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允伸世系任职地图

宁化张明亮

<h5><p><br></p></h5><h1><b>檀州</b></h1><div>(今北京密云),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幽州置。治所在燕乐(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檀州,移治密云(即今密云县)属北平郡。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密云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檀州,领密云、燕乐2县。<br></div><div><br></div><h1><b>幽州:</b></h1><div>①古九州之一。《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薮曰貕养,其川河泲,其浸菑时。”《尔雅·释地》:“燕曰幽州。”郭璞注:“自易水至北狄。”医无闾即今辽宁境内医巫闾山。貕养泽故址在今山东莱阳市东。河、泲今河北、山东境内黄河、济水故道,菑、时二水皆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附近。<br></div><div>历朝历届对于幽州的定义管辖范围不断变化,但是幽州的核心所在区域并没有变,那就是今北京市(明清时期北京顺天府)。</div><div>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幽州,后又置东夷都护府。<br>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设置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使负责防御奚、契丹,治幽州(范阳郡,今北京),统辖幽州、蓟州、妫州、檀州、易州、定州、恒州、莫州、沧州等9州。<br>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范阳郡。<br>乾元元年(758年)又为幽州。州治蓟县。另有范阳县,本幽州或范阳郡属县。<br>大历四年(769年)后为涿州治所,故治在今河北省涿州,与此不同。<br></div><p><br></p><h1><b>平州</b></h1><p>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汉末辽东即有平州之名,东汉末年为公孙度创建,公孙康继承。<br>公孙氏燕国被曹魏联合乌恒、鲜卑族、高句丽及流星灭亡后,西晋于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统县二十六,户一万八千一百。后废入幽州。 [1] <br>北魏以旧平州为营州,另设平州。唐时治所在卢龙(今属河北),属东夷都护府。<br></p><p>东汉时于东北方仅设幽州;汉献帝时,公孙度据辽东,自称为平州牧。曹魏灭燕国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不久仍废入幽州。<br></p><p>唐时治所在卢龙(今属河北)。<br></p><h1><br></h1><h1><b>相州</b></h1><div>古代州名。北魏置,北魏天兴四年(401年)以邺行台所辖六郡(魏郡、阳平、广平、汲郡、顿丘、清河)改设为相州,位于今河南北部安阳市与河北省临漳县一带。<br></div><h1><br></h1><h1><b>蓟州</b></h1><p>隶属天津市,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处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市之腹心。<br></p><p>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划出渔阳县东部建无终县,属玄州,县治所在玉田城关。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废渔阳郡设置蓟州,属蓟州并为州治。<br></p><h1><br></h1><h1><b>安塞:</b></h1><div>安塞自古有”上郡咽喉“之称,处于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民族文化向北发展,以阴山岩画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民族文化向南发展的文化融合地带,经过历代文化变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和造形体系,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br></div><div>唐代,武德二年(619年)从肤施县析出,复置金明县。唐初,在安塞境内还建立过全义、崇德、永安、定义和新昌县。前四县后并入金明县,其故城在现沿河湾镇的碟子沟。贞观十年(636年),置罢交县,取城北罢交谷(现化子坪乡城峁村)为名。天宝元年(742年),更名延昌县。<br>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金明县,疆域并入肤施县,割西南部为敷政县。宋时与西夏在长城一带对峙,为安定边塞遂在秦长城下筑安塞堡,后在金明故城设安塞堡(为行政建置),属绥德军辖。淳祐壬子年(1252),撤堡立县,安塞县始设,治城在今碟子沟。(1268年),省敷政县入安塞县,属延安路辖。</div><div>2016年,陕西省上报国务院县级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延安市安塞县撤县设区。<br></div><h1><br></h1><h1><b>常山</b></h1><div>地处河北省石家庄市南部约10公里的殷村镇故城村南侧的常山郡古城址<br></div><div>常山郡此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基本是极为重要的军事基地,因此各个朝代也对其十分重视。常山郡此地的名字最终历经多次演变,确定为"真定"。</div><div>唐元和十五年 (820),因避穆宗李恒讳改恒州置,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石家庄市和正定、藁城、灵寿、行唐、井陉、阜平、栾城、平山县等地。五代唐改为真定府,后晋改为恒州,后汉复名镇州。北宋庆历八年 (1048) 改为真定府。<br></div><h1><b><br></b></h1><h1><b>顺州</b></h1><div>贞观四年(630年)平突厥,以其部落置顺州。管辖今辽宁西隅和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并兼管寄居在并州阳曲县境的燕然县(以思农部置)、寄居在忻州秀容县境的怀化县(以思结部置)。六年(632年),顺州侨治营州(辽宁西部的朝阳市)南之五柳戍。天宝初年,顺州又侨治幽州城中。后废。<br>顺州(今北京顺义)、唐开元四年(716年),侨置归顺州,唐末,改为顺州,领怀柔一县,州、县同治,均在今北京市顺义县城。 会同元年(938年),入辽,先后隶属南京幽都府、燕京析津府。宋宣和五年(1123年)入宋,赐名顺兴郡,隶属燕山路。入金后复名顺州,隶属大兴府。明昌六年(1195年),所领怀柔县改名温阳县。元省温阳县入顺州,隶属大都路;元末复置怀柔县,隶属顺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顺州,改怀柔县为顺义县。<br></div><div><br></div><h1><b>京兆府</b></h1><div>今西安,隋唐两代均都长安,在汉长安城之南另建新城,隋称之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改名长安城。<br>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隋唐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20余县。<br></div><h1><br></h1><div>武昌</div><div>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郢州为鄂州,州的治所设在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这是“鄂”字西移的开始。同年,撤武昌郡,并鄂、西陵入武昌县,隶属鄂州。唐元和元年(806年),鄂州设立军事建制,称为武昌军,军的治所设在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这是“武昌”之名西移的开始。其时,本地仍为武昌县。此时,武昌军城、武昌县城同时存在。<br></div><div><br></div><h1><b>虔州</b></h1><div>今赣州,沿革复杂多变,历史上有多个名称,比如有叫南康郡、南康国、虔州,之后还有百胜军、昭信军。<br></div><div>而且现在还在用的有两个,一个是虔州,一个是赣州,虔州之名起源于隋代。现代赣州的简称为虔。<br></div><h1><br></h1><h1><b>虔化</b></h1><div>南朝宋大明五年(公元461年),析宁都虔化(今东山坝镇大布村)置虔化县。属南康国。传说县西五里有石状如虎,由虎化为石。虎为凶物,改为虔,故名虔化,县以此得名。<br></div><div>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为赣州,虔化为宁都。<br></div> <div>《授幽州留后张允伸充节度使制》</div><div>  门下。统制方隅,昭宣威略。苟非绩效之茂,孰当委寄之权。故开幕任青,登坛拜信。建置斯重,古今为常。幽州节度留后检校左散骑常侍张允伸,性禀诚明,才推倜傥。端己每存於忠孝,嗜学早习乎天人。侃然器能,冠於戎籍。自维城遥领,留箩筐在躬。惟专报国之心,以洽奉公之道。节度既换,俭恪弥勤。况辽阳甲兵之雄,幽都控驭之远。假机谋以董杂俗,资刑赏以靖朔邻。由是锡钺之正名,授喉舌之显秩。升以亚相,示之殊荣。於戏!施令在严,失之者则虐;为仁由惠,过之者则非。所宜政不逮苛,法不隳制。讲武备以御寇,举化条而育人。服吾宠光,伫尔休问。可检校工部尚书幽州节度使。</div><div>作者蒋伸,字大直,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唐宣宗、懿宗宰相。进士出身。曾任右补阙、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等职。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拜相,以兵部侍郎判户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免相,任河中节度使。咸通七年改任华州刺史。<br></div> 军中以张允伸总后务。<div><br></div><div>张允伸字逢昌,范阳人。世为军校。直方出奔,以都知兵马使为众立为留后,天子报可。未几,检校散骑常侍,为节度使,累进检校司徒、兼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燕国公。主<br>庞勋,庞勋以徐州反,上书欲遣弟允皋领兵讨贼,不许。上米五十万斛、盐二万斛佐用度,诏嘉美,赐玉带、宝器、纨锦,进兼侍中。咸通十二年,以疾甚,上节、印,便医药,诏听许,以子简会为副大使。卒,年八十八,赠太尉,谥曰忠烈。<br> </div><div> 允伸性勤俭,下所安赖,未尝有边鄙虞。子十四人。简会入朝,昆弟多至大将军、刺史、郡佐者,而军中推张公素为留后。<br><br>张公素,范阳人。以列将事允伸,擢累平州刺史。允伸卒,以兵来会丧,军士素附其威望,简会知不可制,即出奔。诏公素为节度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暴历,眸子多白,燕人号“白眼相公”。为李茂勋所袭,奔京师,贬复州司户参军。 <br></div> 春,正月,幽州节度使张允伸得风疾,请委军政就医。许之,以其子简会为留后。疾甚,遣使上表纳旌节。丙申,薨。允伸镇幽州二十三年,勤俭恭谨,边鄙无警,上下安之。知 <br><br>,丁二月,丁巳,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于琮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以刑部侍郎、判户部奉天赵隐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斋 <br><br>史张平州刺史张公素,素有威望,为幽人所服。张允伸薨,公素帅州兵来奔丧。张简会惧,三月,奔京师,以为诸卫将军。<div><br></div> <br><br>张允伸,字逢昌,范阳人也。曾祖秀,檀州刺史。祖岩,纳降军使。父朝掖,赠太尉。允申世仕幽州军门,累职至押衙,兼马步都知兵马使。大中四年,戎帅周淋寝疾,表允伸为留后,朝廷可其奏,加右散骑常侍。其年冬,诏赐旌节,迁检校工部尚书。咸通九年,累加至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燕国公<br><br>十年,徐人作乱,请以弟允皋领兵伐叛,懿宗不允。进助军米五十万石,盐二万石。诏嘉之,赐以锦彩、玉带、金银器等。冬,又加特进,兼侍中。十二年,以风恙拜章请就医药,诏许之。以子简会检校工部尚书,充节度副大使。十三年,允伸再上表进纳所赐旌节。朝命未至,其年正月二十五日卒,年八十八。再赠太尉,谥日忠烈。<br><br>允伸领镇凡二十三年,克勤克俭,比岁丰登。边鄙无虞,军民用。至今谈者美之。有子十四人。<br><br>简真,幽府左司马,先允伸卒。简寿,右领军卫将军。余或升朝籍,或为刺史、郡佐张公素,范阳人。<div>张公素,咸通中,为幽州军校。事张允伸,累迁至平州刺史。允伸卒,子简会权主留后事,公素领本郡兵赴焉。三素畏公素威望,简会知力不能制,即时出奔,遂立为帅。廷寻授旌节,累加至中书门下平章事。无几,李茂勋夺其位,公素归阙,贬复州司户参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