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感恩天地

<p class="ql-block">  《道德经》,即《老子》,又称「老子五千文」,是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来被道教奉为最高经典。《道德经》的作者姓李,名耳,又名老聃,人们尊称他为「老子」。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本是周朝管理王室藏书的史官,因目睹周朝逐渐衰微,打算退隐。他离开周朝的京城一路西行,经过函谷关时,遇到了关令尹喜。受关令尹喜的嘱托,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这就是《老子》五千文。汉代河上公作《老子河上公章句》时,将《老子》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名为《道经》,后四十四章名为《德经》,《道德经》因此而得名。从唐玄宗时期开始,《老子》又被尊称为《道德真经》。</p> <p class="ql-block">  《道德经》是道教的最高经典,但又不仅仅是一部道教典籍,它拥有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管理、文学、美学、修身等方面,因此《道德经》的思想具有跨越历史、跨越宗教、跨越文化的永恒价值。有人说,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那么,《道德经》就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哲学著作。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围绕「道」展开。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和主宰,但「道」是一种混沌的状态,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道」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然无为,这也是《道德经》一书的主旨。老子把「道」比作水,因为它像水一样滋润万物,却又甘居下流,不与万物争先;它如水一样柔弱,却又能使世界上最坚不可摧的东西臣服;它如江海一样能包容万物,因而能使百川归附,气象博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道德经》还包含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善恶、美丑、长短、高下、前后、有无等都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存在;事物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讲的就是矛盾存在与相互转化的规律。《道德经》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道德经》中讲无为的地方很多,例如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好像煎小鱼不能常常翻动一样,不能朝令夕改,否则百姓就会无所适从。老子还描绘出一幅「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图画,在这个国度里,人民安居乐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span></p> <p class="ql-block">  《道德经》还包含着很多修身的准则,例如淡泊名利,重视生命。《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答案很明确,那就是生命是第一位的。由于《道德经》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历代以来,为《道德经》作注解的人很多,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道士僧人,都对《道德经》情有独钟。如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等,都有御注《道德经》流传至今;历代学者,像宋代的朱熹、王安石、苏轼、司马光,近代的严复、魏源等等,可以说,不论.思想属于哪一派,也不论他们的思想是激进还是保守,都不约而同地关注《道德经》;甚至那些皈依佛门的僧人也有不少人曾经为《道德经》作注解。元代道士张与材说:「《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可见《道德经》受关注的程度之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为《道德经》作注解的人所处时代不同,身份各异,他们的理解角度也不同,有的视之为养生书,有的视之为「君人南面之术」,有的视之为兵书……千姿百态,因此可以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经》。在《道德经》的众多注本当中,西汉文帝时期河上公的注本和三国曹魏时期王弼的注本是比较早的,也是最流行的本子。当然,这个「早」也是相对的。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发现,《道德经》又有了更早的版本。一种是 1973 年 12 月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写本,共有两种,分别称为甲本和乙本。马王堆是西汉初年的墓葬,由于《老子河上公章句》是东汉时期的人托名河上公所作,所以,帛书《老子》实际上比《老子河上公章句》要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