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砥砺前行—2021年兴国一小语文教研组暑期校本培训

小白

<p class="ql-block">  万里清光添秋色,一叶萧条向夕阳。八月,开启了梦想的脚步,八月,点燃了心中的明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span style="font-size: 18px;">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更好的上好语文课,</span>在聆听了两天的名师讲座后,8月22日,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观看了名师教学实录,进行了集体交流研讨活动。</p> 培训方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教研组组长庞瑞老师主持本次活动,对活动内容和过程做了安排与部署。</p><p class="ql-block"><br></p> 名师课堂实录观摩 <p class="ql-block">  王崧舟,字维岳,号泊静斋主,浙江上虞人。大学本科学历。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高级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 倡导“诗意语文”,先后在全国29个省份开设观摩课1500多节次、讲座740多场次,其语文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国家级远程培训”小学语文主讲教师、“浙江教育资源网”特级教师工作室首批专家、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慈母情深》</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周一贯(评课):</p><p class="ql-block"> 他的这一堂课,概括起来讲,那就是----情感主线明显,句组读练充分。这堂课的情感主线,它是以一个“酸”,紧扣课题中的“慈母情深”中的“深”,一酸,一练构建了他这节课的情感主线。在课堂的前半堂时间设计的一个例题,一个填空的例题,和“一酸”,就是“鼻子一酸”。以这样三个“一”,构建了他这一堂课的情感主线,而又把“鼻子一酸”作为全堂课情感的一个制高点。由于它情感主线的浓烈,同时又比较简练,所以使他这一堂课能够腾出大片的、集中的时间让小朋友在课堂里面自主学习。一个反应在读。有五分钟时间让小朋友自主地进行阅读准备,那就是“鼻子一酸”,在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地方,把它划出来。小朋友一共划出了四个句子。第二,他集中时间的使用应接近四十分钟的时间。写-----我想对母亲说什么话?在移情的恭候中间,如此大段的时间,让小朋友自主地读,自主地写,这是我们很少见的。因为执教的老师考虑到了这个时候要冷场,考虑到我们听课里的有没有这个耐心,这也是我们往往把目光在老师身上,而不是学生身上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能够做到情感主线的明朗和自主凸显的充分,是我们觉得王崧舟老师的风格正在变化。今天他的诗意语文,更接近孩子的情感世界,更贴近孩子的语文心境,所以,课堂正走向他自己预定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堂课给大家带来的启发应该是很大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长相思》</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王安石眼中,乡愁是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张籍笔下,乡愁是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纳兰性德的乡愁,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上,在孩子们的心中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  教育家高万同说“朗读是符号语言化的过程,是一堂课的保底工程”。学语文的目的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应该让学生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情感,读出语感。王老师的两节课以读促悟,让读贯穿课堂的始终,这也印证了“大量读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p> 认真地听,深深地悟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学习中收获新知,在交流中解开疑惑,在探索中感悟教育,在研修中提高自己,在反思中取得进步!</p> 集体交流研讨 <p class="ql-block">  下午,老师们在会议室就自己这几天的培训谈感想,谈收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述说着自己最真实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教师职业也处于转型时期,咱们既没有前辈绝对的权威与尊崇,也没有后人职业稳定后的幸福感。在平时的教育教育中,比较迷茫、疲惫。三天的名师讲座与课堂实录,为我今后的职业生涯划开了一道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知识不足,可以学习;技能匮乏,可以培训;教育的初心最难得。</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项事业,其意义在于爱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与做人;教育是一门艺术,其生命在于学习。</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喜爱诗词,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让我意犹未尽。乡愁是中国文人几千年的情结,纳兰性德的词作《长相思》,乡愁隐在清幽委婉的文字中。王老师课未开,情先行,课已毕,情未了。乡愁已在起承转合中昭然若揭,永留学生心中。</p><p class="ql-block"> (成晓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真的是收获满满,也非常有幸能够在这短暂的三天里聆听到专家和有经验的老师的讲座,丰富的经验以及鲜活的实例,给了我强烈的感染。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龚自珍老师讲的群文阅读,这对我来说真的是新事物,带给我全新的思考,要想上好群文阅读课,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精力去备课,去读书,然后带领孩子们去读书,所以群文阅读对语文老师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另外就是今天早上观摩的王崧舟老师的课,王老师的课堂处处真充满独特的味道,让人难忘,如王老师的课堂语言、朗读。其次就是王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胡小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听了几位老师的讲座,引发我深刻思考的还是兰州七里河小学的龚丽珍老师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讲座。近年来,群文阅读悄然兴起,关于群文阅读我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尝试,但总是很茫然,龚老师的讲座在理论上让我醍醐灌顶,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只有丰盈的老师,才会交给学生丰盈的知识”。包括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实录,我看到了一位温文儒雅的语文大师,也许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我真切的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拥有丰盈知识的重要性,今后,我也一定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量,增加阅读量,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丰盈的老师,带给学生丰盈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何小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中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使我明白了,真正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中要少做一些秀,多一些本真,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教学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的灵活的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实时互动时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豆文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教学理念。听完赵金花老师的课,我对老师,对传道、授业、解惑有了新的理解:传道的“传”应该是继承、传递。传道的“道”原指“孔孟之道”,现应理解为一切优秀的文化。传道是教师职业的目的,即继承和传递优秀的文化。“授业”是教师指导学生身心自我完善的过程。“解惑”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方法。通过“解惑”,完成“授业”,最终“传道”。王崧舟老师的课,通过大量的画面对比,给予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徐徐而行,犹如闲庭散步,在情感体验中推动课堂前行,洗净烟火,层层叠加。反观自己,将课堂弄的如同“歼灭战”,围追堵截,目的性大于体验性,确实应该反思改过。</p><p class="ql-block"> (邓小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两天讲座和课例的学习,我的内心受到很大冲击!赵金花老师说:“遇到一个人,打破你的思维;遇到一群人,点燃你的激情;遇到一个平台,唤醒你的责任。”而我由于懒于提升,“思维”早已固化,“激情”被时间和琐碎的工作打磨的所剩无几,唯一靠着这份“责任”努力前行。妥老师说作为教书人应该学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虽然双脚深深扎根于地,可是星空的模样却留在了记忆里。作为一名教师,技术性的东西缺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手握神笔,可心中无画。</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学习平台特别多,可是我却深感惭愧,我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自我提升呢?我的那份激情为何离我而去呢?眼中虽有爱,但是还要找回心中那份光,才能画出最美的风景,教出最生动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尹慧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天的培训,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教学,读让我眼前一亮。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不仅读的量大面广,层次分明,而且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与感觉。正所谓“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p><p class="ql-block"> (崔文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两天的校本培训,让我感受颇深。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仙登霞老师的《做“五心”班主任》,让我更深一层理解了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和公心。</p><p class="ql-block"> 今天王崧舟老师讲的《慈母情深》让我特别感动,这篇课文讲了贫困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的给孩子钱买书的事。这离现在学生的实际有一些距离,要打动学生,使学生有效的接受,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王老师抓住重点词,如:“龟裂”、“震耳欲聋”等词语,让学生先理解词语,让学生感受主人公母亲挣钱的艰辛,整个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即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更快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中要学习的。</p><p class="ql-block"> (李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两天听几位专家的讲座以及今天早上观看王崧舟老师的现场观摩课,让我对我的课堂以及今后的教学有了更为明确和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1.在备每一节课或上每一节课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在这节课中能有什么样的收获?作为教师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p><p class="ql-block"> 2.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其实一篇文章,尤其是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以此来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而一节好课往往是因为切入的巧妙,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结合昨天七里河小学龚丽珍老师关于群文阅读的讲座,我深刻的体会到:有效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就是让学生掌握对于文本阅读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蔡遂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老师,最喜欢“先生”二字,总觉得这是对教师人品和学识最集中的称谓,无谓乎性别,大家称于漪、叶澜为“先生”,真是教育人最值得羡慕的事情。培训的名师都怀惴一颗爱教育的初心,爱学生的真心,爱知识的诚心,正因为这些爱,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是一个个头顶有光环的人,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会行的更远,相信校长希望我们乘着巨人的肩,用心吸收光环,充实自己,做一个有能力,有思想的人师。“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选择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选择的,努力吧!</p><p class="ql-block"> (何晓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两天半的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热情,使我体会到教师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尤其赵金花老师那富有磁性的声音讲着一个又一个充满爱与温情的故事,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不能墨守陈规,要不断地发展,多读书,做一位优秀的教师,做一名有骨气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刘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几天的培训学习,真是收获多多,受益匪浅。我深切地感受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校本研修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线教师的呼唤,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阶梯!作为一名教师,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传承走向创新,从奉献走向发展!教师不再仅仅是春蚕、蜡烛,而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的收获胜过任何一次学习,上课老师的形象深深印在我心里,让我终生难忘!为期三天的培训,无论是妥老师的个性化作文教学,还是赵老师的做好点灯人,仙老师的做五心班主任,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回到学校我要把所学积极投入到自己的课堂,不断完善自己,做好点灯人,学做点灯人。</p><p class="ql-block"> (靳红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早上名师课堂视频的观摩,我感受最深的是王崧舟老师课堂情感的投入,他在教学中倾注自己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艺术的享受中学习知识!我深感自己的课堂情感投入不足,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经过几天的培训,我深深地感觉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来补充能量,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今后我将加强学习,多读书,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并且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课堂实践,然后不断总结反思,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p><p class="ql-block"> (张亚玺)</p><p class="ql-block"><br></p> 特殊的感悟,别样的祝福 <p class="ql-block">  得知校本培训进行的如火如荼,远在天津的张金华老师也发来了自己特殊的感触!虽然这次教研活动缺少了张老师的身影,但她那热情的笑容,认真的学习态度像一轮小太阳,热烈的盛开在每一个兴国一小老师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浓郁学校教研氛围,帮助教师尽快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国第一小学的领导们利用假期请来了兰州市、天水市等多名优秀的甘肃省学科带头人及各领域有所建树的名师为老师们传经送道,培训内容形式多样,涉及老师们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的诸多方面。让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足不出县就能收获颇丰!赵金花老师的《做学生生命中的点灯人》、王征老师的《浸润书香 人生必有远方》、高静老师《少先队标志礼仪基本规范交流》等内容的交流培训,都是兴国一小每一位一线教师刚需的知识。此次培训中,老师们认真聆听,认真记录,用心思考,积极交流。在探讨中自我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在交流中得到鼓励,也将会自信阳光的再次走上工作岗位。学习是最美的遇见,培训是最捷的途径,成长是最好的风景。知无涯,学无境,教育路漫漫,必将上下求索。让优秀成为习惯,让成长永不止步;让学习成为习惯,让自己坦荡从容!兴国第一小学的老师一直行走在成为最优秀最专业的路上 。</p><p class="ql-block"> (张金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成主任最后做总结发言,希望大家在培训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汲取精神养料,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成长为一名师德优良、业务能力过硬、家长放心、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为兴国一小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nbsp;</p> <p class="ql-block">  通过暑期培训和学习,增强了各位教师潜心育人、立德修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老师们纷纷表示要以此为契机,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将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把培训的理念细化、实化到新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审核:李云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策划:李君平 成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负责人:庞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制作:侯媛 白丽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摄像:语文组</span></p>

老师

学习

学生

语文

课堂

培训

教师

教学

教育

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