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发小一起的松赞精品游(上)

王凤鸣Lucy Wang

<p class="ql-block">我和文妹去云南松赞游是2018年4月的事,一晃已经过去三年多。宅家的日子翻阅着照片,便想着把我们的活动用美篇记录下来。根据照片显示的时间和行程安排,建立图片框架再慢慢填入回忆文字,思绪带着我仿佛又深度重游了一次松赞。</p><p class="ql-block">选择松赞是曾经的同事(二位都是旅游达人马蜂窝专业写手)推荐的,官网上查到松赞精品酒店的风格和“夕阳红”产品的安排,非常适合我们的年龄,决定去体验一次带管家的围绕松赞丽江林卡、塔城山居、茨中山居、奔子栏山居和香格里拉五个精品酒店地理位置展开而设计的行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交通安排如下:</p><p class="ql-block">4月6日: 上海 → 丽江</p><p class="ql-block">4月13日: 丽江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大理(长途汽车)</span></p><p class="ql-block">4月16日: 大理 → 上海</p> <p class="ql-block">4月6日飞抵丽江,司机和年轻的女管家接我们直接入住松赞丽江林卡,海拔2400米。</p> <p class="ql-block">松赞酒店集团的创始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玛多吉是</span>生长在云南香格里拉,后求学,辗转奋斗进入中央电视台制作纪录片。最终,他回到家乡,在自家的老宅处盖起了松赞小客栈,通过十几年的努力逐步打造出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精品山居。他首创“酒店+旅游”模式,以点缀在滇藏沿线的松赞山居为平台,配套车辆和管家服务,以自然、文化探索为核心的深度旅游环线。所有的松赞精品酒店都有着独特的理念修建和运行,每一个松赞酒店都安家在精挑细选远离尘器,风景优美,文化深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松赞丽江林卡酒店依照汉唐官建形制,结合纳西传统院落形式建造,将丽江地区不同文化融合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酒店保留了松赞一贯的村落文化选址,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体,配备露天恒温泳池、SPA和健身房等设施。观景平台上能左观玉龙雪山,右临文笔峰,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在此感受丽江的慢时光。</p> <p class="ql-block">房间窗外潺潺流水、绿茵环绕。</p> <p class="ql-block">先在餐厅吃午饭,面条似乎是我们离开上海后的必点餐。</p> <p class="ql-block">喝下午茶地方</p> <p class="ql-block">特色青稞饼干酥松细腻口口香浓。</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就慢慢地记录下各种快乐美好的时光😃。文妹和我分别带了24-70mm、70-200mm的镜头,完美组合!</p> <p class="ql-block">非常喜欢幽幽兰花置于咖啡色木窗格前。</p> <p class="ql-block">嗨完之后我俩踏着小雨在酒店附近散步逛逛,真实地感受到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悠闲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4月7日用完早餐,我们到顶层的观景平台上寻找着遥相呼应各领风骚的文笔峰和北向玉龙雪山的景色。</p><p class="ql-block">照片为烟雨朦胧中的玉龙雪山。</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小团六人(一对母女来自北京,一对夫妻来自天津)在管家和二位驾驶员的陪同下沿金沙江河谷前往松赞塔城山居,途经长江第一湾、茶马古道和重镇石鼓镇,欣赏田园风光及纳西族聚居村落。</p> <p class="ql-block">长江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重镇石鼓镇</p> <p class="ql-block">重镇石鼓镇围墙边拍到的“七彩花或者叫奇异花”。</p> <p class="ql-block">纳西族自治县的茶马古道,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访居住在古道旁老年活动室,听老人们弹拔演唱纳西古乐,从他们脸上的自然笑容看到了生活的安好。</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达塔城山居酒店,海拔2020米,塔城处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这里古老的森林随处可见。得益于同事Luna 写过专题松赞精品山居报道,我们的房间被安排在最右边那一间,景观视野更加开阔。</p><p class="ql-block">在酒店享受本地特色的家常午餐,觉得哪个菜好吃还可以要求厨房再来一盘。</p><p class="ql-block">因为偏远地区物资交通运输原因,<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无法让客人现场点餐,</span>每天管家会把第二天二次正餐的菜单告诉我们。</p> <p class="ql-block">色彩缤纷帘布左右挂起的酒店大门</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散步酒店所在的村落,看干年银杏树,青稞地、麦田,感受田园诗意的松赞塔城山居。</p> <p class="ql-block">碧绿的青稞地。</p> <p class="ql-block">田园里我们认识了不少植物和蔬菜😀。</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工作人员除日常服务之外还要负责后面菜园的种植和养护。</p> <p class="ql-block">千年银杏树下我们的牵手🎈。</p> <p class="ql-block">这里远离游客,酒店对面碧绿的田野和背靠纳西山村的片片葡萄园。</p> <p class="ql-block">房间内茶几的布置充满了藏族和纳西族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阳台上,我们沉浸在无限快乐的拍摄中。</p> <p class="ql-block">穿上酒店送我们的带有松赞logo 的黑色松紧鞋,舒心舒服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大堂里留下了相机的咔嚓咔嚓声和我们放肆的欢笑声,还好没其他客人😃。</p> <p class="ql-block">二天的时间我们每餐选择坐不同的位置,欣赏不一样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4月8日早餐后我们前往达摩祖师洞传经,了解藏族信仰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深入云南边远秀美的地域,徒步藏区的朝圣之路,聆听天的福音。</p> <p class="ql-block">一处处圣迹圣境迎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一般的寺院外墙用大块黑色布作装饰。</p><p class="ql-block">进入寺院内禁止拍照,里面有不少唐卡,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p><p class="ql-block">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金顶是藏族寺院建筑的主要标志,它采取梁架式结构,檐四周色彩鲜艳图案搭配很亮丽。</p> <p class="ql-block">达摩祖师洞位于达摩山悬崖壁上,此洞为天生岩洞,藏传佛教传入迪庆后,大约在清初,信仰佛教的人们沿崖壁叠木为基,依洞筑成禅房数间,达摩祖师洞就成为佛教徒们朝拜的圣地和修炼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多彩和特色图案的民居大门</p> <p class="ql-block">屋檐下的鱼木是纳西传统民居里最常见的一个构件,独具一格的颜色和造型也成为分辨纳西民居的独特标志符号。</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鸡是供信徒们专养着的不能宰杀,叫音霸气声音宏亮!鸡毛很漂亮,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毽子😁。</p> <p class="ql-block">中午回塔城山居用午餐。慢下来的节奏让我们细细品味当地各种食物特色,蔬菜非常新鲜好吃,我们不好意思拿出手机拍,显得格外不搭调,只有记忆中的美食画面,没有影像的留存。</p> <p class="ql-block">下午探访哈达村参与松赞食材寻访活动,到农家制作原生态豆浆和豆花。</p> <p class="ql-block">这个石磨需要二人配合🎈</p> <p class="ql-block">正宗的野鸡,羽毛非常好看。</p> <p class="ql-block">4月9日早餐后,前往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在自然的环境中,了解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丝猴们在山区里的活动区域不确定,</span>为了看这些濒危野生动物,我们翻山越岭走了三个多小时,还好年轻的管家全程帮我背相机🌹。<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返程时我捡起一根枯枝当拐杖,真担心到达不了停车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问管家为什么安排这么辛苦的一段,回答是扶植和支持当地濒危野生金丝猴的养护。</span></p> <p class="ql-block">下午途径傈僳族同乐大寨,当地村民居住的房子用木板搭建而成,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之上,这些鳞次栉比的房屋从停车场远观仿佛吸附在山涯上的巨大蜂巢<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点刺眼,走</span>到村里仔细一看这些蜂巢都是一间间小木屋组成,破旧但还整洁。家里有党员的就挂旗示意,按照人数树旗多少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同乐村地处遥远而偏僻的大山中,受外界影响较小,使得这里仍保留着良好的生态和原始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同乐村是澜沧江流域典型的最古老的傈僳族村寨,已经成为云南省重点保护古村落,当地留守的老年人不愿意搬离生活了几十年的住宅,使政府的修缮工作推进困难重重。</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左右到达松赞茨中山居,海拔2200米,藏民们热情地为我们献上哈达,欢迎远方到来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绿色环抱的露天台位上喝着下午茶,这是唯一的一张六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陶醉在满视眼的松果、野杜鹃、桔子树和各式花草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藏族姑娘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步行去茨中教堂参观弥撒活动,茨中教堂的存在可谓是个奇迹。18世纪中叶,西方天主教士进入迪庆,他们建立教堂、发展信徒,建造这座天主教堂,于1909年动工1921年修建完成,在强大的藏传佛教势力中,极其艰难的存在着。经历风雨飘摇多年之后,政府出钱修缮保护,使它重现当年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壁画从未修复过,至今依然颜色鲜艳。穿着藏服的信徒们做弥撒唱藏语圣歌,倒是我们见过的非常有特色的一幕。这里藏、汉、纳西、傈僳族杂居,不同信仰和睦相处。</p> <p class="ql-block">茨中山居建在茨中藏族小村中,瀑布葡萄园环绕,在如此偏远之地,能享受这种意想不到的舒适和精致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松赞茨中山居的晚餐厅,我们品尝了茨中村当年由法国传教士带来而流传至今的“玫瑰蜜”葡萄传统工艺自酿的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我们在酒店书吧观赏藏区历史及文化纪录片,度过了充实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4月10日早餐后,我们<span style="font-size: 18px;">翻越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经</span>曲登阁,中午抵达松赞梅林山居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曲登阁分为主殿、护法殿、大经筒房。图为曲登阁的大经筒房,洁白的外墙无一污渍,而且挂着两个红彤彤的灯笼。</p> <p class="ql-block">外观像天然的水晶塔。我们按照当地的习俗顺时针绕佛塔三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午餐后文妹不顾高反头痛,在松赞梅里山居的观景平台上留下了梅里雪山主峰与云层重叠的壮观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途径澜沧江河谷,被称作中国的马蹄湾。</p> <p class="ql-block">下午走访东竹林寺,非常淡雅宁静。它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乡,寺院建造于清朝初1667年,属于云南省重点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田园诗般的农舍到高耸入云的巍峨雪山,视野所及了解宗教氛围和藏族艺术精品中源远流长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主峰,海拔6710米,是云南第一高峰,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我们沿途一次次停下来拍摄梅里雪山胜境,在云雾拔开的一瞬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让我们兴奋不已</span>抓拍到阳光下的主峰,藏民心中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晚餐前到达松赞奔子栏山居,海拔1900米。</p> <p class="ql-block">文妹在山居日落时分过了一张日照金山的拍摄瘾😃。</p> <p class="ql-block">房间里欣赏着迷人的窗外风景</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我在书吧休息摆拍,同时摸清方向准备夜晚在山居观赏和拍摄星空银河。</p> <p class="ql-block">等天空完全暗下来时我背着相机一个人上三楼,推开那扇认准的门,看到眼前一片漆黑,白天雄伟多姿的各种山峰在漆黑寂静的夜晚变成一个个深黑的恐怖源,给我强烈的心理害怕和压迫感,我不敢抬头仰望,仿佛寂静的黑暗在吞噬我,吓得差点尿哭,赶紧撤回房间,文妹好奇的问:这么快就拍到星空了吗?我把情况向她说明了,我俩得出的结论是:有所拍有所弃😅。</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