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p><p class="ql-block">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p><p class="ql-block">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同时也使我军将士从惨败中反思错误的领导,更加盼望毛主席回到舵位上。</p><p class="ql-block">在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之际,整理和陈毅元帅之子、原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刘少奇同志女儿刘爱琴,朱德元帅外孙刘武、徐克敏夫妇重走湘江、潇水一路,在潇水畔陈树湘墓前,红一军团渡口,感悟革命的艰辛与残烈。</p> <p class="ql-block">道县红军渡葫芦岩渡口,湖南永州道县是通往广东、广西的要塞,湘江支流潇水穿道县城而过,1934年11月18日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在这里夜渡潇水,奔袭道县,为红军主力渡潇水开辟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在蓝山县新村红军长征渡口前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和黄建新握手留影。(左)</p><p class="ql-block">1934年8月29日,红军6军团借道在湖南蓝山县土市镇新村过。1934年11月16日,中央红军中央纵队和一、三、五、八、九军团8万人,在此迈开了转战湘江的步伐。(右上)</p><p class="ql-block">在蓝山县新村红军长征渡口前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刘少奇女儿刘爱琴(右三)、朱德元帅外孙刘武和随行人员合影。(右下)</p> <p class="ql-block">在潇水红军渡桥上和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朱德元帅外孙刘武、徐克敏夫妇等合影。</p> <p class="ql-block">陈树湘,湖南长沙县人,中国共产党员,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陈树湘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红5军团第34师师长。1934年11月下旬,在湘江之战中,他率领部队付出重大牺牲,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抢渡湘江的艰巨任务后,负伤被俘。1934年12月18日,在敌人押送前往长沙的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时年29岁。</p><p class="ql-block">2009年9月10日,陈树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烈士陵墓,2012年10月,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的陈树湘烈士墓,被湖南省永州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之子、原中国对外友协会会长陈昊苏、朱德元帅外孙刘武、徐克敏夫妇等在陈树湘墓前致哀。</p><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之子、原中国对外友协会会长陈昊苏在陈树湘墓前致词。(左下、右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毅元帅之子、原中国对外友协会会长陈昊苏在陈树湘墓前。</span></p><p class="ql-block">黄建新在陈树湘墓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