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8岁的天才画家,20岁去世,一生只画了这一幅画,却火了一千年...

游渡红尘

<p class="ql-block">18岁的你在做什么呢?</p><p class="ql-block">···18岁是个花季终于熬到了高中毕业开启了大学生活呼朋唤友吃饭、聚会、玩乐?</p><p class="ql-block">由故宫展出的</p><p class="ql-block">《千里江山图》</p><p class="ql-block">在美术圈刷屏了。</p> <p class="ql-block">九百多年前,一位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他在皇帝宋徽宗的传授指点,穷尽毕生精力创作了一幅经典作品,千里江山图。名垂千古的鸿篇杰作,完成仅用了半年,那一年,他才18岁。</p> <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以精微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中国山水的雄奇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的山水哲学和自然观念,这幅作品,就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p><p class="ql-block">——《千里江山图》。</p> <p class="ql-block">王希孟画像这位18岁的天才,他只活了20岁,便撒手人寰了,有人猜测,他为了完成这幅画,呕心沥血而伤身早逝,有人说,这是慧极必伤天妒英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千 里 江 山↓↓</b></p><p class="ql-block">《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这幅画每打开一次,颜色都会掉一点,深藏故宫50年难得一见,建国以来也就展出过3次,这辈子看一次就少一次了。</p> <p class="ql-block">《千里江山图》一直被称为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这幅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设色的画作,以长卷形式描绘了磅礴秀丽的山水图景。</p> <p class="ql-block">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应是南方水色;而群山起伏,略少平原,危峰高耸,岩断崖,却是北方山景。这“千里江山”,王希孟并没有实地写生,而是通过构思,写意出来的——这也是中国画的独特奥妙之处。</p> <p class="ql-block">在传承中国传统书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北宋时期的艺术风格,彰显了一个时代的艺术风尚与文化内涵,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p> <p class="ql-block">初为北宋丞相蔡京收藏,后相继被南宋内府、元代僧人李溥光、清代文人梁清标、清内府收藏,现存于故宫博物院。<b>赏</b>画姿势之一:<b>从右往左</b>看《千里江山图》这幅长卷,首先要从右往左看,一点一点看,看局部,跟着画作的视角走,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千里江山图》的每个局部都成景,每个局部都有不同的视角,在跟着画作不停的变化视角的时候,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看画就好似你在山里走在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于《千里江山图》使用了散点透视,并结合了深远、平远、高远。与西方画作大多遵循客观规律采取焦点透视的手法不同,散点透视将各个视角、各个角度的风景纳入画中。</p> <p class="ql-block">焦点透视以事物为中心扩散开来,把二维的画成三维的,是一种客观的描绘。就象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p> <strong>赏画姿势之二:</strong><strong>局部看画</strong>《千里江山图》集前代笔法之大成,将前朝所有笔法融入一幅画中。画作细致到了极致,每一树、每一山、每一水纹,都是一笔一笔绘出的。<h3><strong> <p class="ql-block">&nbsp;《千里江山图》局部</p><p class="ql-block">层层叠叠的青绿山水,斜晖脉脉水悠悠的碧波,每一个局部,都可以单独拎出来成画。&nbsp;山 峰 巍 峨&nbsp;</p> <p class="ql-block">&nbsp;《千里江山图》局部&nbsp;层 峦 叠 嶂&nbsp;</p> <p class="ql-block">&nbsp;《千里江山图》局部</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缥 缈 开 阔&nbsp;</p> <p class="ql-block">&nbsp;《千里江山图》局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瓦 房 茅 舍</p> <p class="ql-block">&nbsp;《千里江山图》局部&nbsp;江 水 浩 荡&nbsp;</p> <p class="ql-block">&nbsp;《千里江山图》局部捕鱼、驶船、行旅人们在这山水之间休憩娱乐。&nbsp;巉[chán]岩飞泉&nbsp;</p> <p class="ql-block">&nbsp;《千里江山图》局部农家在瀑布下洗衣耕作。&nbsp;田间小路&nbsp;</p>  《千里江山图》局部其中景物繁多,意态生动,雄浑细腻,气象万千,“ 一步一景,咫尺有千里之趣 ”。 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岁。长几岁、小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陈丹青《局部:千里江山图》<strong>赏</strong><strong>画姿势之三:</strong><strong>看跋文印章</strong><h3>除了画作本身,画作尾部的跋文与印章同样不可错过。</h3></br>   题跋有时看跋文好似破案,欣赏者就着这短短几行字,从中摸索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甚至是作者的一生。   题跋跋文告诉你这幅画的来历,谁收藏过它。有的人收藏后喜欢写跋文,有的人收藏后喜欢盖章。一般收藏者在画作本身之后会补一截作跋文或盖章,除了乾隆,喜爱直接写在画上。<h3> 《千里江山图》中蔡京所题跋文</h3></br>王希孟是宋徽宗的学生,他18岁画了这幅《千里江山图》,画完这幅画宋徽宗高兴的不得了,把这幅画赏给他最宠的臣子蔡京,所以蔡京写了跋文,告诉大家这幅画的来龙去脉。 这是王希孟的名字第一次,也几乎是最后一次出现在历史的长卷之上。 此后1000多年里,《千里江山图》被各色收藏者收藏,跋文也就越补越长了。《千里江山图》上也有清代著名收藏家梁清标的收藏章,被梁清标盖过章的,就可以认定跋文无误。<strong>☞ 长 <strong>☜</strong></strong><br></br><strong></strong>《千里江山图》全卷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长度是《清明上河图》的2倍多。<strong><strong>☞  绿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千里江山图之所以那么“绿”,是因为画师使用了蓝铜矿和孔雀石,研磨出的石青、石绿作为主色。 <p class="ql-block">蓝铜矿和孔雀石共生<b>《千里江山》</b>完整版———————————————————————横屏观看</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tzUha8TCNlY8eBgnX2Hb6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