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23日上午第一场:李健老师《学前教育法律法规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本次学习加深了对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解:既遵循了学前教育规律,又体现了国家意志,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学习时不仅要了解政策法规的字面意思,更要理解规定背后的用意与精神。 在专家指导下在课外更多地补习有关法律知识。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而且也有助于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维护自己应有的权益,甚至避免不必要的麻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23日下午第二场:朱金玲老师《多个角度话师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德我们常挂嘴边,但我们真能说出它全部的内涵吗?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道德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节与约束。而教师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一种关系,体现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说朱老师提到她自己在工作中一直力求做到热情、好奇、好学、虚心、自然、自在。而在专业成长方面,专业不仅仅指对学前教育的认知,还包括对儿童的认知。而针对“成长”,朱老师用这样几个词来概括:“坚守、实践、学习、反思、应对、成就自我。”认同你所选择的职业,认同你为这一职业而付出的一切努力,始终坚守在岗位。不断的实践,从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反思、学习,从容应对表扬与挫折,最终才能成就自我。我们要明白,专业不仅是知识和理论,成长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对自我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在工作中,我们是处在一个大环境里,身边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对于团队,应本着互惠互利、发展自我、成就园所的宗旨,做到有能力站在台前引领与展示,有能力站在台后鼓励与支持。对于身边的伙伴,应该正确认知自我,认知他人,协调和建立“关系”,互相引导与促进。我们的工作不仅仅只指向儿童,最重要的还有家长,对于家长,我们要平等对待,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真诚相待。这样才能更好的双向呵护孩子们的成长。在幼儿园中,除去教师,必不可少的便是带头人——园长,对于我们的大家长,我们更应该尊重、信任、理解、共谋、共建。在幼儿教师这一行业中,最重要的便是儿童,我们应该尊重、接纳每一个孩子,支持他天马行空的想象、有趣天真的行动,加以引导,陪伴儿童更加快乐健康的长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24日上午第三场:李莉老师《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自主探索与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老师为我们播放的《想吃曲奇饼干的小猪》视频,视频中的小猪为了吃到冰箱上的曲奇饼干,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从未放弃,最终如愿吃到了饼干。看完视频,引发我的思考,在我们组织的孩子的游戏活动当中,我们能否唤起幼儿的内在动机,从而百折不挠的去尝试?在活动中,我们是否能够放手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在这次学习中,我明白,教师对孩子的“信任”是自发游戏发展的大前提。要大胆放手,让孩子敢于想象,敢于尝试,敢于面对挫折失败,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24日下午第四场:王娜老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如何看待“家园共育”?在你心中,家园共育是否重要?你是如何开展这一工作的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要摆正对于家园共育的价值定位,这一项工作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园所发展,有利于提高家长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支持合作型的家长,我们要做到多反馈、让其多参与;对于顺其自然型的家长,我们要多关注、多沟通;对于消极抵触型的家长,我们要多理解、多引导。幼儿园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受益的将会是我们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24日下午第五场:马炳霞老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安全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作为老师,我们深知“安全”两个字有多么沉重,但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敏锐的眼睛,想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用心动脑,把安全寓于一日生活之中,在轻松自然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安全教育,才能真正达到细而无声的效果。总之,幼儿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应该始终贯穿着安全教育的内容,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们,让我们睁大双眼,用心观察,俯下身,沉下心,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安全,处处有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