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带你转转八廓街

安徽杨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足迹】带你转转八廓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杨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喜欢旅游,人在旅途,一路繁花相送,瞬间心情大好。诗与远方,应享尽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有旅伴儿,旅伴儿就是我的老伴儿。我俩十六岁相识,中学同班不同组,大学同校不同系 ,距离产生美。廿六岁结为夫妻,从此在一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十年职业生涯结束 ,2015年12月我俩同年同月退休。从此,“说走就走”,一路陪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六年,我俩牵手远行国内西藏国外南非,近走定居五十年的小城马鞍山——城内“九山环一湖”、城外当涂含山和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12月15日新冠病毒我俩双双被感染,卧床三天、阳转阴后再次启动,转山转水转圈圈,方圆百米至十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昨日友人见面,笑问“又在准备出发了吧”!哈哈,知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出发,神游!带着我的师大校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起!人间大美,无处不风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速度与激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噢,年逾古稀,适宜慢悠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先热身,西藏八廓街,请跟我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安徽马鞍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1月20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带你转转八廓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拉萨慢生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1年的夏天,无比灵动,感觉就在昨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我和老伴儿双双去了西藏,在圣城拉萨住了整整一个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那山那水那生灵——在我的生命中鲜活,在我的生活中悸动,伴随着我快乐生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廓街现已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廓街属城关区八廓街办事处,下辖4个居委会,199个居民大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拉萨的人没有不知道八角街的。但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其实,八廓街是八角街的正确称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廓街又称八角街,据说,由于在拉萨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后来,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甚至以为八角街是因为环形街道有八个角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廓街有13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与嫔妃臣民移居宫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为最初的八廓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其周围相继出现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建筑,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随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大转、中转、小传)之一。后又出现了来自蒙古、汉地、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发展成为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的街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转经道八廓街,藏语意为“中圈”,是相对于“林廓”和大昭寺内的“囊廓”而言。 傍晚转经的特定时间一到,那些互不相识的人们--有来自藏北牧区穿白袍的,有来自康巴山地盘英雄结的,还有住在八角街区、衣着亮丽的……各式各样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项无声的命令,在使人猛然感到一阵骚动之后,便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路走下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去八廓街,有一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玛吉阿米酒馆。八廓街的建筑大都是白色的,只有八廓街东南角有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这里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密宫。“玛吉阿米”是流传在藏区的一个美丽的传说,意为圣洁母亲、纯洁少女,或可引申为美丽的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西藏历史和文学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个响亮的名字——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他不仅是西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宗教精神领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相传仓央嘉措为了寻找至尊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天在拉萨八角街一个小酒馆休息、门外一个月亮般娇美的少女掀帘窥望,“在那东方山顶,升起娇洁月亮,玛吉阿米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仓央嘉措写给玛吉阿米的诗篇流传至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玛吉阿米酒馆是一个非常具有艺术品位的艺术酒吧,它的墙壁四周贴满了绘画、摄影、手工艺品,书架上有卡夫卡、艾略特等人的原版图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廓街在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中,榜上有名。千年八廓街集宗教、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成为西藏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缩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廓街入围“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评委们给出的理由是:通过相关申报材料以及专家的现场考评,八廓街可以算得上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它是历史悠久的城市街区的代表,其中保存的29处重点文物和56个古建筑大院更是西藏社会从古至今发展的缩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围绕着八角街的转经路有许多古迹。在环形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上,曾经竖立着一个高高的名叫“觉牙达金”大柱。藏族姑娘年满十六岁,就要到觉牙达金大桅杆前举行一个庆贺成年的仪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沿着转经路走,在八角北街24号院子里,有一幢看起来很普通的两层高的小楼名字叫“曲结颇章”,就是赫赫有名的“法王宫”,是四大宫殿中的第一座,也是八角街的第一所房子。它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松赞干布为自己建造的一个简朴的行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供奉香草的白色香塔北面,有一幢顶部有一层红色草墙的三层楼房,这是当年的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清朝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始于雍正年间。从那时到辛亥革命爆发的一百八十三年间,清朝政府共派遣了八十四任驻藏大臣。 在八角街转经路的终端,犹西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松曲热遗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木鹿宁巴,也就是旧木鹿寺,它的位置在八角北街西北巷十号院内。它是为了解决来大昭寺事佛的僧人喇嘛的住宿问题而建的,随市面上僧侣的增多,人们后来又修了一座新木鹿寺。新木鹿寺的寺址在西藏印经院内,处在八角街外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五世达赖时期,人们又重新扩建了旧木鹿寺,南面和东面的两排楼房及北面的主殿,都是这个时期建造的。从这时开始,旧木鹿寺和大昭寺同属于一个机构管辖,每年各大寺喇嘛来参加大昭寺大法会时,哲蚌寺的喇嘛连人带马都住在这儿。如今,木鹿宁巴已经没有多少僧人了,变成了一个一般市民乐居其中的大杂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吐巴,这又是一个古建筑,位于八角街转经路的南端,三层建筑,它是西藏文字的创制者、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最有名望的重臣吞弥·桑布扎的府邸。这儿已是八角街某居委会所在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拉萨旅游饭店中,以川菜为主,拉萨假日酒店中还可以提供适合外国旅游者口味的西餐。不过,餐饮的主体是藏族风味,饮酒莫忘敬天、地、神。藏食没有真正的烹调,滋味就在原本的汁液中,不善食肉的人恐怕难以受用,关键在于吃的气魄,要有生吞活剥的架势,因为没有筷子,只有刀。至于青稞酒和酥油茶还是先尝后饮,万一在西藏胃肠不适就麻烦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拉萨的民族饭店里面,有很好的风味,也可遍尝无余。拉萨的饮食种类丰富,除了带上你自己喜爱的糖果、饼干等,你用不着带额外的食品。在拉萨可以吃到各种风味的饮食,藏式餐饮、广东菜、北方菜、湖南菜等都有。最多的算是四川菜,颇受游客和当地百姓的欢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廓街是拉萨古老而神圣的地方,可以购买纪念品也不要错过购买或观赏灵芝、藏红花、冬虫草、藏羚羊角、雪莲花等等,还有喇嘛、藏医秘方配制、加工、炮制的各式神气复式藏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八廓街可购买大画册《西藏》180元,更大型画册《西藏佛寺壁画》650元。如果买了藏刀,坐飞机是不能带的,托运也不行,但你可以通过邮局寄。步行街北邻的北京中路邮局是拉萨的邮政总局,在那里邮寄,比在一些小邮局寄要快很多。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爱人2021年去的西藏,在拉萨享受慢生活,就住在八廓街民居,所以熟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俩身着藏袍,漫步八廓街,是游客更是圣城主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图片资料为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安徽马鞍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1月20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 八廓街现已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八廓街属城关区八廓街办事处,下辖4个居委会,199个居民大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到拉萨的人没有不知道八角街的。但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其实,八廓街是八角街的正确称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 八廓街又称八角街,据说,由于在拉萨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后来,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甚至以为八角街是因为环形街道有八个角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八廓街有13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与嫔妃臣民移居宫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为最初的八廓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 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其周围相继出现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建筑,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随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大转、中转、小传)之一。后又出现了来自蒙古、汉地、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发展成为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的街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转经道八廓街,藏语意为“中圈”,是相对于“林廓”和大昭寺内的“囊廓”而言。 傍晚转经的特定时间一到,那些互不相识的人们--有来自藏北牧区穿白袍的,有来自康巴山地盘英雄结的,还有住在八角街区、衣着亮丽的……各式各样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项无声的命令,在使人猛然感到一阵骚动之后,便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路走下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一、去八廓街,有一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玛吉阿米酒馆。八廓街的建筑大都是白色的,只有八廓街东南角有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这里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密宫。“玛吉阿米”是流传在藏区的一个美丽的传说,意为圣洁母亲、纯洁少女,或可引申为美丽的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二、对西藏历史和文学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个响亮的名字——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他不仅是西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宗教精神领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相传仓央嘉措为了寻找至尊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天在拉萨八角街一个小酒馆休息、门外一个月亮般娇美的少女掀帘窥望,“在那东方山顶,升起娇洁月亮,玛吉阿米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仓央嘉措写给玛吉阿米的诗篇流传至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三、玛吉阿米酒馆是一个非常具有艺术品位的艺术酒吧,它的墙壁四周贴满了绘画、摄影、手工艺品,书架上有卡夫卡、艾略特等人的原版图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四、八廓街在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中,榜上有名。千年八廓街集宗教、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成为西藏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缩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五、八廓街入围“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评委们给出的理由是:通过相关申报材料以及专家的现场考评,八廓街可以算得上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它是历史悠久的城市街区的代表,其中保存的29处重点文物和56个古建筑大院更是西藏社会从古至今发展的缩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六、围绕着八角街的转经路有许多古迹。在环形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上,曾经竖立着一个高高的名叫“觉牙达金”大柱。藏族姑娘年满十六岁,就要到觉牙达金大桅杆前举行一个庆贺成年的仪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七、沿着转经路走,在八角北街24号院子里,有一幢看起来很普通的两层高的小楼名字叫“曲结颇章”,就是赫赫有名的“法王宫”,是四大宫殿中的第一座,也是八角街的第一所房子。它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松赞干布为自己建造的一个简朴的行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八、在供奉香草的白色香塔北面,有一幢顶部有一层红色草墙的三层楼房,这是当年的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清朝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始于雍正年间。从那时到辛亥革命爆发的一百八十三年间,清朝政府共派遣了八十四任驻藏大臣。 在八角街转经路的终端,犹西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松曲热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九、木鹿宁巴,也就是旧木鹿寺,它的位置在八角北街西北巷十号院内。它是为了解决来大昭寺事佛的僧人喇嘛的住宿问题而建的,随市面上僧侣的增多,人们后来又修了一座新木鹿寺。新木鹿寺的寺址在西藏印经院内,处在八角街外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十、到了五世达赖时期,人们又重新扩建了旧木鹿寺,南面和东面的两排楼房及北面的主殿,都是这个时期建造的。从这时开始,旧木鹿寺和大昭寺同属于一个机构管辖,每年各大寺喇嘛来参加大昭寺大法会时,哲蚌寺的喇嘛连人带马都住在这儿。如今,木鹿宁巴已经没有多少僧人了,变成了一个一般市民乐居其中的大杂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十一、吐巴,这又是一个古建筑,位于八角街转经路的南端,三层建筑,它是西藏文字的创制者、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最有名望的重臣吞弥·桑布扎的府邸。这儿已是八角街某居委会所在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十二、在拉萨旅游饭店中,以川菜为主,拉萨假日酒店中还可以提供适合外国旅游者口味的西餐。不过,餐饮的主体是藏族风味,饮酒莫忘敬天、地、神。藏食没有真正的烹调,滋味就在原本的汁液中,不善食肉的人恐怕难以受用,关键在于吃的气魄,要有生吞活剥的架势,因为没有筷子,只有刀。至于青稞酒和酥油茶还是先尝后饮,万一在西藏胃肠不适就麻烦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十三、在拉萨的民族饭店里面,有很好的风味,也可遍尝无余。拉萨的饮食种类丰富,除了带上你自己喜爱的糖果、饼干等,你用不着带额外的食品。在拉萨可以吃到各种风味的饮食,藏式餐饮、广东菜、北方菜、湖南菜等都有。最多的算是四川菜,颇受游客和当地百姓的欢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十四、八廓街是拉萨古老而神圣的地方,可以购买纪念品也不要错过购买或观赏灵芝、藏红花、冬虫草、藏羚羊角、雪莲花等等,还有喇嘛、藏医秘方配制、加工、炮制的各式神气复式藏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十五、在八角街可购买大画册《西藏》180元,更大型画册《西藏佛寺壁画》650元。小贴士:如果买了藏刀,坐飞机是不能带的,托运也不行,但你可以通过邮局寄。步行街北邻的北京中路邮局是拉萨的邮政总局,在那里邮寄,比在一些小邮局寄要快很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十六、交通信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拉萨乘7路、8路、20路至策门林站,沿丹杰林路直走即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编后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月的大西北游弋,最难忘的是雪域圣城拉萨之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世界屋脊,独特魅力。不期而遇的人儿,善良热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转山转水转圣路,生活,盘旋飞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安康,天地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杨光写于安徽马鞍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1年8月22日星期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