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似画入眼来

牛志明

<p class="ql-block"> 垂柳如帘遮不住 风荷似画入眼来</p><p class="ql-block"> ~~赋诗作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以荷莲为题材赋诗作画; 时下,人们又在用手机和相机拍摄荷花来抒怀咏志。</p><p class="ql-block"> 摄影圈有这样一句话: 花好看但不好拍。其实,这是对摄影创作而言的。如果只是随便地记录式拍摄,倒也没什么“难"可言。</p><p class="ql-block"> 创作拍摄荷花,主要难在: 一是在“全民摄影的时代" 拍摄的人太多啦! 如你的摄影作品司空见惯,似曾相识,那构图用光再好,也全盘失败; 二是正面肤浅直白地表现,缺少思想艺术深度,也就缺少了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这就需要摄影者平素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艺术修养; 三是“拍花的功夫不在拍,而在看,在提升眼力,观察提炼" 。深入观察,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善于联想,发现故事,融入思想情感,表现诗情画意是创作之本; 四是表现方法需要因不同主题和主体而异,去追求多样化的突破创新……</p><p class="ql-block"> 下面,发一组自己拍摄的有特点的荷花题材作品,谈一下创作体会,与大家交流。</p> <p class="ql-block">一般人们拍摄此景都会对荷花聚焦,但我尝试了逆向思维,选了漂亮的柳丝做框架并聚焦,营造了虚实对比的氛围,烘托了柔美虚幻的荷花</p> <p class="ql-block">拍摄荷花大场景,一定要注意选漂亮的荷花做主体。该作品大胆居中构图,用疏密关系好的柳丝做陪体和框架,使画面纵深感得了到较好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大胆尝试了柳丝做前景,把柳丝的“线"叠加装饰在了荷花的“面"上,既突出了主体荷花,又使作品富有变化,新颖别致</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荷花主体放在黄金分割线上,右下角有大面积荷叶阴影衬托; 注意左面的荷叶陪体要尽量靠边摆放,避免也占一条黄金分割线</p> <p class="ql-block">对称式居中构图,这需要仔细观察发现。四周荷叶做框架,烘托了荷与莲的主体</p> <p class="ql-block">左右对应式构图,描述了荷与莲隔叶相望故事情节。在构图上注意了荷花主体尽量靠近黄金分割线</p> <p class="ql-block">居中构图。追求了全图绿色调的统一与变化(基调)</p> <p class="ql-block">乍一看,以为是两块巨石间点缀了荷花,其实那“巨石"是荷叶。发挥了想象力,采用了剪影拍摄技法。落日彩霞渲染了神秘感。作品大胆别致而具有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追求了水彩画和水墨画效果,冒雨拍摄了雨滴形成的涟漪。只拍了水中倒影(反射),别致而富有诗意</p> <p class="ql-block">多向思维,用芦苇和荷叶衬托了莲。用大光圈让背景虚化,画面简洁别致而极富美感</p> <p class="ql-block">用剪影手法表现了荷花的优美曲线,并用逆光照亮的纹理很美的荷叶来烘托。这种形态的荷花很难见到,需要仔细观察</p> <p class="ql-block">卷曲的睡莲叶,犹如一叶小舟。含苞欲放的荷花倒影,成了陪体与视觉导向。画面很有新意</p> <p class="ql-block">荷花大场景不好表现。拍摄时既要注意表现层次、线条、反射等艺术元素,还要注意搜寻并安排好前景美的主体</p> <p class="ql-block">这荷花够别致,很像蘑菇。花离岸边约6米多,用400mm望远头拉的。但需要观察与眼力。细节是,花蕊下面居然还有蜜蜂在忙活</p> <p class="ql-block">这两张作品是为了追求别致创新,采用了二次曝光的手法</p> <p class="ql-block">这张作品追求强调了画面简洁 ,同时运用了中国画的留白手法。大胆别致而清新</p> <p class="ql-block">这张作品的别致之处是,没有按常规对着岸上拍摄,而是聚焦在了荷叶下水面反射的花蕾和蜻蜓</p> <p class="ql-block">这可不是拍的岸上的荷花。而是间接表现了水中反射的荷花绽放。作品别致,新颖,美丽</p> <p class="ql-block">作品命题为《伞》,其中拟人化的故事不言而喻啦</p> <p class="ql-block">作品命题《惜别》。落花随流水。邻居小鱼儿深深吻别着浸在水中的花瓣,久久不忍离去。作品追求了细节和精彩瞬间,融入了动人情感</p> <p class="ql-block">在荷花盛开的季节,一对蜻蜓脱壳也要双双叠在一起不离不弃,让我们见到了昆虫如此执着的《转世之恋》。拍此作品,十几里路跑了三次。拍一次不理想; 再去,还不理想; 再去,没拍上,被鸟吃了……</p> <p class="ql-block">《听雨》妙在“听",不是“看"。似乎让观者也听到了雨点打在荷叶上噼噼啪啪的声响。 是我们在听,那亭亭玉立的荷花仙子,似乎也在静静地聆听……</p> <p class="ql-block">《秋深了,脸红了》作品发现和利用了点、线、面及色彩元素,画面别致新颖</p> <p class="ql-block">残荷的形态很美,背景冰面上铺满的柳叶也很美,犹如图案,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p> <p class="ql-block">作品命题《二重唱》。拍残荷也要去发现美,善于联想,表现故事</p> <p>《意连》这幅残荷作品,展现了在寒冬的风雪中,荷的叶与干已然脱落分离,但那定格的形态让我们看到,她们依然在深深地两情相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