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给你一枪</p><p class="ql-block"> 用温度证明</p><p class="ql-block"> 你确实可靠</p><p class="ql-block"> ——风雨度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p><p class="ql-block"> 我跑在了时间的前头——他还没到,我就老了。</p><p class="ql-block"> ——评“半夏”文</p><p class="ql-block"> 这(叶子上的)星星,在阴霾时也如天上的星星一样暗淡吗?</p><p class="ql-block"> ——评“树枝”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这是瓠子的一种。因为它比瓠子短,我们叫它“二瓠”。是不是杂交而得,不得而知。它产量高,有特殊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评明清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3.</p><p class="ql-block"> 我对木本植物都有好感,木本而能开花就更喜欢,因为草本植物枝条不能过冬,明年还要重新生长;而且草本的枝条容易被风吹倒,所以不管草本的花多么好我心里也不太喜欢。</p><p class="ql-block"> ——评明清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4.</p><p class="ql-block"> 天蓬作为元帅,这档次也太低了,也不想想,嫦娥为啥奔月,老板的女人也敢动。估计这家伙也有“妈妈的,别人摸得我也摸得”的小心思。考证一下,织女是不是王母娘娘的亲闺女,应该不是吧,若是,就会“丈母娘疼女婿”了,更疼外孙。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看,君王都不日理万机了而过七夕说情话去了。</p><p class="ql-block"> ——老桃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5.</p><p class="ql-block"> 充满了烟火气,把心中的愤懑和期待飘散在童谣般乡愁的小路上、长腿上、瓦松上、枝技蔓蔓上,耐读而有启迪,这才是高手。读得“瓦蓝瓦蓝”的清爽,表达得却是“瓦凉瓦凉”的忧虑,这应该是文中之“精”了。</p><p class="ql-block"> ——老桃树</p><p class="ql-block"> 上学时,最爱听语文老师的作文评语,那是得到肯定后内心狂澜表面上还要装作理所当然的假平静。——陶老师的评语又让我起了波澜,是怕没有做好耽误大家阅读时间的惶恐。——谢陶老师“推波助澜”的鼓励!</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6.</p><p class="ql-block"> 关起门弟兄们互相打,可以动刀互残。出了门弟兄们一起打别人,可以舍命相救。</p><p class="ql-block"> ——老桃树</p><p class="ql-block"> 看来不能一概而论,有一时一地之区别,城里城外之区别。这有点像国家,没有外部危机时难免有内斗,外辱一来团结一心了。</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 你一提国家,就让我想起了我们那些年命名的“同志加兄弟”那些国家,表达得同胞手足一样,才过几年,志不同了,兄弟也反目了。</p><p class="ql-block"> ——老桃树</p><p class="ql-block"> 有的评论通知栏看不到,必须重新看文章才知道这评论。</p><p class="ql-block"> 国与国之间,这多么像生活中的哥们儿啊,没有永恒不变的哥们,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7.</p><p class="ql-block"> 盲道一节,如鲠在喉。如果我是那个城市的领导,我一定拉着主管领导和设计者,让他们蒙上眼睛,在盲道上走个来回,走不完,走歪了就降一级扣奖金。</p><p class="ql-block"> ——评老桃树文</p><p class="ql-block"> 丁子,你扣工资这办法是医院教你的吧。别扣人家工资了,工资都是熬多少年才涨一级。是不是换个办法,把修路这帮人找来,比葫芦画瓢,把他们老家老宅子大门的出路,都修成这个样子如何?</p><p class="ql-block"> ——老桃树</p><p class="ql-block"> 是啊是啊,这几年医院动不动就扣几百点,简单到只有这一种管理方法了。</p><p class="ql-block"> 盲道这事儿,从管理者到设计者再到工人,没有一个提出异议,说明他们没有一个是为盲人着想的。如果让他们把自己家门前也修成那样,他们没准很高兴呢,因为花式不难看,他们家又没有盲人。</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8.</p><p class="ql-block"> 古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怀疑它的真实性。</p><p class="ql-block"> 如果真是君子,他不会计较一城一地的的得失,他有宽广的胸怀,虽九死而犹未悔,他有大事要干。</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小人,有点小恩怨恨不得明天就报,哪等得了十年?街上的小流氓打架时倒是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本事你等着”,这只是阿Q一样为了找回面子而已。</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我们俗人,十年雨打风吹后,年龄变了,家境变了,地位变了,对仇人的恨也会变的,生活尚且不易,那还有闲工夫琢磨复仇之事呢?</p><p class="ql-block"> 十年还能记住别人的“恩”,更不易。</p><p class="ql-block"> ——评老桃树文</p><p class="ql-block"> 你说得对。我觉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话,就是专门用来平事熄火用的。十年后真能报仇的,大部分都在文学作品中,现实中很少。一是十年时间逐渐熄灭了复仇的灼烈。二是十年前干不过仇家的十年后更不可能干过仇家,因为都在成长和变强大,十年后仇家更强大了。所以,“仇”记十年会变淡。这样一推理,你最后的结论就弥足珍贵了:“十年还能记住别人的恩,更不易。”(我们在讨论哲学,还是在讨论议论文的“反证法”?)</p><p class="ql-block"> ——老桃树</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陶老师提起,这些年我早已把立论和驳论、论证和反证都忘掉了。驳论和反证用的人少,如果用得好会更有说服力,就像电影、小品中的反角,很容易出彩,但排练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很早以前我喜欢一篇运用反证法的文章,很可惜没有保留。</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9.</p><p class="ql-block"> 00: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善咏雪的刘叉已忘了,但有情怀的苏子忘不了。铁丁哥的露台就像苏子的“雪后书北台壁”,秋收冬藏,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 01:大长腿或常在,但幽默师不常有,碰到一位铁丁哥,得好好珍惜。</p><p class="ql-block"> 02:回忆美丽,是因为苦难被稀释,而幸福被无限放大。</p><p class="ql-block"> 03:在中国的传统认知里面,富家丫环娇杏可以青睐落魄的雨村。无助的秦香莲却难得到负心人陈世美的疼爱。这也是罗马假日为什么咱看起来总那么清新脱俗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04: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爱有时变成了儿戏,有些男人褪变成了雄性动物。网上屡见不鲜的报道让人大跌眼镜。</p><p class="ql-block"> 05:现在红极一时的电视征婚节目,不少女性赤裸裸地拜金,毫不掩饰。如果嫦娥在场,估计后羿、吴刚、八戒都会淘汰,如果财神爷脱单,她也许会考虑,至少她不会再吃乌鸦炸酱面,也不会老喝桂花酒,更不会直面八戒的粗鲁。</p><p class="ql-block"> 06:如果吃只须一个胶囊搞定,活着的意趣渐渐趋近于零。《时间机器》里的未来人,以为长寿会和优雅并存,最后才发现,长生有了,人却异化为怪物。</p><p class="ql-block"> 07:阿Q生不逢时。《芙蓉镇》里的王秋赦,在特殊的年代里,他最逍遥快活。在正常的社会,他只能疯疯颠颠。</p><p class="ql-block"> 08:飞龙常不知天高地厚的评说,常得到铁丁哥厚爱,谢谢铁丁哥!</p><p class="ql-block"> ——“飞龙在天”评铁丁</p><p class="ql-block"> 《大地飞鸿(88》</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