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说张新明

柴大官人(道音使者)

<p class="ql-block">甘港张新明</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上甘港号称文甘港,出过不少优秀人物。我要说得是毕业于应县一中的上甘港人张新明。 他1983年从应县一中考入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1984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山西省书协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文联一级调研员。</p><p class="ql-block"> 张新明兴趣广泛,自幼喜欢书法,每每看见自己心爱的字,他便驻足,边看边写,直至学会。在他读书期间,无论在哪个学校,班里抄黑板、刻腊板、出墙报的活几乎都是出自他手。这为他日后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张新明有一股子钻劲。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研究经济、文化、旅游、历史、城市管理。他牵头开展过各种课题研究,写了众多调研报告;他编辑过诸多大型资料型工具书《雁北四十二年》《大同五十年概览》;他为大同“两会"编辑过多种图文并茂的画册;他为大同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国家级园林城市做过较大贡献;他为大同古城活起来火起来提过160多条建议;他为大同成为能源革命的尖兵而又当专家又当干事……总而言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既然生活在这座城市,就要热爱这座城市、就要为这座城市做点事儿。”张新明还是位书籍收藏者,收藏专题是同朔地区的各种文献资料书籍,三十多年已有藏书一万余册,应该是同朔地区收藏本地资料文献书籍第一人。</p><p class="ql-block">遇伯乐 雕陈砖 制印泥 题匾文</p><p class="ql-block">书道,上古称书法为书道。南开大学教授书法名家田蕴章用《书道泽世延》为题,写了自己书法历程。现老文人、老书法家们见面问候,也喜用“书道修身”“书道养心”。当然能书者,必具其道。敢道,必有其独到之处。</p><p class="ql-block"> 张新明的书法独具特色,验证着上古称谓的书道。他的作品曾在多省市及香港、台湾等地展出,其独特的风格每次都能吸引众多观展者驻足、仔细欣赏。2018年,在吕梁市孝坛书画展中,有从京城而来的书法大家评价道:“张新明先生的书写的《融通四海》是融慧智商和笔墨书香的大作。”其实这位大家的评价早已是张新明的许多粉丝赞不绝口的共识。他的书道,是浓重清淡皆宜,飞白顿挫有节感,回峰吊露玄妙,不丢不超,横竖适度。字的布局上下合理,全局卷面结构宽松稠密恰当畅快。</p><p class="ql-block"> 张新明真正走上书法创作之路,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他就读于山西农业大学期间,张新明几乎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于临贴练字。他以“二王"书道为主,兼学别家。特别是现代书法大家沈尹默、胡问遂的行楷深深地吸引了他,而且他愿意付出大量的时间去专门研习。</p><p class="ql-block"> 由于张新明刻苦用功,加上老师的指点,他的书法水平在大学期间得到了超越发展。期间参加学校组织的每场书画展都能获奖。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全国大学生书画展。</p><p class="ql-block"> 非常值得称道的是,张新明在读大学时的1985年就加入了山西省书法家协会。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山西农大举办师生书画展览,聘请了省书协的一位副主席担任评委。他的作品被评为学生书法作品一等奖。获奖之后,这位省书协副主席非要见见张新明本人,校长带他步入学校书坛,省书协副主席想要现场看看这位大学生究竟写得怎么样。张新明在省书协副主席的命题中,他边念他边写,写完后,书协副主席与校长连连说:写的好,有培养前途,并将张新明的基本情况做了详细的登记。</p><p class="ql-block"> 随后,张新明的书法作品参加全省大学生书画展并获奖。获奖后几天,省书协给张新明寄来入山西书法家协会登记表。他填表后寄回省书协,不到一个月,他便收到个本子,上书《中国书法家协会山西省分会会员证》。当他展开一看,姓名栏,是张新明三个字,他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自己仅是20刚出头的学生小哥,仅凭参展获奖就加入了省书协会员。</p><p class="ql-block"> 张新明的书法作品深得大家喜欢,不少人慕名求他写字题匾,为文物单位添彩。2019年晋城传统文化界人士礼邀张新明创作《勅镇北极》并木刻挂在晋城市泽州县静乐宫主殿;《普福临佑》木刻匾文挂在高平市西珏山真武观;《天地無私為善自然获福,聖賢有教修身可以齊家》《清静居》《三官庙》《紫气东来》《喜神殿》等作品的木刻匾文,或挂云冈区三官庙或太行山或恒山区域或新荣区等地古建群。受到了考古学者、游客的观赏赞叹:“张先生的字,不仅是舒展大器有出处,还写的有骨有肉,耐端细品。”并收藏。</p><p class="ql-block"> 古代文人都用毛笔写字,就如当今人们的用钢笔和玩电脑。若能书者必能作画和篆刻。是书画展就必有篆刻作品的出现,篆刻是书画作品留名印痕,更是作者责任人的凭据和担当。而今作画少于写字,篆刻更是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 大同市委统战部2018年5月的书画展,展出了三百六十件作品,之中只有两件篆刻作品。其中有张新明一件。因为张新明爱好多、兴趣广。他从事书法、摄影、美术设计、收藏,更喜篆刻、砖雕的创造。十几年前,柴大姐到张新明单位办事,看到了他两手朱红带艾条,正用药碾子碾压艾绒、朱砂,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真材实料的朱砂印泥。他的书法作品所用的印泥和石刻印章全部是他自己制作篆刻的,其中有一面圆背方的《厚德载物》印,看这个印,从打在书法作品上的印痕看不出是哪种材质的印章,因为我知道张新明有块老陈砖雕刻而成《厚德载物》印。好奇的柴大姐,曾多次专门去看他的工作室的工具和备料,证实过此印已跟随主人几十年。他还用鼠标在电脑上随意写双钩作品。乡友作家马海说:"新明学习工作非常刻苦认真。"</p><p class="ql-block">讲城改 赠古物 走恒山 助发展 </p><p class="ql-block"> 张新明不限于书道,他还曾做过大同市“专家丶学者丶企业家纵横论坛”讲座。张新明已给大同市的历任常委讲过大同经济。特别是近年来,他讲转型发展、讲新能源、讲文旅融合、讲乡村振兴、讲古城保护。他给市委主要领导讲过大同市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古城保护,并提了160多条建议被市委主要领导采用。 </p><p class="ql-block"> 2015年9日24日,由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主持的“专家丶学者丶企业家纵横论坛”在大同市武定门二楼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如何让大同古城活起来火起来”。参加该会议的有大同市委市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到会人还有塔乡人时任大同县委书记的王凤瑞,应县一中学子文史学者力高才。那年,张新明任大同市统计局党组成员丶监测中心专职副主任,他在本次论坛用5千字的《对大同市旅业发展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为主题,论述了大同市旅游业的发展前景。</p><p class="ql-block"> 张新明在文中,分四个部分论述,一是大同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二,旅游业发展的困惑;三,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四,旅游业发展的设想。用逐年的数据验证对比,逐条逐项的反复论述了大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他将大同市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有理有据的论证了大同市旅游发展要做到“有文化丶有内涵丶有品味丶有特色丶有人气丶有吸引力,让游客来了有看的丶有吃的丶有住的丶有玩的丶真正让游客能够留下来领略古城特色,感受古城文化丶享受塞外生活。”最经典之处还有张新明在旅游文化方面,也是本次授课的结束语:“建议市政府要详细规划,正确引导,借鉴其它古都好的做法和经验,尽快挖掘古城文化,聚集古城人气,开发古城旅游,实现古都文化的跳跃式,革命性转型。”</p><p class="ql-block"> 大同电视台综合频道当天播放本次论坛,2015年9月25日,山西日报丶山西新闻网大同频道丶大同日报刋全文丶大同新闻网等媒体及时报道本次论坛盛况,大同市委主办的《今日大同》2015年第11期全文登载了他的《对大同市旅业发展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文章。 当年10月,大同市委组成了由张新明带队的“大同市文瀛湖冬季旅游开发项目考察团”,该团有大同市规划局丶园林局丶旅游局相关领导共六人赴山东省丶黑龙江省进行了十多天的专题考察。返同后张新明给市委写出了专题汇报材料,并结合大同御东新区规划提出了大同御东新区旅旅规划线路,为市委又一次提交了满意的答卷。</p><p class="ql-block"> 因为张新明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改造、旅游文化产业和国学文脉课题善思考追根,常常到现场看效果。2020年春季,张新明在云州区吉家庄捡到了两件古物,他在日记中写道:“一件玉环,经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专家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为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文物,应为妇女胸脯所挂之玉佩,圆环形,外直径8cm、内直径6cm。玉环中鼓而边薄,晶莹剔透、纯净圆润。贝壳两个,纯白色,完整有挂眼,质地坚硬细腻,有人为修凿痕迹,应该也是古代妇女装饰用品。</p><p class="ql-block">可见,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女生尤为突出。</p><p class="ql-block">云州区吉家庄村东,古人类遗址区。那天看完本打算上车回家,结果一脚踢出三件文物,我全部捐赠了。自己留下没啥意义,顶多换点钱。捐赠给国家就有用了,可作为研究东方人类文明史的证物。因为玉环不是大同本地的而是东北的,5000年前怎么就到了桑干河流域?跨界跨域太大,很有可能是北方游牧民族带过来的。由此更进一步说明大同不仅是人类文明发祥地,而且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民族的融合之地。"</p><p class="ql-block">张新明弄明白了自己的所爱之物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就主动到市博物馆捐赠。他这种举动受到了领导、文友丶收藏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但也有人开玩笑说:"他是个傻子。"也有友人说:"傻人有傻福,福生无量。向这类傻子致敬。"张新明先生他自已说:"这是文物,文物就应归国家所有。"这几件文物就这样回到了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几年大同的发展,张新明真的没少操心、没少付出。他在统计局工作期间,从大同二次创业到调整产业结构,到一切为了发展重振大同雄风,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一直到现在多次给市委常委专题讲过课,为大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张新明自2016始,几年来,十几次率团走入恒山古建旅游景区,走访这里的现况和未来开发,助力恒山的全面发展谋划。2017年7月连日雨天,22日,天公作美,天空辽阔。时任大同市文联党组成员丶调研员丶副主席的张新明,率大同市文化界力高才丶李键等人走进“北岳恒山暑期公益夏令营”课堂。与夏令营师生近距离交流,了解调研夏令营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办营教学宗旨等全面工作,给学员讲学习书画及交流互动。张新明对学习传统道德文化的学员和主办单位所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市艺术界丶国学文化界与恒山积极配合的两项工作:“一是让我市文化艺术界,书画国学文化界的名人分期分批走进恒山,用各种形式将现代文化和优秀传统国学文化相结合送给青少年学员,受益终身。二是从近处着手,将恒山每个适合用书画文化作品装点的庭堂补齐,再加重恒山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根底的挖掘,将大同市深厚的多元文化与恒山古建旅游,自然人文和现代经济发展连接共发展。 ”张新明率大同市书画人在恒山德道书画院的文案上现场书画示范,共同创作30多幅书画作品,全部现场赠给30多位青少年,为此批学员的学习和生活乃至文化开发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校对:柴明一,摄影\编辑\撰文:柴文梅)</p> <p class="ql-block">(校对:柴明一,摄影\编辑\撰文:柴文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