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和现代汉字对照表

CKC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殷墟出土龟甲和兽骨上的刻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甲 骨 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qì]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当时发现这些龟甲兽骨时,还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只当做包治百病的药材“龙骨”使用,他们把许多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磨成粉末,浪费了许多极为有价值的文物。后来,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时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殷墟</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06年7月13日以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中国</span><b style="font-size: 15px;">《世界遗产名录》</b><span style="font-size: 15px;">。殷墟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周围,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huán]北商城遗址等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古称 “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 “商邑”、“大邑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17年11月24日,</span><b style="font-size: 15px;">甲骨文</b><span style="font-size: 15px;">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span><b style="font-size: 15px;">《世界记忆名录》</b><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截止2018年,从出土甲骨上已发现约4300个字,确认约1600个字。还有约2700个字未能破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象形意义也比较明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文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构字体上看,文字不仅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用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且富有立体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结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章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从章法上看,卜辞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全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局面活泼。并且,字数多者,全篇安排紧凑,给人以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又显得疏朗空灵。总之,都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甲骨文和现代汉字对照表</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排序:大写字母—阴文;小写字母—阳文)</span></p><p class="ql-block"><b>A</b></p> <p class="ql-block"><b>a</b></p> <p class="ql-block"><b>B</b></p> <p class="ql-block"><b>b</b></p> <p class="ql-block"><b>C</b></p> <p class="ql-block"><b>c</b></p> <p class="ql-block"><b>D</b></p> <p class="ql-block"><b>d</b></p> <p class="ql-block"><b>E</b></p> <p class="ql-block"><b>e</b></p> <p class="ql-block"><b>F</b></p> <p class="ql-block"><b>f</b></p> <p class="ql-block"><b>G</b></p> <p class="ql-block"><b>g</b></p> <p class="ql-block"><b>H</b></p> <p class="ql-block"><b>h</b></p> <p class="ql-block"><b>J</b></p> <p class="ql-block"><b>j</b></p> <p class="ql-block"><b>K</b></p> <p class="ql-block"><b>k</b></p> <p class="ql-block"><b>L</b></p> <p class="ql-block"><b>l</b></p> <p class="ql-block"><b>M</b></p> <p class="ql-block"><b>m</b></p> <p class="ql-block"><b>N</b></p> <p class="ql-block"><b>n</b></p> <p class="ql-block"><b>P</b></p> <p class="ql-block"><b>p</b></p> <p class="ql-block"><b>Q</b></p> <p class="ql-block"><b>q</b></p> <p class="ql-block"><b>R</b></p> <p class="ql-block"><b>r</b></p> <p class="ql-block"><b>S1</b></p> <p class="ql-block"><b>s1</b></p> <p class="ql-block"><b>S2</b></p> <p class="ql-block"><b>s2</b></p> <p class="ql-block"><b>T</b></p> <p class="ql-block"><b>t</b></p> <p class="ql-block"><b>W</b></p> <p class="ql-block"><b>w</b></p> <p class="ql-block"><b>X</b></p> <p class="ql-block"><b>x</b></p> <p class="ql-block"><b>Y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y1</b></p> <p class="ql-block"><b>Y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y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Y3</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y3</b></p> <p class="ql-block"><b>Z1</b></p> <p class="ql-block"><b>z1</b></p> <p class="ql-block"><b>Z2</b></p> <p>z2</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和现代汉字对照表》白文(即阴文)用大写字母排序,朱文(即阳文)用小写字母排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从目前出土的龟甲、兽骨等文物可以知道,出土甲骨文采取的都是阴刻方法,所以都是阴文(即白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印章分白文(阴文)、朱文(阳文)两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朱”和“白”指的是刻出来的字,打上印泥后在纸上盖出来的颜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阴刻和阳刻是我国传统刻字的两种基本刻制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阴刻,刻的字或图像在玉石上是凹[āo]下去的;印章盖在纸上,文字或图像是白色的空白,就叫白文,也叫阴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阳刻,刻的字或图像在玉石上是凸[tū]出来的;印章盖在纸上,文字或图像是红色的印泥,就叫朱文,也叫阳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国古代的印章大部份以白文为主,白文的线条大多都比较横平竖直,带有一种古拙的气息。朱文大多出现在六朝到唐宋之间,在元代之后才逐步发展,相对而言线条更加圆润,风格更加飘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田 黄 三 联 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田黄三联玺(故宫博物馆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所镌[juān],系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链连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左玺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玺文:“乾隆宸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玺椭圆形,高1厘米,长径3厘米,短径2.3厘米。玺文:“乐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右玺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玺文:“惟精惟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玺文“惟精惟一”、“乐天”皆出于儒家经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玺文“惟精惟一”出自《尚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危则难安,微则难明,故戒以精一,信执其中。乾隆以此表明其施政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以“惟精惟一”为文之玺在乾隆早期即有多方,常与“奉三无私”、“乾隆宸翰”一同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玺文“乐天”之义取自《周易·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义即“顺天施化是欢乐于天,识物始终是自知性命,顺天道之常数,知性命之始终,自然之理,故不忧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三玺的篆刻方式与玺文布局均有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乾隆宸翰”为阳文篆刻,布局章法为传统标准格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乐天”亦为阳文,两字居中,左右饰以螭纹,使玺面富有动感。这种字、画结合的形式是汉印的遗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惟精惟一”为阴文篆刻,印文用汉代私印形式,采取回文法排列,错开相同的两个“惟”字与延长两字上端一笔都是为取得整个印面饱满匀称、和谐美观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著 名 甲 骨 文 学 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甲骨四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指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span><b style="font-size: 15px;">甲骨四堂,郭董罗王</b><span style="font-size: 15px;">”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说明他们四人在甲骨文方面的学术造诣十分深厚,而且这四人在书法艺术方面也有不小成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罗振玉</b><span style="font-size: 15px;">(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叔蕴,号雪堂。浙江上虞人。1902年罗振玉第一次在刘铁云(即《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家看到甲骨文字的墨拓本,认识了甲骨文字,1906年,他任学部参事官,不仅广为收集古物,也着手调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他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是他最早探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并考证其地为“武乙之都”;他将甲骨文中的人名与《史记·殷本纪》中商王名相比较,发现其大部分相同;他在考释文字的基础上注意了对整条甲骨文卜辞的通读;在考释文字上,他提出“由许书(指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方法,对一词的考释,必求其形声义的符合。这些都给后来考释古文字者以启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王国维</b><span style="font-size: 15px;">(1877年12月2日~1927年5月3日),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书,纠正了《史记》中记载的个别错误,证明了司马迁的《史记》的确是一部信史,被誉为甲骨文发现19年来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郭沫若曾评价说:“卜辞的研究,要感谢王国维。是他,首先由卜辞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发了出来......王国维的业绩,是新史学的开山。”王国维做学问的最大特点,不是就甲骨文字本身去研究,而把古文字学与古代史一起研究,充分利用最新的甲骨材料,去对照历史,他创造并完善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学术贡献极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郭沫若</b><span style="font-size: 15px;">(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字鼎堂。四川乐山县人。1928年6月,郭沫若在日本东京的书店拿到了罗振玉所著《殷墟书契考释》,开始了甲骨文研究。郭沫若几乎访遍了日本所有的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1929年8月1日,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在这以前,他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已经收录了他的《卜辞中之古代社会》一文。几经周折,他的另一部著作《卜辞通纂》也问世了。郭沫若从事甲骨文研究主要是在日本十年流亡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方法新,因而一出手就高屋建瓴地超过了前人。1959年8月郭沫若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甲骨文出土地——安阳殷墟。晚年,主编的大型甲骨文汇编《甲骨文合集》,收入41956片甲骨,被誉为新中国古籍整理的最大成就,使甲骨文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董作宾</b><span style="font-size: 15px;">(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5日),字彦堂。河南南阳人。1928年10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成立,董作宾被聘为通讯员,受命到安阳进行殷墟调查。回到北京,汇报了在安阳的考察情况,立即得到蔡元培院长的重视。几天后,董作宾再次来到安阳,中国文物考古史上首次对殷墟的科学发掘拉开了序幕!从1928年至1937年科学发掘15次,董作宾参加了前7次和第9次发掘。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学专家。他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公认是一部中国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他对甲骨学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甲骨断代学。董作宾重视对甲骨的描摹,他的甲骨书法,为世界许多名家所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甲骨学发展12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1899——2019</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四章、120年来甲骨学发展史上有贡献的甲骨学专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一节、甲骨学发展史上的四个第一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发现第一人——</span><b style="font-size: 15px;">王懿荣</b><span style="font-size: 15px;">(1845年~190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著录第一人——</span><b style="font-size: 15px;">刘鹗</b><span style="font-size: 15px;">(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研究第一人——</span><b style="font-size: 15px;">孙诒让</b><span style="font-size: 15px;">(1848年9月16日~1908年6月2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字典编纂第一人——</span><b style="font-size: 15px;">王襄</b><span style="font-size: 15px;">(1876年12月31日-~1965年1月3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9年王懿[yì]荣发现甲骨文后,第二年便殉难了,没有顾得上对甲骨作著录和研究。王懿荣被海内外学者尊崇为“甲骨文之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2年10月,刘鹗[è]从王懿荣之子王翰甫手中买下了王懿荣收藏的1000多片甲骨卜辞。后到处收购,总共收藏甲骨5000多片,成为早期出土甲骨的著名收藏家,对甲骨资料的保存和集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刘鹗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还识辨了40多个字,其深刻见解后来被日益增多的证据所证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刘鹗把他所得的部分甲骨,选拓[tà]出一千另五十八片,印成《铁云藏龟》六册,公之于世。使收藏家“秘不示人”的雅玩甲骨文,成为供社会各界研究的资料。刘鹗说:“不意衰年睹兹奇迹,爱玩不已,辄[zhé]穷两月力校读之,以前后重复者参互采绎,乃略通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孙诒[yí]让对刘鹗的《铁云藏龟》钻研考释,用分类法把甲骨文字的内容作了区分,并对大部分单字逐个进行辨析。1904年,孙诒让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著——《契文举例》二卷。该书分日月、贞卜、卜事、鬼神、卜人、官氏、方国、典礼、文字、杂例十篇。</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1, 51, 51);">孙诒让还著有《名原》二卷,该书综贯音、形、义,从商周文字展转变易之轨迹,探明古文字的源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5px;"> 这些"划时代的作品",</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既释文字又考制度,既</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1, 51, 51);">开启了用甲古文考证古文字的先河,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开启了古字考释与古史考证相结合的先例,为甲骨文的研究开辟了道路,成为此学的开山之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孙诒让的《契文举例》考释的字共有185个,虽然多半是和单个金文的比较中认出来的常用字,但他毕竟是较系统地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1, 51, 51);">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孙诒让是晚清经学大师,章太炎称他“三百年绝等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王襄所著的《簠[fǔ]室殷契序》一书中,明确记载了他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首先发现、鉴定、收购甲骨的经过,以及此后研究甲骨文等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王襄写的《簠室殷契类纂》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字汇,此书于1920年出版。1925年他出版了《簠室殷契征文》公布了他收藏的五千多篇甲骨中的精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研究甲骨文的“西方学者第一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明义士牧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es 詹姆斯·梅隆·明义士 1885年2月23日~1957年3月16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克林顿镇,1910年来中国河南传教。1932年秋,明义士应齐鲁大学之邀,离开安阳到齐鲁大学任教。1936年6月20日,明义士告别齐鲁大学,回到加拿大。1957年3月16日在多伦多去世,享年72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齐鲁大学任教期间是明义士学术研究最多产的时期,他先后完成了《甲骨研究》、《考古学通论》讲义的写作,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甲骨文的论文,使齐鲁大学成为甲骨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自1899年被发现后,一夜之间身价百倍,由原来一斤只值数钱的“龙骨”,被爆炒成为每字值银二两五钱的“古董”。随之而来的便是伪造甲骨的出现。伪片出现之初,由于缺乏鉴别方面的经验,即使是国内收藏行家亦不免受骗上当。明义士在这方面也吃过亏,这也给国内一些学者留下了笑柄,以至许多人都知道明义士“初得大胛骨,乃新牛骨仿制者,售者欺外人不识真伪,举以鬻之。未久,乃腐臭不可闻迩。”但明义士也正是“从此悉心考究,终成鉴别真伪能手。”明义士甲骨辨伪经验的获得,有着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条件。因为他在安阳生活过20多年,对安阳的古董商和作伪者非常了解。据明义士自己声称,他见过蓝保光伪刻的甲骨成百上千件。他在辨伪方面的功夫是非常深厚的,如1917年出版的《殷墟卜辞》一书收录甲骨2369片,其中只有1片赝品,并且后来还是被他识别出来。正如李济先生评价说,“几个有远见卓识并研究过真的而伪造的甲骨文的学者,为了探索区别甲骨真假标准而更发奋工作。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先锋是《甲骨研究》的作者明义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明义士对卜辞中“商祖名甲者之次序”有独特的研究,他几乎和郭沫若同时对“沃甲”和“阳甲”(注:“沃甲”和“阳甲”都是商代帝王)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甚至连所用的论据也没有大的差别,堪称甲骨学史上的一段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明义士还对“历组卜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了“五期说”,即1924年小屯出土的一坑甲骨分属于武丁、祖庚、祖甲和康丁、武乙时期。此说虽然目前在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已被许多学者认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义士为该书写的自序中,首次以“字型”作为断代依据,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明义士一生搜集甲骨多达50000片,比当时收藏甲骨最多的罗振玉还要多20000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最早搜掠盗卖殷墟甲骨的有两位,一是英国浸礼会驻青州传教士库寿龄,此人在1900年“庚子之乱”前后便开始收购了,当时甲骨的价值刚被认识不久;二是美国长老会驻潍县传教士方法敛。他俩都常驻山东,所获甲骨都是在潍县购得的,两人起初是合伙收购,除了自藏外,均被他们倒卖到了英、美两国,总量不少于4000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虽然库寿龄和方法敛动手早,但明义士后来者居上,加上他在安阳生活多年,所以所得最丰,总数达五万片,比当时中国收藏甲骨最多的罗振玉先生的三万片还要多。也就是说,收藏甲骨最多的反而不是咱中国人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明义士从受聘的齐鲁大学回国时,所收藏的甲骨,除散失、分赠及带走五千片外,余下的全部留在了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抗战胜利后,齐鲁大学迁回济南。学校开始寻找明义士所留藏的甲骨,明义士来华的女儿也曾悄悄打听过,但毫无结果,一度以为被日军掠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1年5月31日,南京博物院油印的《南博旬刊》上,著名考古学家尹焕章先生发的《本院新获卜辞喜讯》中披露,南京博物院收到了一部分。原来在当年2月12日,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给南博转交了一只箱子,还附信一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信的大意是:“这批甲骨是前几天加拿大外侨穰杰德(前加拿大大使馆代办)交给我的,他并且说:‘我要离开了,在整理前大使馆私人东西时,发现木箱一只,内有甲骨文,是以前朋友留下的。’我就请他交我处理。……现在送请贵院研究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南博整理、清点发现,箱内甲骨共有2148片,与明义士所著《殷墟卜辞》一书图录对照,正好相符,只是数量少了,与《殷墟卜辞》著录的2390片,相差221片至今不知所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2年,齐鲁大学英籍代校长林森博士交出一张难以辨识的英文草图,原来是明义士的“藏宝图”,依图摸索,终于在齐鲁大学一位教师住宅的地下室里找到了明氏所遗留的大批藏甲,共计140多箱,多达8080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5年、1974年又先后从故宫博物院发现了两批明义士所藏甲骨,共计20364片。这两万余片甲骨中的第一批,是甲骨文专家胡厚宣发现的,计870片,内有一个信封,是1924年2月18日从天津寄给明义士的;第二批是1974年故宫清理仓库时发现的,共167包甲骨,计19494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两批甲骨原来都存放在北京华语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文化部接收,交给故宫博物院保管。发现时,明义士当年亲手写的封条仍然贴在箱子上。目前,国内共发现明义士所藏甲骨30834片,还有一些没有找到。找不回来的应该都流散在海外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八千年前的契刻符号——贾湖契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贾湖遗址出土的有契刻的龟甲和七孔骨笛,以及贾湖契刻图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舞阳北22公里贾湖村东侧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甲骨契刻符号,分别刻在甲、骨、石、陶器上。其中龟甲上刻符9例,骨器上刻符5例,陶器上刻符3例,共十七例,其特点均是契刻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经过监定,贾湖契刻年代距今8000年以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贾湖契刻符号一经公布,就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如《科学》网站报道说,“在南方的伊拉克于5200年前出现文字之后2000年,中国出现了文字,但是一个由中国和美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如今提出,文字在中国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缓慢而长期的发展过程,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令人惊讶的8000年前。他们研究认为,在河南省的新石器时代墓穴中发现的龟壳上契刻痕迹,是最终演变为汉字体系的已知最早的前身,并且它们很有可能用来完成一些萨满教的仪式。或许找到促使中国文字发展的理由比了解中国文字发展的过程更能引起学者们的兴趣。与比自身早4000年的贾湖遗址一样,很多商朝的文字也是在龟壳上发现的。这一证据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龟壳就已用来进行占卜活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香港中文大学的饶宗颐先生曾对贾湖刻符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中细致地对每一个符号进行了考证,并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键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有学者认为,贾湖契刻符号的发现“为商代甲骨文的历史源头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这不但是到目前为止新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甲骨契刻符号,也是至今我国年代最早的文字前形式。”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古文学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原始文字。处于语段文字阶段的材料,在我国考古发掘中发现很多,我国新石器时代各文化普遍有所发现,已知载体有陶、石、骨、甲等,已知自贾湖契刻符号到商代甲骨文与文字相关的材料相当丰富,至少到龙山时代已有成篇可读的文字出现,需对之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而使用更为方便又不易保存的载体如竹木、布帛、树皮等有字材料,更应在今后的考古发掘中,给予高度的重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汉字由语段文字阶段发展到语词文字阶段,从现有资料来看,自贾湖契刻符号到商代甲骨文,至少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程,成熟的商代甲骨文之所以被认为是突然出现,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载体的变化,寻找这类过渡阶段的文字载体,是解决汉字起源之谜的主要途径,应是我们考古工作者今后的努力方向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备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宸翰”,帝王的书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宸 [chén],屋宇,深邃的房屋。 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翰 [hàn],长而坚硬的羽毛,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翰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契”[qì],甲骨文作“㓞”。刀;用刀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镌”[juān],雕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拓片”,拓[tà],此处不读[tuò]。在刻铸[zhù]有文字或图像的器物上,涂上墨,蒙上一层纸,捶打后使凹凸[āo tū]分明,显出文字图像来。拓片、拓印、拓本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许书”,《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所以文字学家称《说文解字》为“许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分布于北亚一类巫觋[xí]宗教。包括满族萨满教、蒙古族萨满教、青海土族萨满教、中亚萨满教、西伯利亚萨满教。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和达斡[wò]尔族、青海土族到20世纪50年代初尚保存该教的信仰,对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等各个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珊蛮,Shaman),故得此称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萨满曾被认为有祷告、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所谓萨满教并非指某种特定的宗教或信仰,而是凡具萨满经验和萨满行为的通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语段文字”,是历史上最原始的文字,它的书写符号或图形符号,其中包括象征性符号甚至约定符号,表示整个语段,在图形上不划分为单词。语段文字包括文字画和最古老的约定符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语词文字”,则是在一个语言系统中,具有意义,可用来代表事物的最小的词的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千纪”,是史学界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一种度量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年代”是10年,“世纪”是100年,“千纪”就是一千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比如,1990年就叫90年代,2000年叫20世纪,2000年也叫新千年,再大的就叫做万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古人是如何用甲骨文占卜,来判断吉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唐际根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原殷墟考古队队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龟甲上的文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今天我们来聊聊甲骨文。两年多前,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则消息,说现在有很多不认识的甲骨文,如果有谁能够释读一个从没被认识过的字,可以获得十万块钱的奖金。如果能够弥补一个过去用过、但是解释得不足的字,可以获得五万块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是一个悬赏,但背后是对我们甲骨文文字研究的促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们先来讲一下什么叫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龟甲大部分指的是乌龟壳的肚子那一块,背甲的很少;兽骨是指牛的肩胛骨。两个加起来,龟甲兽骨就是甲骨,上面的文字就是甲骨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01 甲骨文的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呢?要追溯到清朝末年,在1899年。河南北部有一个城市叫安阳,是商王朝的都城。商王朝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一个王朝,它被西周攻破以后,那里就成了一片废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红色标注位置为安阳小屯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成了废墟后鲜有人居住,一直到明朝的时候有少量的人住进去了,开始在商朝都城的废墟上耕地,地下也没什么。到了清朝的时候人口增加了,就需要扩大耕地范围,种更多的庄稼,这时就从地里刨出来一些小碎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小屯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他们认为这些小碎片是一种药材,所谓的“龙骨”,就把它卖到中药铺,这就有可能会卖给各种各样的人。有一天这些药材就卖给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个人叫王懿荣,是北京的国子监祭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王懿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王懿荣有古文字功底,他拿这个小碎片一看,上面有字,他的知识告诉他这些字可不是普通的东西,那是比汉代的文字、比砖石上的文字更古老的文字。他当然非常开心,就开始收集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他去世以后把东西都分出去了,其中一部分卖给了一个叫刘鄂的人。刘鄂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学者,他把上面的文字刊录出来,编成一本书出版了。到1904年的时候,有另外一个学者叫孙诒让,根据刘鄂那本书释读上面的文字,认出来大概十来个,但其实有好几个认错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7年的时候,在甲骨学认字方面得到了比较大的突破,比如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就认出了很多商王朝国王的名字。他把这些名字串起来以后,发现跟司马迁《史记》所说的商王朝国王的序列是一样的,这就更加证明它是商王朝的文字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消息。刚好在上个世纪初,考古学从西方传到中国,考古学的特点就是走到田野去,从地底下把研究材料挖出来,然后研究材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到1928年的时候,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派了一个叫董作宾的人到河南安阳发掘。董作宾去了以后发掘了一些甲骨,拿到历史语言研究所给大家看,证明安阳确实出甲骨,而且可能还能挖得到。这就导致了安阳殷墟长期的考古发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从1928年一直挖到中日战争1937年中止。等到中日战争结束,国共内战再结束之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又重新启动了对安阳的发掘,所以安阳的发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从30年代一直持续到了今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现在甲骨文一共出土了大概十几万片,统计数据有一些出入,一般认为大概有13万片,也有说15万片的。今天的甲骨发掘还在继续,偶尔还有发现。比如2004年,在我做考古队长的时候,发现了一坑甲骨。这坑甲骨有什么特点呢?第一,所有甲骨片出自同一个坑,第二,它们都是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但刚才提到的王懿荣收集的甲骨片全是碎片,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农民挖地挖出来的,农民也不懂,“啪”就给敲碎了,都成了碎片。当然也有少量的大片甲骨,这些甲骨都是牛的肩胛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一坑的上面那一片,虽然残了,但就是牛的肩胛骨。被叠压的那一片是龟甲,是乌龟的腹部这一块,但你现在看不到它腹部的反面也就是背面。因为蹊跷都在背面,待会儿我会讲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那么甲骨文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呢?世界上几大文明里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字大家是知道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它是泥板文书,楔形文字。除此之外,跟它年代差不多的,稍晚一点,古埃及也有它的文字。这些文字都比甲骨文要早一些,它们大概是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就有了。还有印度的哈拉帕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但是中国文字有什么特点呢,因为古埃及之后,它的文字已经基本上不用了。两河流域也是一样,到了后巴比伦时代,文字就发生了变化。只有甲骨文,它从3000多年前开始使用,一直到今天,今天我们的汉字里头大概还有一千多个字明显是从甲骨文里头出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泥板文书、甲骨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02 甲骨文造字“三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上的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呢?很多学者说商朝人用了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等方法来创造字,但是我今天想把它讲得简单一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借用故宫一位很有名的文字学家唐兰的观点,来总结这个造字的规律。他说假借、转注都是用字的方法,不能叫造字。比如“你我”的“我”,商朝人造出来的时候实际指的是一件打仗的兵器,后来用的时候就把这个兵器假借为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唐兰先生认为造字只有象形、会意、形声,按照象形、会意、形声三个方法来归纳,我们就可以把甲骨文里的字进行一些研究挖掘,挺有意思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们先说象形字。这张照片是我曾经在安阳发掘过的一辆马车,把这个马车挖出来以后,如果你从上面拍张照片俯视它,再去读甲骨的时候,就能读到甲骨片上有个跟我发现的这辆马车一模一样的字。这就是象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举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例子,实际上象形还有很多更简单的例子。比如鱼,这片甲骨上有个“鱼”字,我们今天的“鱼”字就是这么演变来的,它明显就是一个象形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个字是禾苗的“禾”,“禾”在那个时候应该指的是小米。这张照片是我拍的,而且是我在安阳附近拍的,今天安阳附近还种小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从左向右、从上到下依次为禾、麦、黍、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再看商朝人关于房子的字,其实也是那个时候建筑的反映。我就不细说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象形字还有很多,比方说器物、动物很多象形,比方说老虎、大象,这种动物它都是象形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60, 60, 61);">  接下来讲会意字,会意字是最有意思的。左边是我找的一片甲骨片的拓片,这里面有很多文字。从上往下读,我们看第二个字,是下雨的“雨”,这个“雨”字上面好像一个“山”字倒着写,表示的是天空,底下三点表示雨。这就是会意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再看第四个字,里面是一只羊,两个羊角,外面是个羊圈,把羊角圈到圈里叫作划地为牢,那就是“牢”,有时候这个字里是一头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今天的“牢”字是一个宝盖头,里面一个牛,宝盖头指的就是那个圈。只不过商朝的人在描述事物的时候比较具像,它这个圈里头是羊他就写成羊,圈里头是牛他就写成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们再看会意字。这个字是分两部分,上面这部分是一头猪的象形,底下那个是个脚丫子。右边这个字也是一样,上面这部分是一头鹿,底下也是个脚丫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所谓会意字,它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构件放到一起,从而组成一个字,产生一个意思,这叫会意。比如这几个字,其实很好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一个字是“祝福”的“祝”。这个字左边一个东西,右边是一个人,这个人是跪着的,那个时候基本上都跪着,所以不稀奇。但是这个字会意在左边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像“丁”,但实际上它不是“丁”。这个部分表示的是被祭祀的对象的牌位,就是神牌。一个人跪到神牌前面,口中念念有词,这表示“祝福”的“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认完这个字以后,右边这几个字就好认了。比如“宗教”的“宗”。其实古代的字跟今天的差不多,一个房子的屋顶,一般都厘定为今天的宝盖头了,里面的一横一竖或者两横一竖表示神祗,一个房子里插着祖先牌位,就是“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同理,上面部分宝盖头,里面有个女人,“平安”的“安”,屋子里有一个女人为“安”。有人把它过度解释,说把老婆娶到家里就心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几个字认完以后,我想请大家再认一个字。这个字很有意思,把它描下来就跟左上角的那个字是一样的结构。这个字是刻在一个陶片上的,是甲骨文里最常见的字。只有左右结构,但是这个字有时候还是左中右结构,实际是一样的,因为商代的字有时候不完全定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间部分的底下那一块,表示一个木头做的鼓座,中间圆的就是鼓,而上面跟一个“山”字似的,那是一个装饰。因为我做商代研究,我见过很多商朝人做的东西,他们特别喜欢做这种装饰,有好多东西上都有这么一个装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是一个“鼓”字。右边一只手拿着一个鼓槌,左边也是一只手拿着一个鼓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大家注意,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现在我们可以坐高凳子,那个时候都是坐地下,鼓也很低,坐在地下两只手敲鼓,这就是“鼓”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刻着“鼓”字的这块陶片,是安阳当地的一个耕地的农民捡到的,他没事经常在地里捡陶片,他知道陶片很古老。他捡过很多陶片,有五千年前的、四千年前的,这块是三千多年前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他捡到这块陶片以后觉得这个有价值,就收了起来,然后给了我一张拓片,陶片没给我。这个老先生很厉害,捡了几十年,所以他捡的东西很多,都是小碎片,他都用箱子放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他一边捡一边学考古,所以他捡完了这些陶片渣子、石头后,都把它编排好,然后一盒一盒捋好:这是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那是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的,这是商朝的,那是南北朝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有一次我去了,他让我帮他看弄得对不对。我还真花了一上午仔细跟他比对一遍,基本没什么错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认完这个“鼓”字,我想请大家再认一个字,而这个字是形声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同样是在河南安阳,就在出甲骨的地方,我们挖出过一件青铜器,这件青铜器的腹部——器物的内侧有一小片铭文,有个类似“鼓”的字,但跟“鼓”字又不完全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它两侧不是一只手拿根鼓槌,是三撇。这就是“彭”,我一说“彭”你马上意识到这是形声字,因为“嘭嘭嘭”,有声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认出很多字来,我们就会知道这些甲骨片到底写的是什么。比如这一片,“王其田”,就是国王去田猎打猎会不会顺利,写得很清楚,我们就可以读出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03 甲骨文写了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捋了一下,发现它的内容非常地丰富,其中绝大多数跟祭祀、战争、狩猎有关,包括祭祀卜辞、战争卜辞、狩猎卜辞,还有旬夕卜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什么是旬夕卜辞?我们今天一个礼拜是七天,一个月是四周,可是商朝的时候一个月三旬,一周是十天,就是一旬,所以他经常会问,下一旬我做什么事情会不会顺利,下一旬会不会下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然还有表示天象的,比如月食的、日月星辰的。还有病患,比如商朝一个很有名的女性人物妇好,她得了病,会不会牙齿痛之类的,就讲她的病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然还记载了很多人物,卜辞上或者甲骨文里提到了很多的商朝的国王,提到很多类似于妇好这样的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04 甲骨文背后的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有了这些内容以后,我们就可以研究三千年前那个王朝。根据这些甲骨文,我们能够看到三千年前的一些历史文化,也就是说甲骨文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关于三千年前的历史和那时的文化面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首先我们看看三千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其实甲骨文里就有很多信息,比如这张图片、这些字,当然这里面有的是金文,有的是甲骨文,这都是那个时候的字,从这些字就能看出来那个时候商朝人怎么生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比如我们如今有军队的旗帜,那个时候也是有旗帜的。我们不可能挖出一面三千年前的旗帜来,但是我们能从字里看到三千年前的旗帜是跟今天完全不一样的。这几个都是“旗”字。</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60, 60, 6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金文中所见商王朝旗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个字大家可以顺便再认一下,“得”字,一只手拿到了海贝就叫“得”,为什么是海贝呢?因为海贝代表了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还有那个时候的生活方式。比如今天我坐在这儿,有桌子,有高椅子,这是很晚的东西,三千年前没有。三千年前有很小很矮的案,比如左边这个石俎。右边这个字下面一个抬舆,两个人在抬舆上抬东西。这是那时候的生活方式,看到这个是不是想起日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除此之外,甲骨文还给我们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人物资料,比如妇好。我们在挖一个墓以后,凭着墓葬里出土的文物,说这个墓的主人叫妇好,之所以能够这么肯定,就是因为有甲骨文。我们发现的提到妇好的甲骨片有200多片,所以我们才能知道妇好生前做过什么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甲骨文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也非常地丰富。举个例子,今天农业仍然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形态,那时占卜很多都是跟农业有关的,所以能够看出来那个时候也重视农业,而且商朝主要的经济形式还是农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左(由上往下读):甲辰贞其登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意即:甲辰日卜问,是否征收粮食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由右往左读):贞我不其受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意即:卜问,我们是否有个丰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右(由上往下读):南土受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意即:卜问,南部地区是否会是个丰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我们把这些甲骨文的文字解读出来以后,我们就能知道商王朝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农业社会,是一个等级化非常明显的阶级社会,也是一个生活内容很丰富的——跟历史上后来一脉相承的一个社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是甲骨文文字背后的内容,当然我们只能简单地讲一讲,不可能一个一个字地讲。如果一个一个字讲的话,有专门的古文字学家,他们一辈子都在从事这项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05 一个误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另外,我想讲一下很多人对商王朝的一个误解。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大家都以为商朝人日常书写的文字是用刀刻出来的,认为商朝是刀笔文字时代。其实甲骨文只是碰巧保存下来了,真正的商朝社会,那时的日常书写肯定是毛笔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讲完甲骨文我得把这个掰过来,并不是因为发现了甲骨文就说商朝是刀笔文字时代,其实它是毛笔文字时代。我们可以看一看甲骨文里跟毛笔字相关的一些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几个字,大家可以试着认一认。文字学家都认识这些字,认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对这些字的解释稍微有一些不同,我用的是我自己的解释,我认为我的解释是有道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一个字,又看到“手”了,一只手就这么拿着,剩余表现的就是一支笔。商朝人喜欢做装饰,上面是笔上的一个装饰。拿着一支笔在写字,这就是“历史”的“史”,书写下来就是历史的“史”。这是毛笔的拿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font-size: 15px;">  第二个字是“典”,“典”指古典文献、典籍。“典”有四竖,那是竹简,或者是四根物条,有一圈是代表一根绳子把竹简编起来,然后底下两只手将竹简拿起来读,或者合起来保存,这就是“典”字。</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看第三个,上面两个字“作册”,就是编书,当然作册是一个官职,编书也是个官职,不是普通人能编的,所以这些文字里就包含有毛笔字信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font-size: 15px;">  实际上,我们发现过一片卜骨,很有意思。这片卜骨还真没公布过,它有一条一条的竖条,就像今天我们的作业本上的线格,关键就在这个竖条上。字是黑色的,按照竖条把字刻好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们去读它的时候居然读不通,然后发现它不是一句话,是一个个的字,上面还有好多墨在上面,实际上是为了刻写了以后,用毛笔练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大家再看一下这张照片,“母”“丁”“彝”三个字,它很多的笔道都是圆弧型的,绝不是刀刻的,是毛笔写的,写了以后用泥抠下来,用范铸造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大家看这个字,这也是个“彝”字,拐弯那一笔那么圆润,它一定是毛笔写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然还有其他的字,“父”“辛”两个字明显是毛笔字,笔锋都还有,这都是那个时候写毛笔字的比较重要的证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们还有更硬的证据,能充分证明商朝三千年前是写毛笔字的。我们发现了一件玉器,玉器上直接就发现了毛笔写的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带墨书文字的石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后来我们又发现另一件玉器,上面有商朝人蘸着朱砂写的红色的毛笔字。所以商王朝时代是一个毛笔字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带朱砂文字的玉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从甲骨文讲到那时候的日常书写,都离不开甲骨文的发现。如果没有甲骨文的发现,我们不会认识到商王朝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不会知道那个时候是写毛笔字。所以,甲骨文也好,毛笔字也好,都是三千年前的古文字。正是因为有了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我们才知道那么多的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课后问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想知道占卜怎么代表吉或者凶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好的。我可以开个卦了啊。大家知道甲骨文很多都是记录占卜的结果,一条完整的卜辞它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具体时间,谁来占卜,问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结果如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重要的在于占卜,他问的事情可以事先想好,但是关键是要做一些准备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比如卜骨,他要先把骨头这个地方锯开刮平,然后还要在背后凿一些小坑,凿完坑以后再钻一个小圆洞。占卜的时候,问题的结果是根据正面开的裂痕来判断的。卜甲也是一样,正面有很多裂纹,这叫卜兆,根据裂纹来判断吉和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怎么样判断吉凶呢?其实秘密在后边那些凿的小槽和钻的小孔中。因为它占卜之前要钻凿好,占卜的时候要拿火去烧,所以后面经常有黑点,钻凿以后厚薄不匀,这里挖了一个坑,那里又挖了一个洞,烧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就裂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占卜的这个人做完以后,一般国王读卜兆,国王就说,根据这个卜兆,我下一次打仗一定会怎么怎么样,我去打猎一定会很安全,或者说下个礼拜会下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但是,什么样的卜兆是好的结果,什么样的卜兆是不好的结果,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想知道。因为卜兆的卜一般是裂个竖纹,然后裂个横纹,“占卜”的“卜”就这么写。一个竖纹一个横纹,形成了一个夹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美国有一位学者专门做过这个研究,就是根据正面的卜兆的夹角去研究,看看夹角是锐角时是吉还是凶,或者夹角是钝角时是吉还是凶,就想找出这个规律来。结果很遗憾,没找出任何规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所以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当然也有可能读卜兆的时候就是胡说八道,但目前为止确实还没有结论,研究还不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但是我觉得在大数据时代就有可能给出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因为过去的统计它就只有是还是不是,我们可能有必要去辨别出什么时间段是什么样的卜兆,或者根据问的事情去辨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大数据时代可以根据卜兆做成图形,现代科技发达,这些是有可能能够解读出来的,但是今天还不可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唐老师,刚才听到您讲小屯,我以前一直有疑问,为什么几千年没有在小屯这片土地上发现甲骨片,但是在1899年王懿荣就得到这个契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您刚才说其实在明以前,这个地方成为废墟之后几乎没有人烟,在小屯所发现的这些碎片和近几十年来大陆的很多新的发掘,这些发掘的甲骨片的地点和原来小屯的地点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事还挺复杂。三千年前西周把商王朝打下来以后,刚开始商王朝还有人活着,周王就说你们还是在你们的地盘好好活着,我撤了,但他又不放心,就设了所谓的三监,就把他的叔叔管叔、蔡叔、霍叔放到安阳的周边去监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商朝的王子武庚还带着商朝人住在那,但是时间很短,因为很快武庚就叛乱。叛乱以后,周人二次东征又把他打垮了。这时候周人开始改变了战略,我全给你迁走,谁让你不老实。这一迁走,殷墟就废了,从此这个地方就没有人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到西周时候小屯就是墓地,因为我们在小屯发现过两座西周墓葬,在附近还发现过几个墓地,也是西周的。战国时候,墓地,隋唐时候,墓地,我们经常发现隋唐墓葬。但就是一直没有人居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到了宋朝的时候,在殷墟的附近南边开始出现了一个居民点,很复杂的,叫什么黄堆原,到明代的时候才有人住到小屯来。从周初二次东征以后到明朝人再进来,隔了很多年都没人,所以不会有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明朝刚开始就几户人家进来,慢慢可能有别人迁过来,结婚生子,慢慢扩展,到了清朝末年人口多了,才开始占据更大的地方耕作,而耕作的地方恰恰就在小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而今天来看,小屯村底下以及小屯的南边和北边这一片刚好是殷墟的核心区,也就是商王朝都城的最重要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宫殿宗庙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占卜就在宫殿宗庙区进行方,所以刚好是在小屯这个地方,占卜完以后,龟甲兽骨就被一坑一坑埋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所以早年的都是偶然挖出来,正好碰巧碎了,后来我们挖出来的几坑都是完完整整的甲骨。在1936年发现一坑有17000片甲骨,1973年发现好几个小坑,1993年又发现一坑,2004年发现好几个小坑,全都是一坑一坑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个区域刚好是商王朝都城的核心宫殿宗庙区所在,也就是当年占卜的地方,占卜完后甲骨就被埋在了附近,导致现在才发现。其他地方有,但是极少,基本都是零散的,这个局部是最集中的地方,今天还能挖得到,只不过不能随便去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8年4月29日 搜狐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唐际根</b><span style="font-size: 15px;">,江西省萍乡市人,1964年生。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社会学中心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安阳殷墟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资源学院文物专业教授等职。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与社会学系客座教授、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客座教授、北大资源学院客座教授、安阳师范学院首位“殷都学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视 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 图文资料均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