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头上长“犄角” 心里有点甜</p><p class="ql-block">杜寿兴</p><p class="ql-block">江南有水八仙,月初时候尝了其中的鸡头米,这不最近又有“一仙出世”——水红菱。扬州人对水红菱的情感不一般,这可是很多人从小吃到大的初秋小零嘴。小时候,我姐弟俩也曾为嗜好这个美味差点儿搭上小命,幸亏好人相助才得以脱险。</p><p class="ql-block">每年夏末秋初,是扬州红菱上市的季节。奶奶管这带着尖角的小东西叫“菱芰(jì)”,小时候我以为这是土话方言的叫法,殊不知这里头还有学问。菱角的品种其实非常多,按照老扬州的说法,这菱能分为二角菱、三角菱、四角菱、乌菱等等,其中四角、三角的为芰,而两角称为菱,这些加在一起俗称为菱角,习称菱芰。</p><p class="ql-block">水红菱的植株叶片是个小巧的三角形,它不像荷叶或是鸡头米叶那样惹眼,反倒是互相簇拥成一团,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你挨着我,我靠着你,密密麻麻占据了一整片池塘。夏末秋初,这里会开出白色或是粉色的小花,随着生长,花会没入水中长成果实。所以这叶片下头能有多少菱角,只有深入其间,将整株植物全部捞起来才能发现。采菱的手艺不难学,把整株植物捞起看看有没有成熟的红菱,有就摘下来丢进桶里。倘若摘到了过分老的菱角,那就直接再丢回河塘里,它将重新生根发芽孕育出来年的水红菱来。老话有管红菱叫“菱千头”的,就是因为传说将一颗菱角丢进河塘,它能再发出一千个头来。</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年长的婶子、嫂子、姐姐们通常划着巨大的菱桶在河荡里采菱。所谓菱桶就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木盆,能坐下两个人,他们就是以菱桶代替木船,以手为桨划水前进。摘到的菱就直接丢到菱桶里,靠岸之后再统一倒出来。那时候最开心的就是等在河岸边,等他们划着桶靠近,塞一把刚出水的菱角给我,红的绿的大的小的都有。</p><p class="ql-block">以前都说初秋摘菱是个十分欢快的劳动场景。男男女女划着小船或是菱桶,一边采菱一边唱歌,老一辈聊聊家长里短,拿着一把才出水的菱角,寻我们一帮小馋鬼开开心,青年男女则是借着机会互诉衷肠。那首歌怎么唱来着?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郎有心,妹有情,就好像两角菱,从来不分离……</p><p class="ql-block">如今想再见到坐着菱桶摘菱的场景已经很难了,一来是菱桶这件器物就很少见了(能见到也基本都在民俗博物馆里),二来是专门种植菱角的水塘也不那么深了,菱农穿着防水连体裤就能走进去。至于青年男女唱着歌儿采红菱的场面,基本也就跟着菱桶一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最后一次看见菱桶摘菱还是前年表大姑妈去世,在沿老淮江公路向北奔丧,在途经江都昭关的时候看到的,特意停车拍照留个儿时的念想。</p><p class="ql-block">新鲜摘下的水红菱生吃熟吃都可以。生吃菱角的口感是很奇妙的,掰开脆韧的外皮,里头白嫩的果肉就出来了,一口下去会有一种脆脆沙沙的口感,甜甜的汁水溢出,十分爽口。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喜欢它煮熟之后的口感,虽然甜度不及生菱那般高,但软糯的口感却是大大加分的,很早以前的农家还会煮一盒菱角当饭吃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