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香的麻子

大漠胡杨

<p class="ql-block">  在家乡,有一种人们喜爱的嗑食,可以像嗑瓜子一样食用,老少咸宜,尤其深得女性青睐。在看电视,或与朋友聊天时,它是很好的零嘴。当然,在无聊时,它也是打发时间的好东西。这种嗑食就是麻子。</p> <p class="ql-block">  麻子,也叫苴麻、火麻仁、炒火麻仁,是一种农作物,枝高1米以上,秋天成熟季节割下,晒干后通过人力让肉仁与秸秆分开。它的果实,形如芝麻,绿豆大小,外壳薄脆,肉仁悠香,可以嗑食和榨油,具有润肠通便、润燥杀虫等功效,是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省区特产。在陕甘一带,麻子很受普通百姓喜欢。</p> <p class="ql-block">  麻子是一种名闻遐迩的地方特色美食。麻子油是一种上等食用油,用它炒的菜和凉拌的菜都很香。由于麻子比较稀罕,麻子油很金贵,一般人家几乎吃不上。麻子仁经过晒干、碾压、过筛,可将里面的“肉”,也就是麻腐提取出来,擀面,夹在里面,在锅里烙熟,就成了香喷喷的麻腐馍,那种味道吃一次就难以忘记。如今,在家乡秦安的酒店里,麻腐馍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地方小吃。在乌鲁木齐阿勒泰路上一个刘姓甘肃老乡开的一家“陇商食府”,麻腐馍是一种招牌美食,吃的人很多,年初我慕名吃过一次,至今还口有余香。</p> <p class="ql-block">  麻子的秸秆也是很有用处的。麻子收割后,用水浸泡秸秆数日,将皮剥成丝,然后搓成麻绳,可用来纳鞋底,纳的鞋底是很结实的,也可制作捆绑东西的绳子。以前乡亲们穿的布鞋就是用麻绳纳的,我小时候一直穿的是母亲用麻绳纳的鞋。过去几十年了,现在说起母亲纳的鞋,心里还是暖暖的,比当年穿上鞋子心里还暖。</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的时候,家家户户大都种麻子,一般种个几分地,多的种个一两亩,主要是自己炒了嗑食和榨油食用,也有拿到集市上去卖的。那时候,偶尔能看到货郎挑着担子到村里卖麻子,手里摇着拨浪鼓,“咚咚咚”地招揽生意,嘴里还不停地吆喝着:“卖麻子了”。最近一二十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加之经济效益不太高,大部分人家都不再种麻子了,即便有的人家还在种,种得也不多。现在,一般人想嗑麻子,要到镇里或县城去买。这几年,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在县城买上几斤,带回新疆给家里人嗑和送亲朋好友。老家的麻子,熟的一斤15元,生的一斤10元,价格不便宜,物以稀为贵。</p> <p class="ql-block">  离开家乡前,经常嗑麻子,离开家乡后就很少嗑了,但味蕾里一直藏着深深的记忆,偶尔会有一种想嗑麻子的冲动。每当回老家嗑上麻子,或者亲朋好友捎些麻子,总会在舌尖上唤起一种熟悉的儿时味道,也会从心底里泛起一种亲切的家乡味道。</p> <p class="ql-block">  由于麻子比较小,不太好嗑,所以磕起来需要一定技术,也得有一定耐心。会嗑的人把麻子丢进嘴里,上下牙一碰,麻子就一分两半,壳是壳,仁是仁。有的人嗑技很高,一会儿就把一把麻子嗑光了,甚至有的连嗑麻子的声音都很动听,听起来像美妙的乐曲。没有嗑过的人不一定会嗑,心急的人不一定会有耐心。有的人第一次嗑麻子时,竟连壳带仁一块吃了下去,闹了笑话。</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有一个我叫二娘的老人,82岁了,身体很硬朗,整天闲不住,她种了一小块麻子。昨天下午,走路路过这块麻子地, 我想看看结的果实怎么样,于是就径直走了进去。到了麻子地,只见麻子种得很密,只有侧着身子,才能从麻子树之间走过去;麻子长得很旺盛,郁郁葱葱,麻杆又直又高,比我的个子高出不少,大都在两米以上;叶子两头窄中介宽,边缘呈锯齿状,像山鸡的羽毛一样漂亮;果实已经开始形成,籽儿繁繁的,一嘟噜一嘟噜的,长势喜人。从麻子地里出来,碰到一个正在另外一块地里干活的年轻媳妇,我说二娘的麻子长得不错嘛,她说今年雨水好,老人家管理得也好,麻子也就长得好。二娘的麻子种得这么好,预示乡亲们今年会有一个好收成,也预示着家乡也会收获一个更加硕果累累的美好明天。</p> <p class="ql-block">  麻子,这个小小的嗑食,滋润着乡亲们的惬意时光,也温润着游子们的深深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