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情深

凡夫子

母 校 情 深<br> 樊开意<br> 我从湖南省东安中学毕业已经58年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十分怀念着给了我知识,为我打好基础的母校东安中学。每当回忆起那美好的校园学习生活,就仿佛感觉到了学生时代的欢乐、满足和幸福感。 <br> 1952年初,我通过激烈竞争考入东安中学学习,被分配在初22班。解放初期东安县及周边几个县的教育都十分落后,全县只有一所东安中学,参加考试的学生相当多,除了东安县以外如新宁、武冈、祁阳等县的学生也来参加考试,参加之学生非常多,却只招两个班(即初21班和初22班)80多名学生,我和表兄陈旺先、李中元分在初22班,陈保初等同学被分在初21班。参加考试的不仅有应届完小毕业生,还有以前毕业及同等学历的学生,所以竞争异常激烈。 <br> 对这次招生考试,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有一道算术题,至今令我记忆忧新。题的大意是问:“一斤棉花和一斤铁,那个重。”我当时在做这道题时,很快就过去了,几乎没有思考就答铁重。在我做完全部试题后,进行检查时才发现了问题,仔细阅读题目,才发现我做错了,才避免了一个大笑话的出现。上学后才得知这道题真有许多人搞错,就连考上中学的人中也有搞错的。<br> 我第一次交的学费是二担谷子(200斤稻谷),是我的两个叔叔每人挑100斤谷子和我一起送到白牙市报名的地方,从我家经小路(山路)到县城有32里路,这也是我第一次走那么远的路,可见当时求学之艰难,也说明当时学校非常务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的孩子有机会上学。<br> 由于年龄小,又从没出过门,对东安中学也一无所知,心中不踏实,连怎么到学校报名都不清楚。好在打听到我家对面的门前樊家的樊开柱,正在东安中学上高中,他是我的同族兄长,有他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和父母也就放心了。他是我上学的引路人。<br> 1952年春,我背上母亲专门为我缝制的新棉被(这床棉被一直伴随我到青海、北京、大庆、大港、到中海油几十年),跟族兄踏上了求学之路,走15里山路在紫溪市坐火车到井头墟车站下车,背着被子及一些必用品走60多里路,到达学校所在地赵家井。<br> 东安中学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紧邻古镇“芦洪市”仅8华里。它背靠郁郁葱葱的“大王岭”,前临川流不息“卢洪江”,学校外有苍翠的树林和果园,有人说这里的美景可以醉人,这不仅仅是赞美,而确实名不虚传;这里人杰地灵,具有优秀人文、历史的景观,学校的右边是唐生智将军的弟弟唐生明将军的故居,当时则是东安中学附属完小,左边就是唐生智将军的故居“树德山庄”,再左边则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泉水井,井的出水量大,水质优良,清澈甘甜,我们学校当时千多人和周围的老百姓都吃这口井的水,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赵家井”;“树德山庄”到“赵家井”间,保存着成片的高大繁茂古樟树,可惜后来被一场蒸馏樟脑油而砍光已尽,成为破坏生态的最早例证。这个学校便是北伐名将,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解放后曾任湖南省副省长的唐生智将军,在1939年所创办的著名的耀祥中学,和原东安县立初级中学合并而成。 <br> 我走过大半个中国的城市、农村,可以肯定的说,我的母校比任何城市的中学毫不逊色,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完美、无与伦比的,我为在此学习而感到无比自豪。<br>经改组后的东安中学,它集高中、初中、初等师范、完全小学于一身,这对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学习环境非常有利。 <br> 学校的规模很大,校园规划得非常严整,学校的所有教室都是两层楼的砖墙、木质混合结构,气势非凡。走进学校大门便是宽阔、平坦的大操场,从操场向左看,那是一组非常大、十分典型的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呈南北向的长方形,进门后又是一个宽大的广场,广场的四周则是两层楼的教室,教室旁边有绿树成荫的高大的梧桐树,就是炎热的夏天,教室里依然十分凉爽;广场前方是宽大的石灰岩舞台,舞台的正后方便是宏大、雄伟的礼堂,凡有重大活动,都在礼堂进行;广场可作学生们的课间活动,也是全校各种集会、观看演出的场所;整个学校的房屋都是用走廊连成了一体,在下雨天,不用打伞就可以方便地去到学校的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水房、厕所等处;学生宿舍均在楼上,楼下就是教室,只有女生宿舍是单独的一个小院子,便于管理和有利于女生的自由活动;学校的教室相互间比较近,为了避免上音乐课对学生上课的影响,专门设有音乐课教室;学校专门设有卫生室,可以治疗一般的头疼脑热的,这对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十分有利,我的表兄陈旺先在一次与同学戏耍时,不慎右手腕脱臼,就是医务室的医生帮助治好的,没有影响学习,也没有留下后遗症。这是我最早见到的用西医治病的成功病例。<br> 学校环境优美的另一佳作,是校园里还有一个十分美丽的公园(我们叫苗圃),环境非常幽静典雅,有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各种鱼儿游玩的水塘,四周的垂柳,占地很大的樱桃和扁桃树园,以及那一溜溜的葡萄架,组成了一幅非常难得的风景画,每到清晨同学们或在水塘边,或在葡萄架下,或在樱桃园里埋头读书,完全让人陶醉,把人熔入大自然之中,熔入那知识的海洋之中,那是多么惬意呀! <br> 学校的另一可圈可点之处,便是师资力量特别雄厚,都是原耀祥中学老的教师班底,都是一些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的教师,是唐生智将军为办大学准备的老师,如教我们语文就是一位很老的老师,教起书来很有老学究的味道,典故不断,在不经意中理解了经典,所以它的教学质量很高。 <br> 学生的学习以鼓励表彰为主,对学习优秀,品质优良的学生进行奖励,以奖状鼓励之。这对学生是很好激励,因此学习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每天早晨号角一响,就很快起床,洗漱完毕,即拿起书本,在教室,在公园里,在垂柳下,不是读语文,就是读英语,到处都是琅琅读书声;按时上晚自习,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晚上都照样上,从不耽误,尽管当时照明条件很差,点的是菜油油灯(四人共用一盏灯),光线昏暗,但从没有迟到早退的,更没有无故不上自习的,人人都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做作业。正是这种学习风气和上进精神,同学们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忱,学业优秀者不是少数,我也是名列前茅的佼佼者之一,学校以学习好,品质优良为由发给我一纸奖励,我为之异常兴奋,视为骄傲,一直保存至今。<br> 东安中学既给了我知识,更培养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明确了为谁学习,这正是我在以后工作中能做出成绩的关键所在,受益匪浅。<br> 东安中学有一个非常好的文化传统,那就是文娱、体育活动开展非常活跃,如火如荼。我上高中的族兄樊开柱,几次对我说起过,解放初期,为了宣传土地改革,他参加了学校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业余土改文艺宣传队,非常努力、刻苦的排练了打到封建统治,实行土地改革的节目,如话剧《白毛女>和大型歌剧《赤叶河》等。族兄樊开柱在参演歌剧《赤叶河》,并饰演王老汉一角,他告诉我,他们的演出效果好的出奇,特别是他浑厚的男中音,非常动听,得到广泛赞扬,他们的演出常常让看演出的农村老大爷、老大妈泪流满面,群情激动,人人称赞,从而对他的歌唱才华非常赞赏。<br> 宣传队从学校到全县各地宣传演出,由赵家井出发,途经白牙市、大庙口、紫溪、石期市、花桥、芦洪市等,再回到学校,行程五百多公里。凭他们的一腔热血,一股热情,不怕辛苦,不惧严寒,不为名利,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书写了自己的历史,既活跃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同时又配合了地方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他们为学校争了光,作出了应有贡献,教育了人民,又锻炼和提高了自己。 这是1953年上学期,东安县大庙口区部分学生在校园的合影。第二排右二是唐生仁老师,右四是黄松龄老师,前排的右二是樊开意,前排左二是黄力子,后排的右三是陈保初。 1953年春节前的放寒假期间,在大庙口区的东安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也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到全区的农村进行文艺宣传活动,以活跃农村的文艺生活,在中学唐生仁老师的组织下,我入选宣传队,在大庙口小学排练了几个短小的节目,有独幕话剧,有合唱等,我出演演了独幕话剧中一个初中毕业生,下乡当农民的故事,剧中人只有三人,即初中毕业生及其父亲与女同学,我演哪个初中毕业生,春节前进行排练,春节过后即到各地演出,从正月初三到十五,大概一共演了四场,虽然我们的演技很差,因为这是新事物,每到一处,农民们观看演出的还是有很多人,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卖力,从一地到另一地从不耽误,不管是道路泥泞的山路,还是耽误吃饭的饥饿,每到一处立即布置舞台,加紧化妆,马上演出。我们的热情,我们的责任感同样获得了老百姓一致赞扬,我们为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这大概是一种非常特殊东安中学文化,这种大众文化精神值得推广和传承。<br> 学校的体育活动很活跃,同学们的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很高,不管是早晨、课间、还是晚饭后的活动时间,都有很多同学在参与活动。以篮球、排球、乒乓球、跑步等最为普及。平时经常能观看到各种比赛,特别是球艺高超的老师和老师、老师和高中部所进行的蓝球赛或者排球赛,是最吸引人的,每到这种比赛时,球场就被同学们围得一层又一层。每年的两次春季、秋季运动会把学校的体育运动推向高潮,每到这个时候,操场上就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可以说把运动场围得水泄不通,呐喊声、加油声不断,为自己的班级加油,为自己的同学加油,成为取得好成绩的精神动力。 <br> 我喜欢体育运动,身体好,精力充沛,因此上课时能认真专一,作业一丝不苟,复习抓住重点,在学习上就显得轻松自如。身体好源于从小参加各种农业劳动、爬山、游泳,上学后体育爱好是多方面的,也有一定的基础,我在初中二年级参加的全校运动会上,我参加了是跳高、跳远和铅球比赛,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取得了跳远第一名和铅球第三名。<br> 平常我最喜欢玩的就是排球,下课或晚饭后或星期天在学校的广场或运动场,一些同学围拢成一个圈托排球,开始托的时候以托起来不掉为主,时间一长,水平逐渐提高,手上感觉好起来了,可以托出许多名堂,球可以托往前后、左右准确无误,球可轻可重,球可急可缓,这为我后来喜爱排球,为在学校排球队的二传手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这也是在我高中族兄樊开柱的影响下和指导下爱上的,他也是我排球运动引路人,我要感谢兄长的影响和帮助。 <br> 我的族兄樊柱柱,于1953年东安中学高9班毕业,他是我们家乡那一带,当时文化程度最高,而且才华横溢,是我的学习榜样;他们家只有他和父母三人,有点田地,可以过自给自足的生活,但当时家里要靠这点种田的收入,没有能力供他上大学,所以高中毕业后留在家里务农,由于农活并不多,又找不到实际工作可做,情绪非常低落,整天就是下河摸鱼摸虾,或玩耍、逛荡,有了鱼、有了钱就喝酒,乡里的干部对他印象不好,有点另眼看待,1955年我回乡时,曾看到白沙街上的黑板报上登载了一篇批评、讽刺、挖苦他的一首打油诗,我感到很不是滋味,也曾经去看望过,也提醒他,但他很不在乎,他确实有些打不起精神,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br> 我1958年从北京回家过春节时,父亲告诉我,族兄樊开柱已经去世,虽已结婚,不知是否有子。听到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为他难过,为他感到万分惋惜,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才华出众,不仅书读得好,成绩优异;而且排球打得好,有基本功,手感好,沉稳、有头脑,是排球队的好二传;他音乐也很好,乐理知识丰富,特别喜欢歌唱,在学校里、在土改宣传队里是出名了的男中音,在农村演出的《赤叶河》里的王老汉时,他浑厚的男中音,他的歌唱,他的表演非常感人,他们的演出获得了广大农民观众高度评价,感染了无数农民。然而,他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是对我们家乡的损失,是我们母校东安中学的损失,更是建设社会主义人才的损失。 <div> 我于1954年底,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优秀的思想品质初中毕业,使各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从1952年到1954年底,东安中学乃至全国的中学都是春季招生,从1955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秋季招生考试。我们初21、22班是1954年底毕业的,因毕业后没有学校可考,只好在家(农村)劳动半年,等待1955年7月秋季招生考试。而陈保初等一部分同学则于1955年春节后不久被东安县分配工作,成为第一批直接从初中毕业生中分配工作的学生。包括我在内的1954年底毕业的许多学生,因在家务农,没有时间系统复习功课,在1955年7月秋季招生中名落孙山,成为牺牲品,而含恨终生。 </div><div> 我为了实现考大学、当工程师的理想,吸取1955年落榜的教训,除了正常参加农业劳动、参加乡里的社会活动外,还必须抽出一定时间复习功课,特别是提前三个月去大庙口山里表兄陈旺先(改名陈规声)家,与表兄一起共同复习。1956年7月我和表兄再一次赴赵家井,参加这一年的升学考试,这时的东安中学已改为东安二中,这是我最后一次到我的母校学习和考试。</div><div>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考试成就了我的一生,首先我如愿以偿的考取了零陵一中(高中),使我有了上大学资本。后来因去青海参加工作而放弃了上零陵一中,还获得了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机会,被录取去青海石油勘探局工作和学习,使我热爱上了祖国的石油工业,与石油结下了永不离弃的情缘。我的兄长、朋友陈旺先(陈规声)也幸运地被北京618厂(军工厂)录取,参加了工作。 </div><div>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也于1957年9月,从青海来到北京上学,我们在北京的再聚守,使我们弟兄在北京长达半个世纪相知、相交,互相支持、互相帮助。遗憾的是2008年初我在加拿大,听到学兄、兄长、朋友陈规声因病不治而去世的噩耗,令我非常悲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就在2007年初,我和老伴还去他家看望了兄长,并与他约定在我回国后一同回老家看看,一同重返东安中学,寻访旧时的足迹和同窗好友,没想到他却离我而去。 </div><div> 弹指一挥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东安中学的学习生活仅仅只有三年时间,然而,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给我们留下的美好记忆,却挥之不去,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时常回忆起学校,回忆起我们的老师,回忆起亲如兄弟的同窗,回忆起油灯下学习,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还有那树德山庄、赵家井、卢洪江……。对校园的人与事,校园的景与物,乃至校园的一切,都如梦魂般地萦绕着我这颗在异乡游子之心。</div> 现在,我的母校——东安一中、耀祥中学走过了70年,得到很大发展和进步,十分令人欣喜。希望下一个70年,我的母校在党的教育的思想指引下,取得更大成绩,培养出更多的科学家、工程师,更多优秀建设人才,在新世纪中更加辉煌。<br><div> 写于二0一二年五月十二日 </div><div><br></div> 后 记<br> 樊开意<br> 我的《母校情深》一文,是为庆祝东安一中建校70周年而作,于2012年5月12日写成,2012年10月收入东安一中校庆文库。<br> 我对东安一中(东安中学),怀有深厚感情,虽然漂泊祖国北方半个多世纪,却时刻关注着东安中学(耀祥中学)的进步和发展。早就计划着重返东安中学(耀祥中学),由于在职期间工作繁忙而错过了很长时间感到遗憾。<br> 2017年9月,回东安老家省亲,抱着美好的心情专程返抵耀祥中学,探访我的母校东安中学(耀祥中学),期望美好的愿望而来,却以失望而归,给我交了一盆冷水,心情十分酸楚。<br>这次所看到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景象完全不同,彻底颠覆了那个历史悠久、独具特色、规划严整的校园,毫无特色,让我不认识,颠覆了历史的校园。<br> 2017年这次回乡看到的诸多问题,引发了我很大不满,也引起了我很多思考,我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在我写的《回乡记忆》一文中尽情的作了发挥。也利用各种平台作了宣传,现在看来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br> 今天,利用重发纪念东安一中建校70周年的文章《母校情深》,对照现实的耀祥中学校园和周围环境,更能明白和理解我对母校被颠覆之痛感。<br> 我的这些文章,希望引起东安有关领导部门、相关人士、专家学者的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发展和传承的关系,让东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让东安人民过上富裕生活。 这是耀祥中学的广场。原来这里应该是东安中学的中心,当时的学校是相当严严谨的四合院式布局,东、西、南三面都是两层砖木混和结构,下层为教室,二层为学生宿舍,教室与教室之间是天井相隔,上课互不影响。广场周围是高大的梧桐树,对教室起到了很好的遮阴作用。广场的后面(北面)是高大的石灰石舞台,背后则是高大、雄伟的大礼堂很是气派。现在这里什么都看不见了,只能见到的是两旁的梧桐树了。 东安中学的老同学合影(2017年9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