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父 亲

端軒斋

<p class="ql-block"> <b><i>父 亲 蔡 德 局</i></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忌日又快要到了。今年是父亲九十六周年的诞辰。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有二十一个年啦。每每想起父亲哪慈祥的容颜以及温和的语气。至今还历历在目,好像还活在我们身边啊…… </p><p class="ql-block"> 父亲叫蔡火局;是丰田蔡氏紫湖村礼派第十七世 " 德 " 字辈 蔡德局。 小名阿怣。</p><p class="ql-block"> 系泉州府南门外丰田蔡氏(明朝隐斋公后裔)。紫湖村(礼派)典当祧 五房人曰。 因为 我是幼子,在我稍微懂事的童年时,父亲已经五十多岁了。在五房大厝同辈中人人都称呼(阿怣兄)。经常有叔伯们来和父亲商量谈事情。五房厝哪些兄弟们家,有什么大小事情都要来找阿怣兄拿个主意啊!父亲一些年轻的往事,有的是听妈妈和哥哥姐姐们说起,还有一些是听到村里的老人家谈起的。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照片 )</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生于民国甲子年(一九二四年)三月十七日。在父亲的陈述中说起;他出生在一个美好的家庭啊。当年祖父是在永宁新大街开设"新源珍"粿炊铺。众人称"粿炊明"祖父叫蔡祖名 字 芳明 。粿炊店就设在永宁新大街切石下第八间坐南朝北。(祖父当年用包装纸的印章,还有一些做糕点印都完好地保存着啊)。因为当时国内军阀混乱,战火四起,民不聊生,生意也勉强维持生计,过后加上祖父身染重病,花光所有的积蓄。将小儿(德孔)送养蚶江林家,希望能过好的生活。可是在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夭折了。在父亲八岁时祖父病逝了。尚存有两个妹妹,大小妹才三岁,小妹妹未满周岁。家里失去顶梁柱,生活十分艰苦,母子四人相依相伴,祖母只能做一些粗活来维持生计了。父亲自幼就会帮助他的母亲糊代人、糊天金敬天公,糊花亭敬七娘妈,做起小生意,赚钱来补贴家用。</p><p class="ql-block"> 在一九三七年喜逢侨居菲律宾的堂叔蔡祖水(又名银水)假期侨归故里,发现阿怣是该上学的年纪了,但是没能去上学学习。答应一定要培养阿怣上学,交给私塾的一年费用。由于日寇侵占中国的战争爆发了,蔡祖水匆匆又回去菲律宾,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所有侨资和侨信全部中断了。所以有幸得到堂叔蔡祖水资助学习一年的私塾(上学)。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加认真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帮助母亲料理家务。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一个家庭成员团结、和睦、友爱。</p><p class="ql-block"> 自从日本侵略侵犯中国领土,侵略战争爆发后,经过几年的战争后,国内兵源短缺,中国国民政府在全国进行强征兵,全国实行三丁抽二,二丁抽一,还有单丁也被抓。十八岁那年父亲也被抓去做兵。后来经过祖母四处周旋,最后找到邻居蔡咸设(小名叫菜保)之妻(林氏缠娘)帮忙,她同样是母子寡居,同情祖母才同意帮忙,利用缠娘林氏娘家蚶江林亮的关系。把父亲谎编写为残疾啊,这有幸才把阿怣放回家。才能保住吾家血脉啊!!在一九四五年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结束了。日本侵略者向世界无条件投降了,刚有好日子过了,多年祖母为了保护竹源老宅经常受到一个堂亲的欺负,殴打,祖母长期身体不好。现祖母也病重了。而老天不作美,父亲年近二纪时,欢庆的除夕刚过后没有几天,一九四六年正月初七日祖母撒手离开人间。内没有至亲,外也没有良友,穷人没有富亲啊 !变卖房宅葬母亲,真是家贫如洗啊 !阿怣痛失母亲后,从此就要担起一家的重任,更疼爱两个妹妹。兄妹三人相依为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三年的照片 右一)</p><p class="ql-block">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先为小妹成家。嫁到锦里村(内内村)许自蜜,父亲与姑丈的密切关系*后叙*。后来把小妹嫁到塘头村(油田乡)王仁球。已到婚龄,娉定吾母,巧逢我乡十八年一次大普渡,封建的乡里不和产生强弱一战,厝后强房经常抛石头来破坏五房大厝,经过数日的较量,父亲为保老宅院(五房大厝)孤身迎战,不料腿上连中三抢,三进三出,没有人敢去靠近,山兜蔡怀乞闻讯赶到,不顾个人危险把阿怣拉出来。强房人占了强势连病号都抬不出去啊,等到晚上莲埭东堡外祖父(林哲富),租来大轿手提大灯一路沿送到泉州医院就医。真幸亏有丰田宗亲蔡怀乞(山兜人)出手相救。老天庇佑无生命危险,再次保住吾家血脉!!果真是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后,珠联璧合成家立业,夫妻同甘共苦,穷人翻身,过年后有了孩子,更加辛苦地劳动,每天都起早摸黑。因为家底比较薄弱,劳动力单薄,母亲也帮忙参加下地劳动。经常把孩子也带到山上,由大的照看小的啊!父亲早期受到一家所谓的亲堂,受尽欺负,真是" 难于启齿 " "不堪入耳 ",父亲忍气吞声,压抑在心头啊……。在一九五八年的一次机遇,父亲去学习兽医,刻苦学习,有精湛的医术。有一次部队里(洋厝)的军马难产特意来请我父亲去帮忙,最后父亲手戴银手将小马顺利接生下来。在众人面前大显身手。之后父亲的医术远明附近几个乡镇啊!!</p><p class="ql-block"> 于在一九六一年当时晋江县县长高霆来信相邀,要求我父亲到原晋江县兽医站工作,当时父亲考虑到子女众多,已有一男四女的孩子。加上刚出生不久的双凤胎,考虑到单考薄弱的工资难以维持生计,就放弃到县城工作的好机会。任劳任怨地在家乡务农,起早摸黑,服务乡亲。自己能配制一些药,配置一些兽医用的药,为猪体内杀寄生虫的药,每次都要送一部分莲埭村外婆家,由外婆代理销售,但是销售所得的货款都给外公外婆补贴费用。每次父亲都笑着说,没有什么孝敬您们,这些钱您们就留下来吧!当时父亲也是过着很拮据的生活。由于有八个孩子都靠他来养活啊,孩子要上学,哪个时候很多孩子都没有上过学堂,父亲舍自己的困难,一定要我们兄弟上学学习啊。父亲是一个有先见之明之主,有远见之人,有知识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父亲最早用的药箱)</p><p class="ql-block"> 父亲虽然有兽医的工作了,也不耽误生产队上工。利用别人休息时间去办兽医的工作。当时家里人也多,在母亲的指导下也按部署分工,早上父亲很早就去行医,家里人有的就去生产队等待生产队长下达的工作(看父亲安排什么工作需要带什么工具)然后就带着父亲需要的工具到村口等候父亲行医回来,免得再回家就能参加生产队的工作。到中午时分哥哥或姐姐就带着父亲行医箱到村口等候下工,并告诉父亲要到哪里行医。到傍晚也是一样在村口等候。父亲就是这样利用别人休息时间行医。两边不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披星戴月行医。行医路线,赤湖村、后湖村、山兜村、前厝村,有时候还要莲塘村、莲埭村。当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全部靠双腿步行……步行……</p><p class="ql-block"> 父亲虽然没有很富裕的生活,早期每当爷爷奶奶的忌日都要请一些人经常帮助的人,说着做人一定不能忘本。自从两个妹妹出嫁后,每次两个妹妹来吊念父母亲的忌神,一到家里如果没有看到阿怣哥哥,就要到山上找阿怣哥哥,兄妹情深似海,无话不谈,都要谈到中午才一起回家拜祭父母亲。几乎每年都是这样的,这就是他们之间兄妹的感情深。</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每个子女的婚事都操办得比较丰盛不比别人差,老是说孩子婚姻是大事不要太吝啬了,总是不会在别人后面,生怕孩子们让人瞧不起的。母亲老是埋冤没能盖几间房子,父亲总是笑着说;孩子大了就一定要成家,房子以后慢慢可以再盖啊。</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个善良的人,有一次快过年了,天快要黑了,在收工回来的路上发现一个小女孩在哭大约五、六岁找不到家,父亲就把她带回家,等待她家里人来带她回家,最后这小女孩认父亲为谊父,后来经常来家里走动。后来父母亲的忌神她都会来拜祭。</p> <p class="ql-block">  (在一九六一年拍的全家福照片)</p><p class="ql-block"> 在政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父亲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修养、有知识的孩子们开始踏入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才干,老大率先走出社会、走遍全国各地,跨省做起贸易、办起工厂,生意越做越红火。并率先走出国门,然后带着弟弟们一起到万里之遥的非洲创办国际贸易公司,老大和老二分别在乌干达共和国和坦桑尼亚共和国;创立了福建同乡会 任创会会长;这就是父亲培养出来孩子,孩子有出息是每个当父母亲最高兴和最开心的事情,孩子必须要胜过自己,才能把优良的传统传承下去,要一代胜过一代,家族永远兴旺发达。</p><p class="ql-block"> 父亲年过七旬古来稀,儿女们都成家立业,在家颐养天年,儿子事业有成。孙子辈们学业有所成就,在一九九八年底父亲生一场大病,遍求名医,才得缓解。到一九九九年正月初二日父亲召集所有的儿孙来照全家福,一共有四十三人。四世同堂,儿孙满堂啊!在农历四月父亲病情又犯了。恐怕父亲病情难熬。父亲在抵抗病魔的情况下说出埋在心头多年的话……………。</p> <p class="ql-block">  (上图在一九七一年拍的全家福)</p><p class="ql-block"> (下图在一九九九年正月全家福)</p><p class="ql-block"> 吾父临终,全盘托出,讲到初时,</p><p class="ql-block"> 泪洗满面,自幼失枯,人丁单薄,</p><p class="ql-block"> 吾父年幼,饥寒交迫,冷酷世道,</p><p class="ql-block"> 祖母受欺,拳打脚踢,受尽磨难,</p><p class="ql-block"> 竹源老宅,被人占有,六亲无情,</p><p class="ql-block"> 无人过问,求助祖水,来信责骂,</p><p class="ql-block"> 远方难救,待父成长,祖母去世,</p><p class="ql-block"> 尽其孝道,内无家亲,外无良友, </p><p class="ql-block"> 变卖房间,安葬祖母,但未成家, </p><p class="ql-block"> 担起家务,兄妹三人,相依为命, </p><p class="ql-block"> 浩爱两妹,骨肉情谊,超出常人,</p><p class="ql-block"> 无依无靠,人穷志短,政府新法,</p><p class="ql-block"> 穷人翻身,当家作主,即将老宅,</p><p class="ql-block"> 赎回有望,有些胜算,众人来阻,</p><p class="ql-block"> 单抵众口,难抵众压,举目无亲,</p><p class="ql-block"> 竹源老宅,一去不返,有口难辩,</p><p class="ql-block"> 念父早期,受尽欺负,难于启齿,</p><p class="ql-block"> 不堪入耳,吾父为人,凡事灵巧,</p><p class="ql-block"> 忍气吞声,团结群众,邻里感称,</p><p class="ql-block"> 吾母内贤,相敬如宾,同甘共苦,</p><p class="ql-block"> 共创新生,老天有眼,苍天庇佑,</p><p class="ql-block"> 子女得志,事业有成,国际贸易,</p><p class="ql-block"> 无处不在,吉人天相,儿孙满堂,</p><p class="ql-block"> 学有所成,善有福报,大富大贵。</p> <p class="ql-block">  (在一九八零年拍 结婚三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农历一九九九年五月初八日戍时在家逝世,享年七十六岁。我很清楚地记得初八日哪天凌晨时分风雨交加,大雨连天,连老天都感动了。到中午时分哥哥姐姐们陆续都来到家中,陪伴在父亲的身边,儿孙绕膝,唯独远在万里之外的第二儿子(清票在非洲乌干达经商)没有能及时来到身边。其他的孩子都回到父亲的身边。守护在父亲身边。老天夺走我们的父爱,夺走我们的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此父亲与我们兄弟姐妹阴阳相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二零二零年</p> <p class="ql-block">2022年壬寅年是母亲雪霞林氏诞辰九十周年,正月初二日由大哥组织兄弟姐妹一起来老家赤湖村相聚。</p><p class="ql-block">民国壬申年(1932)——壬寅年(20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