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三)

安娜~路

<p class="ql-block">西藏行第八天,早上从八宿县出发,踏上怒江72拐之旅。威震天下的怒江天路72拐,主要是弯道太多,坡陡路险,拐弯又急又抖,大多是U型弯,怒江就在山下盘旋,令人望而生畏。人称“九十九道回头弯”,有人统计其实是130道弯。不愧是闻名遐迩的“魔鬼路段”,因险恶而闻名于世。一路目睹天路的壮丽美景,云里雾里,如清纱薄雾,大美江山,四通八达,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西藏川藏线国道318线上怒江72拐,原名夺命108拐,又称“天路72拐”。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境内,是318国道川藏线上一段艰险与美景并存的山路,川藏公路全长2146公里,在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间蜿蜒盘旋,因海拔落差大,形成天路奇观,有着最美最险“天路”的别称。从业拉山观景台上望下去,多个大型回头弯里夹杂着小弯道,还不包含看不见的道路,还真心不止72拐。官方称呼为72拐有他的道理,不管是多少,总之怒江天险就是存在的,你走或不走,弯道都在那里,不多不少。</p> <p class="ql-block">川藏线318道路是在岩石上活生生凿出来的,有几处“老虎嘴”尤其险峻,从窗户上望下去,下面是万丈深渊,整个“72”拐都是壁挂公路,怒江奔腾的江水千百年来深深下切,将山势劈开,两岸对峙,无比险要,318进藏必经之路“72拐”,要不你就走317线。想一想,可想而知,西藏的建设是多么的艰难,尤其是公路建设,更是难上加难,付出了多少解放军的生命。在这条路上开车,一定要有感恩的心。行走在318线“老虎口”,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出声,生怕惊动了落石掉下来。</p> <p class="ql-block">快速通过怒江老虎嘴,我们的车与飞石擦肩而过,确实吓死宝宝了,停车之后我仍然惊魂未定,心有余悸。</p> <p class="ql-block">“天路72拐”当汽车行驶在这条天路上时,只剩下“荡气回肠”的惊叹了。</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怒江老虎嘴</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大桥上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规矩:比如禁止拍照,路过大桥旁边的水泥石墩时要鸣笛等。在修建怒江大桥时,有一位21岁小战士就因为连续作业,身体疲劳,不慎掉进了10米高,正在灌注的水泥桥墩中。后来经过多方查证,终于得知这位无名英雄是来自工兵五团的刘纪春,这个桥墩成为他永久的纪念碑,凡是来西藏旅游路过这里的人,都会下车致敬,他的事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得知。我们的后人一定要记住,解放军为建设祖国是豁出了性命,我们每次走这天路的时候都要珍惜,珍惜再珍惜。今天我们有了新的道路,但是不要忘记这块纪念碑,每当我们走过这里时,要向他致敬。在中国伟大复兴的路上,这样的无名英雄还有很多,我们在感叹岁月静好的同时,也莫忘了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惊魂未定快速通过了老虎嘴🐯。暂作休整,安抚一下心有余悸的小心脏。</p> <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唱一曲韩红的“天路”再也合适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天公作美,一直大雾笼罩的天路72拐,忽然间云开雾散,好比一条巨龙一样在眼前徘徊,壮美的景观如同仙境那般迷人,它能与你看过的最好风景相媲美,而几乎所有第一次路过此地的人到达路途制高点时,都会被这壮丽巍峨的景色所吸引,让人流连忘返,稍作停留拍照留念。我也赶紧拍照留念,我来一次容易吗?</p> <p class="ql-block">经也拉山一路向下,来到邦达草原,这里过去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必经之路,海拔4200米,两岸广阔的底地湿地有茂密的草甸植被。</p> <p class="ql-block">转山转水转佛塔,西藏处处是雪山草原如此美景。</p> <p class="ql-block">神奇八宿,勇者之旅</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在天路上小心谨慎行驶。</p> <p class="ql-block">在去“天路72拐”的路上,这50公里,你撒事别干,左一把,右一把,你就拐着玩吧。老天爷保佑我们一路平安!</p> <p class="ql-block">翻山是美景,拐个弯还是美景,让你来不来消化。</p> <p class="ql-block">怒江老虎嘴,过通麦大桥进入排龙段,炮弹坑此起彼伏,小车很容易蹭底,山上飞石,塌方泥石流说来就来,下雨天道路变的异常泥泞。</p> <p class="ql-block">终于可以安心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感叹我们伟大的祖国!四通八达的天路!大美中国!大美西藏!</p> <p class="ql-block">天空之寺~西藏孜珠寺。位于西藏昌都市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距离丁青县有37公里,海拔4800米左右,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是西藏地区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传说这里也是观音菩萨的苯教到场。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需翻山越岭,道路崎岖蜿蜒,悬崖峭壁,坑洼不平,万丈深渊,路途艰险无比,非常壮观!值得一睹尊容!还好,我们每个人已经适应高海拔了,4800米都不是事儿。</p> <p class="ql-block">孜珠寺,我见到你太不容易了,整整爬了几个小,这是上孜珠寺的盘山路,直线上升千米盘山道,像不像一团理不清的乱麻?上帝保佑我们历经艰难险阻上来了。</p> <p class="ql-block">上孜珠寺的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虽然爬到天空之镜,这里有僧人修行的山顶悬空厕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厕所。再借我十个胆也不敢去蹲。千百年的沧桑让悬空寺曾经遭受多次地震,却安然无恙,更是被著名的国际周刊《时代》选为世界十大最不稳定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孜珠寺的天空之镜,孜珠寺活佛丁真俄色曾说过:“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缘分的人…”即使是西藏本地人,也很少有上过孜珠寺的,因为它太过偏远和险峻。</p> <p class="ql-block">去孜珠寺的路上大雪纷飞,经幡飘飘</p> <p class="ql-block">孜珠意为六座山峰,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祠叠叠,这座寺庙已经成为研究藏族古老雍仲苯教的重要场所。这里缺氧,但不缺信仰,孜珠山也有代表六道轮回的绕山隧道,这六座山峰象征着观音菩萨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众身,帮助他们从烦恼中走向解脱之路,许多藏民虔诚的不远千里来此朝拜。孜珠寺也有个规模相当的天葬台,并且这里的天葬是不允许外人看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幸参观了孜珠寺的大殿,整个大殿很清净,据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六月份好久没有下大雪了,真是偶遇了。来过西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奇怪发现,就是说不管海拔再高,你感觉到缺氧,但是当你走进大殿的时候,大殿里空气却非常的新鲜,并没有缺氧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去孜珠寺的路上~美景连连,据说只要是有寺庙的地方,肯定是风景最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高原之舟~牦牛,它们是雪域高原的主人,不着急,你们慢慢走,我们耐心等待牦牛通过。</p> <p class="ql-block">路上的牦牛为这个如外星球的高原带来无限生机!</p> <p class="ql-block">藏文,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来到西藏,就是转山转山转佛塔,只要在山顶,无论海拔多高,到处都是经幡满山飘。</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随处可见转经人手持转经筒(也叫“玛尼轮”是藏传佛教的法器之一)在转经。藏区到处都有佛塔,有佛塔就有转经筒,转经是忏悔,消灾避难。工匠也在制作经筒时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经一次,积累一份功德。每个藏民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转经。</p> <p class="ql-block">仓央嘉措情诗“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的最好诠释和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高贵信仰。我也转几圈,祈求我的家人及亲朋好友幸福平安,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青藏高原的虫草大军</p> <p class="ql-block">藏民安置房</p> <p class="ql-block">路两边的虫草大军,刚刚采的春草50一根。</p> <p class="ql-block">在路上~终于下山了,心里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p> <p class="ql-block">美景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路上偶遇大狗熊🐻</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丁青县,海拔3873.1米</p> <p class="ql-block">晚上吃藏式火锅,压压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