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18日-8月20日, 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张齐华公益网络训练营”,<span style="font-size: 18px;">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学习之旅。在这里,我们</span>巧遇了“社会化学习”,点亮了教育的明灯!</p> <p class="ql-block">张齐华老师从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化学习,什么是社会化学习,如何设计一份社会化学习单,如何建设组内共学制度,如何培养有领导力的组长,如何让学生提出好问题,如何建立基于团队的评价制度等方面展开精彩的线上培训,张老师独特的教学理念,精彩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文化底蕴,风趣幽默的个人魅力,团结互助的课堂教学,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引发了我们的深思,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开展社会化学习的魅力和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化学习?</p><p class="ql-block">缘由1:学科育人的内在诉求。</p><p class="ql-block">缘由2:学习心理的时代发展。</p><p class="ql-block">缘由3:课堂变革的现实选择。</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社会化学习?</p><p class="ql-block">所谓的社会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社会文化情境中通过充分的社会互动,促发,优化学习者社会化进程,发展学习者社会性素养的学习活动。</p> <p class="ql-block">数学社会化学习的基本框架:</p><p class="ql-block">预备学习—解读目标、独立研究、多元支持、提出问题(课前)</p><p class="ql-block">团队共学—确认目标、有序交流、相互支持、组内过关</p><p class="ql-block">质疑深化—小组提问、生生答疑、教师深化、形成结构</p><p class="ql-block">评价反思—当堂检测、目标比照、团队反思、教师展望</p><p class="ql-block">团队共学是社会化学习的核心,质疑深化是灵魂。</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孩子们有备而来,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正确的学习地图,为了让孩子们共同学习有个完整的支架。张老师对社会化学习单的设计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建议:</p><p class="ql-block">四大板块:我的目标、我的研究、组内过关、当堂检测</p><p class="ql-block">设计建议:</p><p class="ql-block">我的目标——基于教参、学生视角、知识技能、导航学习。</p><p class="ql-block">我的研究——任务完整、支架清晰、适度开放、思维留痕、逆向设计。</p><p class="ql-block">组内过关——难度匹配、题量适切、便于答题。</p><p class="ql-block">当堂检测——难度匹配、题量适切、便于答题。</p> <p class="ql-block">社会化学习主要以小组为单位,那么如何建设组内共学制度?</p><p class="ql-block">1. 肢体管理。 身体靠拢,目光聚焦,红笔教鞭,桌面整洁。</p><p class="ql-block">2. 秩序管理。 交流有序,强弱有节,互动有礼。</p><p class="ql-block">3. 时间管理。 提前配时,专人负责,动态协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立好组内共学制度,让孩子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保证社会化学习的顺利进行。</span></p> <p class="ql-block">组内共学制度的灵魂人物是组长,如何培养有领导力的组长?</p><p class="ql-block">路径1:树立典型——以优秀组长为榜样。(外部对标,内部发现)</p><p class="ql-block">路径2:方法指导——给每个组长来赋能。(课外集训,课内指导,明确职责)</p><p class="ql-block">路径3:制度创新,让所有组长有动力。</p><p class="ql-block">(短期靠物质,中期靠激励,长期靠评优)</p><p class="ql-block">路径4:助力成功,以增强回路促成长。</p><p class="ql-block">(组员感恩,家长支持,自我奖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只有当孩子学会提问题,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深度等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而</span>提出好的问题才可以更好的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所以张老师从“如何让学生提出好问题?”出发,给出了4条路径:</p><p class="ql-block">路径1:示范提问——让学生感受好问题模样。(教师范问、组织比较、深度解读、日常评点。)</p><p class="ql-block">路径2: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5W2H:what\where\when\who\why\how\how much)</p><p class="ql-block">路径3:逼迫提问——让学生按要求提出问题。(任务驱动,先量后质,多元求助)</p><p class="ql-block">路径4:多维评价——让学生修炼提问的能力。(书面评价、提问之星、学生互评)</p> <p class="ql-block">如何建立基于团队的评价制度?</p><p class="ql-block">路径1:从“个体评价”到“团队评价”。</p><p class="ql-block">评价量表(明确具体的加分扣分细则)</p><p class="ql-block">日记周评(每天记录每周评比)</p><p class="ql-block">多元奖励(陪孩子吃饭、合影做电脑桌面、要求老师帮忙做作业)</p><p class="ql-block">折线走势(画出小组的折线走势,直观生动的看到孩子的变化)</p><p class="ql-block">路径2:从“全班评价”到“组内评价”</p><p class="ql-block">个性设计(给组长法记事本,让组长个性设计)</p><p class="ql-block">定期记录(组长评价组员,留言在记事本上,每天课后及时评价,一周总结一次)</p><p class="ql-block">路径3:从“水平评价”到“成长评价”</p><p class="ql-block">差异性赋分(同样的条件给优秀的孩子1分,可以给学困生5分)</p><p class="ql-block">路径4:从“阶段评价”到“长期评价”</p><p class="ql-block">路径5:从“外部评价”到“内在评价”</p> <p class="ql-block">结合社会化学习理论,围绕培训的几个问题和维度,张老师带我们领略了几节精彩的社会化学习课堂,通过“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设计出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挥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张老师还非常注重孩子们提问题的能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强烈的求知欲下体会知识的生成,让学习真正的在课堂上发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员们有序的进行发言、质疑、肯定、鼓励……在这里,孩子们有序开展组内学习,主动探究,大胆质疑。在基于共同体的学习中,学生既能“学会思考”,又能“学会学习”,还能“学会交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最后,张齐华老师耐心地为我们答疑,使我们再一次<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学到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span>收获颇丰,在新学期即将到来之际,巧遇社会化学习是我们的荣幸,<span style="font-size: 18px;">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span>愿教育同仁们乘着张老师的快车,加速自己成长的脚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