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下,巴彦高勒镇富万佳家庭农场的鲜食玉米喜获丰收,农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收获、采摘玉米,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富万佳家庭农场由巴彦高勒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庆军创办,以特色玉米种植业为主,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为玉米产业规模化发展趟出一条巴彦高勒独有的特色之路,形成了“党支部+市场+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经营模式。</p> <p class="ql-block"> 富万佳家庭农场总投资200万元,现有大中型耕种、植保无人机、收割设备20余台套,引领农户“抱团”发展,带动巴彦高勒村贫困户、低保户50余户,每年帮助贫困户增收7万余元,巩固贫困户脱贫成果。与临近的黑龙江北安、吉林松原、白城等多家区外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回收订单,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努力做大做强“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发展链条,为稳定可持续脱贫、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巴彦高勒镇积极探索“党支部+市场+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实现了集体经济滚动发展,经营主体迅速壮大,农户分红持续增收。</p> <p class="ql-block"> 强引领,支部建在产业上。将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工作作为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因地制宜选取青贮玉米、鲜食玉米、甜菜等特色产业项目先行试点,党支部牵头创办领办合作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坚强的党支部,村民不信赖村干部,对产业发展持怀疑态度,各项工作都很难开展。巴彦高勒镇党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与村“两委”商议后,决定把党支部建在产业发展第一线,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乡村治理上,实现一个支部引领一方产业。</p> <p class="ql-block"> 聚合力,党员聚在产业上。通过巴彦高勒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充分挖掘优秀的能人大户、致富能手和专业人才,把合作社中的农民党员培养成种养大户,把优秀种养大户培养成党员,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粘合剂”。</p> <p class="ql-block"> 重实效,群众富在产业上。优先聘请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从事机械操作、田间管理、作物收割等工作,充分保障入股农民分红、务工收入。今年,朱庆军表示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今年的收益更为可观。“始终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保障农民利益,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这样既能提高生产力水平,又能降低劳动成本,农户们当然愿意入股分红了”朱庆军说到。</p> <p class="ql-block"> 基层党组织是产业革命的“指挥所”和“先锋队”,要不断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把党建触角延伸到产业发展第一线,让党员先锋作用在田间地头闪光,激发出产业革命的内生动力,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带领群众满怀信心和决心站上产业革命的潮头,为打好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提供坚强保证和有力支撑。</p> <p class="ql-block"> 党旗招展,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党建聚合乡村振兴的澎湃力量。下一步,巴彦高勒镇党委将继续走党建助推优势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