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雨后,两名养路工身挂安全绳,被吊车吊在几十米的高处,对隐患山体打入膨胀剂,手拿着钢钎撬松散石块,再由吊车吊钩一点点勾除石块,还时不时地喊一嗓子“往下来点”。汛期的国省干线公路上,经常会看到布满青苔的山体上挂着这样的一抹橘色,那是养路工在执行作业——扫山,对隐患山体进行卸载,消除落石风险。</p> <p class="ql-block"> 受2021年7月以来持续大范围强降雨影响,我市国道G234兴阳线、国道G340东子线等7条段普通干线公路遭受严重水毁损失,部分路段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部分路段路面冲毁、路基掏空、挡墙坍塌,多条干线因洪中断,给人民群众出行造成极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险情就是命令</b></p> <p class="ql-block"> 接到“山体塌方、交通中断”的信息后,市交通运输局书记、局长蒋九芳带领班子成员立即奔赴受灾现场、部署抢险,险情就是命令,必须确保每一条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畅通,这是交通人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在蒋九芳的带领下,市交通运输系统上下全力应对,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系统干部职工顶风冒雨,日夜奋战,坚守在干线公路抢险第一线,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一是强化部署调度。多次召开视频会、专题会调度部署防汛工作,分析研判防汛形势。二是排查问题隐患。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以山区道路、桥梁隧道、临水临崖路段等为重点,全力做好公路巡查巡检工作,加强对易出现滑坡、塌方等险情地质不良点位的动态监测,及时清除路阻路障,加固防护设施,设置警示标志。三是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对今年我市国省干线公路在建大中修工程项目及管养的五百余座桥梁开展了防汛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检查了山区、临河等建设项目,建立了山区工程在建人员及设备台账。切实做到隐患及时发现、情况及时上报、问题及时解决、险情快速处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山除危保畅通</b></p> <p class="ql-block"> 大雨不止,抢险不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组建起临时指挥部,邢台交通人每天在滑坡、塌方、落石中穿行,冒着风险排查隐患,与时间赛跑,与水毁抗争,不眠不休。</p> <p class="ql-block"> 7月18日11时20分,岩南养护中心巡查发现隆昔线K58+450公里处发生山体塌方,约375立方,落石阻断半幅路面,岩南养护中心立即采取措施,在灾毁路段设置围挡警示措施,并协调人员机械清除塌方落石。随后,又发现山体还有松动石块,隐患极大,立即组织养路工开展“扫山”。12时55分,路面落石全部清理完成,道路恢复通行。</p> <p class="ql-block"> 7月21日晚上9点,邢昔养护中心巡查邢昔线时发现张安北桥下洪水上涨,右侧乡村文化广场已经出现塌陷,随时威胁桥梁安全。邢昔养护中心第一时间组织养路工在公路两侧摆放警示锥,拉起警戒线,在桥梁两侧观察了整整一夜,一直等到洪水消退、隐患排除。7月22日,邢昔线K32+100米处出现大型塌方,使整个道路出现堵塞,为了尽快抢通道路,利用铲车、翻斗车进行抢通。道路畅通后,发现山上出现裂缝,随时有可能再次发生塌方,为了减少损失,邢昔养护中心养路工24小时不间断巡查,太阳刚刚升起,扫山工又一次上山清扫危石作业。</p> <p class="ql-block"> 截至目前,投入各类机械设备1244台班,运输车辆1215台班,人工30000余人工日,清理路障3296余处,修复冲毁路基715处约24621立方米,修复冲毁路面373处约39990平方米。有力有效处置了隆昔线内丘段K62+790塌方、信都区G340线K537+730、K562+800部分山体滑塌、107国道旭阳桥倒灌积水、南和区G107线顺水河桥河堤抢险等险情。</p> <p class="ql-block"> 征途漫漫,团结是金,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邢台交通人共同奋战在第一线,栉风沐雨、除险为民,不动摇、不后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交通人的初心和使命,力保交通“生命线”安全畅通。由于水毁修复及时,我市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畅通,并未影响人民群众正常出行,人们纷纷为邢台交通人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