡,突显西关小姐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泮溪酒家,是中国最大的园林式酒家。与北园、南园一道,又合称为广州三大园林酒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78, 89, 93);">2016年9月,广州泮溪酒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泮1947年由泮塘人李文伦创办,开始时只是一间饮食小店,食品以当地特产——泮塘五秀为原料的菜式和点心。 1958年由政府投资扩建,由著名园林建筑专家莫伯治设计。1996年后被授于“中华老字号”、“国家级特级酒家”,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2008年重新开业,招牌小吃有马蹄糕,虾饺,娥姐粉果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泮溪酒家坐落于五羊城西,相邻风光旖旎的荔湾湖公园。这里是1000多年前南汉王刘长的御花园"昌华苑"的故地,也是昔日的"白荷红荔、五秀飘香"的"荔枝湾"。1947年,粤人李文伦在这片"古之花坞"上创办了一家充满乡野风情的小酒家。开始时,它是一间只有40个职工、200个座位,占地400平方米,且用木竹、杉皮搭于藕塘之上的饮食小店。销售的食品主要是以当地特产"泮塘五秀"(莲藕、菱角、茨菇、马蹄、茭笋)为原料的菜式和点心。由于经营得法,并以地道的郊菜鲜虾肠、泮塘马蹄糕、八珍茭笋皇、郊外大鱼头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为号召,深得市民喜爱,名声逐渐传开。1958年,酒家由国家投资改建,两年后复业,并随附近的一条小溪而命名"泮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酒家由中国著名园林建筑师莫伯治设计。它荟萃了岭南庭园特色及其装饰艺术的精华:外围粉墙黛瓦、绿榕掩映;内部迂回曲折、层次丰富。整个酒家由假山鱼池、曲廊、湖心半岛餐厅、海鲜舫等组成,其布局错落有致,加上荔湾湖景色衬托,更显得四处景色如画。几组园林更显耀着民族的睿智,如出自广东山石名家布谷生、布汉生家族的大型假山,是依据"东坡游赤壁"的图谱而建造。假山之上是豪华贵宾厅"迎宾楼"。该楼博取粤中岭南名园之精华,楼台飞檐翘角,四面均以五彩花窗装嵌,显得清雅瑰丽。步入楼内,更犹如一座艺术殿堂,这里拥有金碧辉煌的木雕檐楣,泛金套色的花窗尺画,年代久远的古玩饰物,均属珍品。连郭沫若也对此赞不绝口,叮嘱要细加保护。厅堂内还有琳琅满目的酸枝家具、名人字画,令宾客叹为观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泮塘五约改造大致范围为东至仁威庙直街,西至五约直街西口、南至涌边街以南、北至五约新街牌坊口,面积约3 .1公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荔湾湖和荔枝湾涌的夹角处,是有着900多年历史的泮塘五约,它是广州仅存最完整的清代乡村聚落。从2013年改造之初,泮塘五约被定义为“保留式”改造:保留近五成建筑、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规划之初通过民意调查让居民自主选择去留,正在实施的二期改造,居民有了更大话事权,包括自选方案“布置”肉菜市场、社区医院、文化广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泮塘五约是广州首个以“保留”为目的的城市更新项目,也是首个民意参与的小区微改造项目,民意为规划者和主政者找到改造依据,同时推动居民参与基层公共治理,是广州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探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走在“九曲十八弯”的麻石巷陌,榕树头的麻将声、走鬼档的叫卖声,让五约的旧城肌理越发鲜明。青砖屋,北帝诞、扒龙船,建筑和文化诉说着广州水乡印记,而一路之隔则是林立的高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泮塘,人与人、村与村之间,保留了原始的乡村关系,这与城市的原子化是割裂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