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小青年教师 学无止境,逐梦前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观王崧舟老师公益网络训练营培训有感

兔小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育人先育己。作为教师,疫情期间,老师们一直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徐师一附小小语教研团队一直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br><br> 8月中旬,在黄晓迪校长的统筹安排下,附小青年语文教师开展了网络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王崧舟公益网络训练营》。随后展开线上讨论、交流。<br><br> 培训第一天,我们观看了王崧舟老师的《好的故事》、《爱莲说》的直播课和两场精彩的讲座《落实语文要素,发展核心素养》、《语文要素与文化传承》。我校教师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学习,认真做笔记,并撰写学习心得。听完王老师的课堂实录和讲座后,我们便开展学习、研讨,分享学习心得等活动。<div>(图为9位学习小组的老师一边学习一边认真做笔记:年梦玉、孙佳音、翟梦迪、王迎、李红、李静、孙霜霜、周腾腾老师)<br></div> 王老师的第一堂课是鲁迅笔下的《好的故事》 。王老师从课后习题入手,又以课后习题结束,真正落实了语文要素,着重落地的也是语文的核心素养。孩子们在课堂上发言次数比较多,包括读题在内,整节课应该有三十多人次回答,有的时候,当孩子们发言后,王老师也会选择用肢体语言回应,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而是有说必有应。<br><br>(图为王崧舟老师第一堂课《好的故事》课堂实录) 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全体学生化身为鲁迅。换位思考去理解鲁迅,最终达到理解鲁迅的孤独、怅惘、郁闷。心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却是美好的、幽雅的,好的故事,这种矛盾,不是鲁迅的伟大,而在于他心中有希望。<br><br> 希望这个词,王老师多次提到,而且,在最后还引申到孩子们的生活当中,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没有希望!只要我们心中有希望,一切就都会越来越好!<br><br> 好的课堂,是有灵魂的。这节课的灵魂不是课堂上的那些技巧,不是他诗意的语言,而是“希望”。<br><br> 教学设计有诀窍,心中思考不能少,照搬照做有风险,活动背后有理念,我们应该透视眼,通过实录看经验,不是开头过渡语,教学要有重难点,皮毛下面有真才,反复思考才能了!多思考,多学习,落实践,才会有真进步!<br><br>(图为王崧舟老师第一场讲座《落实语文要素,发展核心素养》) 休息了片刻,讲座便开始了。王老师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还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其两者应该是双线并进的。<br><br> 接着王老师又讲解了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在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存在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这点王老师以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课文为例深入的讲解了“隐在”的策略在哪里,“显在”的策略在哪里。“隐在”的策略则在单元导语、选文系统与课后练习中,“显在”的策略则是:一课一得,也就是在一堂课中确立一个核心目标;得不离境,则是指结合具体的语境;三位一得,则是指学得、习得、练得;得得相连。<br><br>(图为王崧舟老师在分析六年级教材) 下午15点,王老师又开始了他精彩的课堂《爱莲说》。<br><br> 王老师在第一个环节:主题导入,明确目标上用得甚好。他出示陶渊明的《九日闲居》其二,以及刘禹锡的《赏牡丹》,还有白居易的《牡丹芳》,并分别揭示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和原因,从中去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br><br>(图为王崧舟老师在《爱莲说》当中的导入) 重点分析时王老师出示莲花的七个方面,对应七个品性,让学生根据句子,理解的句意,自主连线,把莲花与君子理解的透彻,真好!<br><br> 难点讲解时出示对应的句子,让学生填空,不停地填空,不断地记忆,每做一种品性,都加上一句新文本填空,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重复,其实不必刻意的去死记硬背,学生已经能熟读成诵了。真好!<br><br> 深化主题时王老师展示是写此诗之前,写此诗之后和辞官后弥留之际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如莲,莲如作者。烘云托月,借物喻人,真好!<br><br>(图为王崧舟老师展示莲花的七个方面及品行) 在下午的讲座《语文要素和文化传承》中,王老师把语文核心素养概括为“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与基础。王老师建议教学中要学会从单元导语、选文系统、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中发现“隐在”的核心素养,重视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实现内容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整合。怎样做好“隐在”与“显在”的有机结合,则需要教师,深挖文本,多层次解读设计意图,结合实际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真正的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堂课中。<div>(图为王崧舟老师的讲座《语文要素与文化传承)<br></div> 最后王老师启示我们:文本是传统文化的巨大宝藏,我们教材中的课文虽然基本为现代白话文,但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无不深深地烙印着民族文化的印记,无不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br><br> 教师要引领学生领略传统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美丽姿态,享受徜徉于古典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就要坚持用文化的视角解读教材,从而读出本丰富的文化信息、深厚的文化底蕴。 附小集团的年轻教师在“第4届小学教师公益网络训练营”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悄然地与王老师邂逅,收获满满……<div> (图为9位老师结业后的总结论文)</div> 尼采说: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应该跟最好的人,最美的事物,最芬芳的灵魂倾心相见,唯有如此才不负生命一场。<br><br> “ 谁言秋日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朝。”谦逊、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是小学语文界的标杆,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满满的收获,更有前行的方向、勇气和力量!

王老师

语文

素养

老师

核心

要素

文化

讲座

学习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